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是意义有待确定、有待实现的对话构成品,它在理解中存在。文本的语言并不是对实物的模仿,而是对观念的唤起。它指向一个虚构世界,这个世界只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之中。读者的想象既是对文本语言的应答,也是在充实这个文本。由于语言的非周全性和文学描写的非实在性,文本还只是个框架。这个框架为读者的想象框定了范围也为它留出了充分的空间,在艺术理论上一般称之为空白。阅读就是不断地沿着框架去填补空白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本是意义有待确定、有待实现的对话构成品,它在理解中存在.文本的语言并不是对实物的模仿m而是对观念的唤起.它指向一个虚构世界,这个世界只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之中.读者的想象既是对文本语言的应答,也是在充实这个文本.由于语言的非周全性和文学描写的非实在性,文本还只是个框架.这个框架为读者的想象框定了范围也为它留出了充分的空间,在艺术理论上一般称之为空白.阅读就是不断地沿着框架去填补空白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型的教材观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如何"用"教材?我以为,对文本进行适度的拓展不失为一良策.由于语言的非周全性和文学描写的非实在性,文本还只是个框架,这为读者的想象框定了范围,也留出了充分的空间.阅读就是不断地沿着框架去填补空白的过程,这就为对文本进行适度的拓展提供了可能.那么,如何适度拓展呢?  相似文献   

4.
青春文学因拥有大量的青少年读者,倍受争议,而成为当代文坛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也正是从这一现象入手研究青春文学的文本和其与青少年读者的关系,认为青春文学的文本与青少年读者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文本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了可能和想象空间,读者在文本的规范下,通过个性化解读重构文本审美世界,使得文本审美世界进入读者的审美视域。最终,在对这个审美世界的审视中,文本意义得以完整和丰富,读者能够受到审美情感的滋润。  相似文献   

5.
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图示化”的框架,这个框架在各个层面上都有许多“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去填补与充实。小说艺术的创作也要借助“空白”的设置,刻画典型人物,巧妙安排故事情节以及文本结构,借助虚构和想象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小说艺术中的空白主要表现在语言符号层、艺术形象层以及内在意蕴层三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课文,基于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以饱和的感情、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和自由表达的空间。它召唤着细心的读者去那里徜徉,去想象作品的意蕴空间,品味文本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就要教师要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以课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舒展内在的想象和情感,探寻作品的意义和精神灵魂,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领悟。一、品味词句,在想象中感悟文本的真情  相似文献   

7.
在小说文本《红字》中,霍桑以其独特的象征手法及真实而细腻的心理描写,给读者叙述了一个发生在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悲剧故事。一百多年来,这个文本以它的主题多义性带给读者多种解读以及无限的想象空间,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语言艺术,作为对“想象的世界”的表现,文学语言和普通的实用语言的不同,在于其情感性、多义性,在于其联想的丰富和多彩。文学作品的形象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通过想象的过程呈现给读者的。文学文本中语言符号与意义的分离与偏转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为欣赏者留下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欣赏者需要依靠想象的能力对空白进行独特的、创造性的填充和确定。因此,把握文本的思想深义,感悟艺术形式的表现技巧,最重要的首先是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然后经过想象、联想的作用,唤起具体可感的个人艺术世界,即创造性的艺术形象世界。艺术形象沟通了作品的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是一个融会了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想象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文言文文本作为文学文本的一部分,由于书写语言与存在环境的历史性,语文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经常出现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 人们都知道.文本解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交流的活动。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其意义的建构把握世界.同时也建构自我世界。作为文化构成物的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方能生成,它只存在于读者的解读活动中.它与读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生成。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本都存在意义上的空白,即不确定性,它是召唤读者参与文本意义构建的基础.由此,作为译者的读者在解读原文的过程中必然会渗入自己的主观成分,又因为两种诗学观念和语言的差异,译语文本难以保留原有的空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原文空白进行无休止的填充,即过度地发挥审美想象.  相似文献   

12.
《威尼斯商人》作为传统的经典戏剧,是一个适宜进行多元解读的文学文本。在这个文本中,无论是作者、情节、人物还是语言,都存在着许多未定点和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来填充,来参与作品的再创造。但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遗憾地发现,由于执教者没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全面深入的阅读,从而缺乏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出现了明显的误读。这个误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是一个融会了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想象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文言文文本作为文学文本的一部分,由于书写语言与存在环境的历史性,语文教师在  相似文献   

14.
圣经展现给读者一个变化无穷的世界。有真实空间也有虚拟想象。该文从全新的空间视角来理解圣经。通过对现实空间与虚幻空间的写作分析使读者能从空间角度来解读圣经,同时能萌发全新的想象。阅读旧文本的圣经,从一个空间的角度来看,它更具吸引力。读者的视野开阔了,对圣经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相似文献   

15.
文本空白.就是作者没有写出来的或者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是召唤读者想象的意蕴空间.它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正是这些空白触发了读者的思维,使读者与文本更加走近了一步,在文本中可以填补自己的感悟,使读者与文本有了感情交融的场所。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时文评点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文本本身不经过阅读,对某一对象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所谓生命,文本只是一个多层面、未定性、未完成的开放结构,其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意义,因此,阅读需要唤起学生自主的思维与情感体验。同时,阅读是一种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客体的意图语境消失了,只有在信息载体中留下一些暗示,这些暗示犹如空白,有待读者在阅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去填充。文本意义的实现是读者释义具体化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我们所倡导的时文评点式阅读在选择文本时也充分关注文本的空白效应,并且时文与学生的阅…  相似文献   

17.
郭子旻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1):65-68,77
从读者的角度,分析接受美学在理论阐释空间上的突破。认为接受理论瓦解了传统文学阐释追求恒定不变的作者本质的局限性,使读者因素在诸如"期待视野"的心理以及对文本"空白"填补想象中得到凸显,在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作品的意义得到再生产。但是,在这种文学阐释范式的读者转向中",过度阐释"的存在是理论上有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感悟和运用目标语国家的意识和文化进行交际。鉴于这个宗旨,我们的教学除了依赖书本中的印刷文字或符号来进行的文本教学以外,还需渗透大量文本之外的内容,比如社会习俗、语言环境、体态语言,以及语言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与能力等,我们把这些统称为非文本语言现象。交际离不开文本知识,但同时也离不开非文本语言现象。文本知识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非文本内容却是鲜活的、具体的、富有意义的,它体现在交际的整个过程,涵盖了语言运用的各个方面。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非文本现象不是语言本身,无法用规范的语法和严谨的文本语言去套用它,但它却深刻地影响着语言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文本是以教材的编者为作者、以中小学生为主要读者、以营造能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语言世界为旨归、以其特有的组织构件建构的具有明确的教育支撑功能的特定文本,在作者、反映的世界、读者、存在的价值与文本类型等方面与文学文本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语文教材文本的解读与文学文本的解读相比在解读的理论基础、目的、环境与思维模式上存在着不同,它是在尊重两种文本共性的基础上,以阅读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并借鉴文学文本解读的基础理论:接受美学与哲学的相关成果,在师生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中进行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的多维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20.
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客观世界存在着丰富的色彩。文学不能不表现对象的色彩美。当然文学不同于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语言对事物进行虚摹,诉诸读者的想象来实现对世界的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