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和学生的交际离不开课堂用语。当我们在精心设计教学中每个环节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推敲一下我们的课堂用语呢?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的课堂中,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与学生面对面时,学生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规范化的框架,使我们陷入毫无准备的意外之中。当课堂不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当学生不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时,当教师的预设不能顺利生成时,我们该怎样在意外中造就精彩?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以来的课堂教学.在关注精心预设的同时特别强调课堂的即时生成。课堂上。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发现学生回答中赋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并机智地处理?当课堂教学中出现预设之外的“偶发事件”时。教师该如何应对?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运用教学机智,灵活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呈现出别样的精彩。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在数字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积累丰富的经验,形成教学机智。这样,面对课堂出现的意外情况教师方能处变不惊、收放自如。  相似文献   

4.
孟宪平 《湖南教育》2004,(13):16-18
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较之于过去沉闷的教学氛围空前活跃起来。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也必将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我们对热闹的课堂气氛进行冷静的分析之后,就会觉得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滋生出来的“花样教学”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出于对课堂情境的重视,对学生生命教育的关注,不少教师已经在教学中逐渐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但在转变的过程中,困惑却随之而生。当学生在他们的思维体验中尝到了思考的乐趣,却违背了教师的初衷时;当教师的原定教学目标为了满足学生的主体活动而不得不一改再改时;当整堂课的教学热闹非凡,教师却无法控制它的方向时,我们确实看到了课堂教学的几种迷失状态。本教学案例正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广泛空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师生在课堂上民主平等了,合作学习的多了,对话交流的多了,探究发现的多了。这是件喜事,但当我们走下课堂,我们是否依然如故呢?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以下情形:a、在填鸭式教学中,由于课堂节奏平板缓慢,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b、在串问式教学中,课堂节奏呈无规律的急促跳跃,课堂气氛热闹(非活跃),教师频频发问,学生心猿意马;c、在练习式教学中,课堂节奏毫无起伏,也使得课堂气氛沉寂难耐,  相似文献   

8.
林方 《中学文科》2005,(8):73-73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是创新的重要动力。为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重视,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实施兴趣教学,让兴趣教学充满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9.
看到题目,也许大家会想:在实践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在课堂中努力实现着自主与创新,从教师的“一统天下”到如今的“顺势而导”,课堂由原来的死气沉沉变得有活力了,有灵气了。但当我们关注到课堂的细节,就不难发现,其实我们心中还不曾完全装着学生,我们依然依照自己心中既定的模式开展着教学。  相似文献   

10.
当你怀揣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信心十足地走进课堂,却被突然而至的情况打乱了教学,你该怎么办?当你正沉浸在自己理想的课堂时,却有"节外生枝"的状况让你措手不及,你又该如何是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巧用教学机智,智慧地处理好课堂中的突发意外,让她成为我们课堂中闪烁的亮点,演绎出别样的精彩!一、捕捉思维亮点,闪耀智慧光芒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改已经走进课堂。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这轮课改的意义时,深感它不仅仅是改革教材,更是教育思想的一场革命,它所引发的是教学关系、教学方式、教师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等一系列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直是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因为只有当学生要学、肯学、爱学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发挥出更大的活力。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高涨,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在精彩的课堂中高效率的完成学习目标,成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当互联网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时,最有传统色彩的语教学也乘上了数字化的翅膀。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悉和使用。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成本低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在语课堂中,指导学生读课不是读书而是读屏幕,  相似文献   

14.
一、现状思考 当我们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CAI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为数学课堂带来了新鲜的气息。然而,在实践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基于对现状的思考,我认为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要在辅助教学的层面上有所提高,要让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以崭新的面目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面对变化多端的课堂,面对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事件,面对教学中突如其来的棘手问题,当我们以经验的方式无法应对时,是撒手不管,听之任之,还是寻求良策,提升教学智慧呢?其答案一定  相似文献   

16.
在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应及时回顾、反思所走过的路程,随时调整、把握前行的方向。当我们站在文化的平台、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母语教育,当我们走进常态的课堂、师生的身边细心观察我们的日常教学,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人们意识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做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然而我们知道生成性教学资源不会“与课俱来”,更不会凭空而至;我们也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当它到来的时候却往往稍纵即逝——那么,为了课堂的精彩,面对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会发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是这样学习文言文的:当老师补充相关背景.疏通文意、解说词句时.他们不以为然;而当教师一旦进行口头对译时,则专心致志,挥笔疾书;当教师进行复习检查时,他们就可以手持课本,眼观笔记(一般已密密麻麻地小字记在书上原文下面),流利地进行对译了。这种学法只能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很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体悟式教学逐渐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那么,如何在语文的教学中运用体悟式教学,就让我们以个别教学案例进行具体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课堂中出现意外情况是在所难免的。当这一些偶然因素出现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如何正确处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