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就目前苏北农村留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调查了解得出留守学生存在人生观悲观、部分道德观念偏差、父母与留守学生之间隔阂加剧、学习成绩下降、生活奢侈等现象,文章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例对以上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立代理家长、心里辅导站等解决留守学生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朱卉虹 《大众科技》2013,(6):230-231,244
文章通过分析留守学生成因、成长过程,关注、关心留守学生的成长。学校教育应重视留守学生的成长教育。首先分析留守学生出现的症状,学校教育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留守学生成长进行教育。论证了留守学生需要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学校和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并以实际行动关心留守学生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学生"问题近年来讨论的很热烈,但在一线教师的眼中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呢?在老师们看来"留守学生"问题又应如何解决?本文从教师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随之也出现子女的教育问题。一部分有条件的儿童跟随父母进城接受教育;而另外一部分便滞留在原籍地,即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在身心方面都得不到健全地发展,教育问题尤显突出。因此社会、政府和个人须重视这个问题,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以确保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区差距越来越大,数以千万的农民离开了农村,进入城市寻求生存,但困于社会条件、生活条件和政策性限制,大部分人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这就造就了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外出打工的父母与在家留守的儿童在时间上与空间上长期阻隔,以及父母陪伴与抚育的缺失使得孩子的健康成长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教育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论文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父母的角度入手,研究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现状以及留守儿童受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展现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随之也出现子女的教育问题。一部分有条件的儿童跟随父母进城接受教育;而另外一部分便滞留在原籍地,即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在身心方面都得不到健全地发展,教育问题尤显突出。因此社会、政府和个人须重视这个问题,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以确保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静 《科教文汇》2009,(3):90-9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剥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弱势群体广受社会关注,尤其是他们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主要论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从三个不同层次提出了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弱势群体广受社会关注,尤其是他们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主要论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从三个不同层次提出了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9.
处于新时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民族乡村教育也一样,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处于转型期,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导致农村形成大量的二次"留守儿童"这一类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以钟山县两安瑶族乡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瑶乡留守儿童群体形成原因,群体结构特点,形成教育危机原因,不完整的教育过程对孩子身心和顺利社会化的危害等。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解决瑶乡留守儿童的问题,要立足于瑶乡现有的社会、经济和教育政策基本的条件,从民族政策层面、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实现社区化教育和家校合作教育,通过政府主导发展民族乡村经济,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等途径解决留守儿童的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赣南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全面调查,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针对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缺失造成留守学生情绪情感发育上的营养不良的问题,从而导致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种种不利因素,提出代理家长以"情感激励"为工作方法,开展留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代理家长工作中的情感激励主要从精心呵护留守学生,重在扶持;充分理解学生,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心理沟通艺术;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肯定积极,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充分肯定中重在提高能力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韩侠  方利 《内江科技》2011,32(11):205-205
农村打工潮兴盛,于是出现了许多“留守学生”面对这个艰巨的育人新任务,学校坚持走“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之路,树立起“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培养会做人、会生活、会求知、会健体、会创新的一代新人”的教育目标特别是在“留守学生”的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学生”问题近年来讨论的很热烈,但在一线教师的眼中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呢?在老师们看来“留守学生”问题又应如何解决?本文从教师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大批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进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影响到其自身未来的发展,更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以灯塔市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个方面深入剖析灯塔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难题之一。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相对贫瘠的生存状态以及城乡对立的二元教育导致农村留守学生现象产生;农村留守学生在学业、品行、性情等方面教育问题突出,家庭,学校,政府三主体责任缺失严重;必须重塑三主体职能,协同一致,加强微观和宏观层面实践和举措,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潘燕 《科教文汇》2009,(19):106-106,127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农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入城市,由此产生了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同时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对留守儿童的成因、其在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罗小娟  杨拯  张晓 《内江科技》2008,29(4):30-31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孩子在人身安全、成长成才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在查阅、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留守儿童、教师及其当前监护人的访谈,介绍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分析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进城农民工数量的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被选择留在农村老家。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困境为出发点,着重探讨这些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修国先 《内江科技》2007,28(2):155-15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当前农村及农村学校的具体情况,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使留守学生能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2 亿人,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可以看出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管理格局,是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