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学东渐与晚清科学小说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科学大规模东传过程中,西方科学小说也被翻译过来,并带动了国内科学小说的创作。而近代传入的西方科学成为晚清科学小说家进行翻译与创作的科学知识资源库。反过来,晚清科学小说翻译与创作又成为传播近代西方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一个新途径。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体裁,晚清科学小说记载了近代中冒学习西方科学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时期翻译小说非常繁盛,对当时的创作小说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下面四个部分:1.翻译小说的繁盛颠覆了中国固有的文学多元体系,小说代替诗歌成为文学多元体系中的中心体裁;2.翻译小说的繁盛引进了新的小说样式,丰富了创作小说;3.翻译小说的繁盛加快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瓦解;4.翻译小说的繁盛带来了新的叙事技巧,从而革新了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林 《襄樊学院学报》2014,35(10):51-55
考察20世纪英美主要小说理论论著在同时期中国的译介概貌、译介背景及译作对中国小说理论与创作的影响。20世纪中国对英美小说理论的译介主要集中在20、30年代和80、90年代这两个时期,是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语境下译者个人或国家有关机构引进和学习异域小说理论的重要举措。研究认为,翻译目的和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会影响小说理论翻译选题,20世纪英美小说理论的译介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建设和小说创作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代言小说创作在乾嘉时期进入全面繁荣阶段,作交游对于乾嘉言小说创作有重要影响。其时谈异之风极盛,所谈故事即是言小说故事题材的主要来源之一。友人之间在写作趣味与风格上互相影响,对于言小说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化层次较高的士人圈中,提供“寓言”类故事颇为流行,小说作由此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是中国翻译史上一个非常重要且独特的时期,其翻译事业的繁荣程度和小说翻译的数量之多令人惊讶,当时的翻译活动及译本也存在其独特性.晚清小说翻译活动对中国当时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小说理论也随之发展起来。金圣叹提出了“因文生事”说,将小说从历史中彻底分离出来而独自成为一种新兴文体,促进了小说创作的繁荣,并推动了小说理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范凌风 《海外英语》2014,(7):102-103,111
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要翻译好小说,就要注意传译小说的语言风格,特别是人物对话和描写,因为其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鲜明个性非常重要。该文先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是否可传译的问题,然后从措辞、句子、段落和修辞四个方面来阐述小说翻译中风格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清末报刊中的小说分类最早出现于《新小说》。《新小说》办刊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分别以刊载翻译与自创为主,大量翻译小说的出现使第一阶段中小说类别的数量明显多于第二阶段。翻译小说的繁荣是清末报刊中小说分类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清末报刊中的小说可分为舶来类、自建类、本土类与衍生类四大类。在清末报刊小说分类的演变过程中,兴起阶段由于翻译小说的繁荣而以舶来类为主。随着自创小说逐步取代翻译小说成为主要著述方式,以及国人对小说的认识趋于理性,自建类随之成为报刊中小说分类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十七年是新中国儿童文学的第一个繁荣期。在新中国诞生这一历史转型时期,儿童小说创作这时期获得了很大的丰收。十七年儿童文学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进展不大,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成绩不大,对儿童小说这一创作颇丰的体裁的专门研究,更是极少。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是小说创作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小说语言经过作家们的不懈探索 ,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 ,表现力大大增强 ;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主 ,多种方法并存 ,浓缩了西方几百年的小说历史  相似文献   

11.
翻译文学的创作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还是两种社会文化从碰撞到融合的过程。翻译小说受到了译者语言水平、价值观以及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接受程度的制约。翻译小说要为本土读者所认可,必须做出一定的改变,即本土社会文化对翻译小说产生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对近代翻译小说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在域外传播的主流,但它们在不同国家传播的情况不尽相同,一些二三流作品的传播有时超过了其在本土的影响,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小说域外传播带有随意性、偶然性以及名著文化含量高,传播难度大等原因造成的。中国古代小说对接受国的文学创作有所影响,其中被改编以适应接受国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而中国古代小说在译为外文时,除了文学翻译本身的限度,在文化上也存在着不少误解与遗漏,这在非汉字文化圈表现得更明显。由于文化传统与观念的不同,中国古代小说在域外的解读,还产生了许多与本土不同的歧见。  相似文献   

13.
林纾被誉为“中国翻译文学之父”,其对中国翻译文学所作的贡献有目共睹。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视角,从语言、写作方法和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林译小说中使用的归化翻译策略,发现长期以来一直遭评论家们口诛笔伐的林译小说的漏译、误译、增译等现象正是林纾为了达到自己的翻译目的所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所致,因此应充分肯定这种翻译方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代嘉庆、道光时期不少章回小说都存在着或归类混杂或难以用传统小说类型来框定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是由此期小说题材内容的拓新、不同小说类型的杂糅引起的,也是由章回小说与其它文体的沟通、渗透而导致的必然结果.从中也可看出此期作家力图突破既定审美规范和企望改良传统章回模式的革新精神.这也决定了此期的小说类型在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小说与古代日本汉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汉小说是日本小说中一个独特的类型。它们是日本小说作家以汉字为叙述语言,描述日本本民族故事、反映日本人民民族感情的一种独特创作。多年来,由于这种小说形式上的“汉化”和内容上的不相一致,致使它们同时被排斥在中国和日本小说的研究视野之外.其面貌不为人所知。事实上,它们虽然从学疆域划分的角度上属于日本,但无论其语言风格、体形式,还是小说旨趣等等,它们又的确深受中国小说的深刻影响,甚至是自觉模仿。这一切,显示了处于化强势地位的中国小说对域外小说强大的影响力,及其在学交流中不可取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由鲁迅直接开创的20年代乡土小说多方面地展现了广大乡村在社会特型与文化特型时期的全部沧桑、苦难和想象:一方面,它体现为对惨淡的乡村人生模式的全面观照;另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美丽的乡村人情图景的漫长告别——两者的互动及其初合,终于启动了乡土中国缓慢、沉重而又执著的现代化征程。  相似文献   

17.
晚清是小说翻译的初创时期。由于译者缺乏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加上社会意识形态和译者主体价值观的操控,使得当时的小说译文普遍存在着不忠实现象。这个时期的翻译小说在原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方法以及对译文的处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体把握晚清翻译小说的概貌,对于理解中国文学翻译的发展轨迹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诗文小说"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出现的一些羼入大量韵的言小说被孙楷第先生命名为“诗小说”。“诗小说”这种形式的出现与言小说的内部发展有关,也与一定的审美接受心理有关。小说中夹杂作为“第二语言”的韵来抒情、言志而不是写景状物的传统,可追溯到史传学和唐前小说中,才子佳人题咏、唱酬的模式受《莺莺传》以至《西厢记》、《娇红记》的影响甚大。这些小说中的韵的水平虽然低下,但它们仍是迎合了这样一种心理:既辑录了才子佳人的诗词与其本事,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雅的心理需求;又因写风月之事,具有相当的传奇性,而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小说漫谈     
文学能安慰灵魂,挽留生命,使现实生活中无缘接触、体验的东西成为我们生命中幻想,感动的一部分。中国小说偏向趣味性,自清末以来,人们在急剧的社会变化中接受了现实主义,通过小说对社会进行宣判,宣传新的思想精神;西方强调小说的虚构性,重视小说是否具有阅读性。小说有出名与不出名之分,还有可转述和不可转述之别,但都可带给我们许多人生况味的体会。现在小说处在边缘化的状态,出现了消费性小说,实际上这是市场经济还没充分发育的一种现象。但从趣味、休闲的角度去读一些书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武侠、言情,但我们还要读一些更好的作品,使我们在精神情感和体验人生方面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20.
"林译小说"与意识形态、出版机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9年林纾用文言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以素隐书屋刊本问世,短时间里“茶花女”“不胫走万本”,林纾也自此开始了他卷叠浩繁的翻译事业。“林译小说”很快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西洋文学经典,但是这一经典从晚清到五四,也经历了由誉及毁的演变。在勒弗费尔(A.Lefe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