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东城区学区化管理正式启动,和平里学区作为“排头兵”率先试点,提出了“资源共享,义务共担,共同发展”的响亮口号。这一打破校际界限、让优质教育资源融合起来、变学校资源为学区资源的方式,为最终达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从而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开始试行学区制改革,通过硬件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共享、以强带弱等方式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出了捆绑、托管、拓展和网络等改革模式,部分契合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的协同发展的内涵要求,但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一是如何对学区进行科学的定位?学区究竟是一个松散的学校联盟还是一个责权利三者统一的独立法人,它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管理层级?二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学区?三是如何避免学区内学校的同质化发展,避免优质校对薄弱校的文化侵蚀,使薄弱校边缘化.解困之关键,首先需要加强学区建制,明确学区职能,赋予学区一定的财权、人权和事权,充分调动学区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需要深入了解学区内学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远景,充分考虑城市的规划布局,综合协调学区内学校的不同管理部门和单位的关系,合理划分学区并加强对学区的监管与评价;最后,需要在相对均衡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学区及学校的办学特色,鼓励薄弱校在保持自身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借助资源共享的契机,充分挖掘与发挥自身潜力,进一步发展特色,并以特色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学校整体进步,变薄弱为优质,不断增加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家长满意度,促进学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条件下,怎样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像城里的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经济贫困县如何办教育?农村教育怎样才能走上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承德围场满族自治县开展的“学区”建设工作解答了这个问题。该县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抓住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契机,打破乡镇村行政区划界限,在全县创建了12个“学区”,并在“学区”范围内统筹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将“学区”内现有教育资源重新配置、调整和吸纳,使“学区”的办学实现了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教育优质化,全县农村教育呈现出了勃勃生机。围场强化教育“学区”建设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县农村基础教育从普及向优质教育转化、进而走上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路子,为全省农村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学苑教育》2016,(1):5-5
上海出台两个文件,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作为上海义务教育内涵优质均衡发展的“双引擎”,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覆盖范围。上海市教委《关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提出。  相似文献   

5.
郭会桥 《成才之路》2010,(6):I0011-I0011
由优质小学或初中牵头.设立试验“学区”。通过学区内教育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等方式.打破学校间的“围墙”,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各校均衡发展.遏制“择校热”。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参考》2006,(3):I0004-I0005
北京朝阳区垂杨柳学区辖区内共有16所学校。近年来,在朝阳区教委提出的“创办首都一流教育”目标指导下,学区发挥其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的功能,充分挖掘辖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学校办有特色,率先实现了小区域内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朵朵靓丽的素质教育之花正在杨柳大地绽  相似文献   

7.
上海浦东新区教育系统有个知名度颇高的人物——上南学区的唐月忠同志。他今年40出头,身板单薄,可干起事十分干练,有一股拼劲。难怪熟悉他的人称他是教育改革的“拼命三郎”。唐月忠担任了十多年学区主任了。他曾在原第三学区担任主任8年。当时,他们借浦东改革开放之先机,努力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精神,并大胆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如他们学区推行了教师聘任制,对校长进行10项考核,组建“导师团”优化师资队伍等。所有这些,都对该学区的教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义务教育的实施正从解决“人人受教育”的问题,转入“追求公平享有教育资源”的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如何正确处理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和促进教育均衡之间的关系成了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论文阐述了学区化管理的概念、理论依据、内容与实践,介绍了国内外各地区实行学区化管理的情况,总结了目前实施学区化管理的成效,并以广州市越秀区小学第一学区为案例,分析了其实施学区化管理的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史家胡同小学十分注重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在过去的学区化建设中,已基本形成“1+1+11”和“2+2+2”的良好发展格局。自2014年年初以来,在从“学区化”向“学区制”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又全面启动了涵盖“入盟入带一贯制”多项改革任务的史家学区建设工作,在与史家七条小学深度联盟的基础上,新增深度联盟校--史家小学分校、西总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史家实验学校(原曙光小学),以及优质资源带学校--遂安伯小学。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强化优质学校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学校办学机制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既是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的具体举措,也是激活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内容,更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强化优质学校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学校办学机制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既是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的具体举措,也是激活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内容,更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初步均衡-基本均衡-优质均衡”三个阶段,“十二五”以来徐汇区再次推出“街镇(学区)均衡”项目,力争通过缩小区域内学校办学目标的差距,实现教育新一轮的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星 《上海教育》2023,(28):24-27
<正>《上海教育》:为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日前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健全学区和集团办学管理运行机制,促进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学区内、集团内学校率先实现优质均衡”。上海近年来一直在推进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今年还出台了“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组建学区集团到建设紧密型、示范性学区集团,这背后有何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F县学区制改革案例的实证研究。分析学区建设中“教育学区”代替“乡镇行政区”,县教育局的派出机构“学区总校”代替原“乡镇中心校”,被管理对象由“乡镇学校”转向“学区学校”的改革现状,指出为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下,县政府、县教育局和“学区总校”管理义务教育学校的新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县教育局亟待解决四个问题,即加大解决乡“中心校”人员分流与安置的力度;稳步撤销乡“中心校”,完善“学区总校”机构建设;完善对“学区总校”的管理制度建设;理顺“学区总校”与“学区初中”的责权关系。以保障学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牡丹江市四中学区在资源整合优化、统筹规划管理过程中,实现师资配置均衡、生源规模均衡以及学区内学校资源共享、共建,促进优质资源的快速扩充,实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面对老百姓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呼声的转变,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14年伊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北京市东城区启动学区制综合改革。在一年的时间里,东城区先后进行了两轮改革,让东城教育从学区化走向学区制,也从“有教无类”走向“优教无类”,通过新建深度联盟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带、初中双优工程建设、研修合作办学、教师轮岗交流等多种途径,推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品牌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与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最北部,地域南北狭长,学校散落分布,校际沟通不便,多年来教育师资和教育质量整体存在不均衡现象。为此,怀柔区成立了以区直、平原、山区三位一体的学区发展模式,以优质区直校带动学区内其他学校均衡发展。本文介绍了怀柔区小学第三学区利用怀柔区“双师课堂”智慧融合管理平台,通过“区内+区外”的“双师”教研经验,改善区域内教师教研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北京市东城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成为北京市唯一获奖的中心城区。近年来,东城区坚持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无论从学区化管理到学区深度联盟校的建立,从“蓝天工程”的实施到“蓝天博览课”推广,从“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到教育系统人力资源的跨校共享,  相似文献   

19.
赵玉成 《上海教育》2023,(28):28-29
<正>通过为每个紧密型学区、集团增加干部职数、教师编制、高级职称比例,用于支持鼓励教师的流动;对交流轮岗的骨干教师给予绩效奖励,同时增加各学区、集团人员经费,用于支持共享课程开发、联合教研备课等……随着今年4月21日普陀区高质量学区、集团建设“政策包1.0版”发布,其中12条支持政策,激发了学区、集团办学活力,助力学区、集团发展驶入快车道,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惠及百姓。  相似文献   

20.
学区制改革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到更多的学生,让相对薄弱的学校通过学区带动有了更大的进步,让热点学校有了新的发展。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区建立完善资源共享的学区管理机制,传承优良传统,加快融合步伐,合力推进学区新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德育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