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很多作者曾指出,运动性蛋白尿与训练内容及运动员的机能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短跑组运动员经过大运动量训练后,尿中蛋白阳性率及其量均较高,为探索用尿蛋白出现的规律来安排、指导新运动员的运动训练,特在我省新运动员较多的女子短跑组收集了有关资料,现整理如下:一、资料的来源从1966年1月17日至4月8日(即冬训结束期和春训准备期)对湖南省田径代表队女子短跑组运动员共11人66人次进行了大、中、小运动量训练课后5—10分钟尿蛋白的检查。11名运动员中,有9名是运动年限一年左右的新运动员,身体健康,无急慢性疾病,清晨尿液检查蛋白(-)。蛋白测定方法:金氏法(试管比色)二、结果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一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机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一周大运动量训练对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机体代谢和内分泌免疫机能的影响。对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进行1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在不同时段测试血清CK、LDH、BUN、T、C和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论为大运动量训练后睾酮、皮质醇、BUN、CK、LDH和白细胞的变化呈现不同变化规律,可以较敏感地反映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训练期的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我国少年女子短跑训练规律,结合我组训练(表一),就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运动量安排、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训练安排、增大步长的训练和全年训练时期划分等问题谈几点看法:一、选材五十年代以来,浙江涌现了不少女子短跑名手。从近二年看,浙江女子短跑在全国仍名列前茅。因此总结浙江女子短跑运动员特点,将对今后选拔更好的短跑苗子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表二中六名浙江籍著名女子短跑运动员可知,她们共同特点是身材偏矮(6人平均身高1.608米),频率较快(6人百米平均频率4.63米/秒)。同时从浙江少年女子现状来看,同样有身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运动医学工作者曾对径赛中各个项目的训练作了大量的医务监督研究,认为训练和比赛均可引起运动员心血管、泌尿系统及其他机能的变化,24小时即可恢复。但是,他们的研究大多数是以短时间观察为主。而对于女子短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作较长的、连续的、系统的身体机能观察的报道还不多。为了探讨冬训及比赛对女子短跑运动员身体机能影响的一些规律,从而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进行合理训练,提高运动水平。我们从1977年12月初至1978年6月中旬对上海市田径队女子短跑组进行了冬训及比赛前后的医务监督观察研究。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供教练员、运动员及队医训练实战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些生理、生化指标来客观地评定运动量的大小,是当前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评定运动量大小的生理、生化和医学指标虽不少,但运用于男子短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指标除脉搏、血压、体重外,对尿旦白、血色素指标研究较少;对运动后即刻男子短跑运动员心电图的研究更少。本文应用脉搏、血压、肺活量、尿旦白、血色素和心电图等生理生化指标,探讨男子短跑运动员在冬训期间不同负荷量和不同负荷内容训练影响下,机体内产生的规律性变化,协助教练员更好地完成运动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贫血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中贫血者在门诊中发现较多,运动训练与贫血的关系已为不少人所注意,这种贫血与普通人的贫血不同,有其特殊性。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运动性贫血”这个概念,认为它是剧烈运动所发生的一种暂时性现象;在完成大运动量训练或经过运动量调整后,机体的血红蛋白即恢复正常,并可出现超量恢复。我省运动员中贫血较为普遍。73年我们对田径女子短跑组六各运动员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其中四名在10克%以下,占  相似文献   

7.
<正> 心率遥测能较准确地测定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率,是评价负荷强度和机能反应的重要求指标之一。近年来它在各体育运动项目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已取得可喜成果。但体育学院的学生在训练中应用得还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就体育学院学生在短跑训练中心率变化的规律进行初步的探讨。一.研究对象西安体育学院短跑训练队33人(男25人女8人),平均年龄18.8岁,平均运动年限2.5年,共检查训练课12次共78人次。所有参加训练的运动员进行测试,安静对心率,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和恢复时心率。同一人两次之间至少相隔三个月。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患贫血者在门诊中发现较多,运动训练与贫血的关系已为不少人所注意,这种贫血与普通人的贫血不同,有其特殊性,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运动性贫血”这个概念,认为它是剧烈运动所发生的一种暂时性现象;在完成大运动量训练或经过运动量调整后,机体的血红蛋白即恢复正常,并可出现超最恢复。我省运动员中贫血较为普遍。73年我们对田径女子短跑组六名运动员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其中四名在10克以下,占70%。多数运动员还伴有头晕、气急、胸闷等感觉,给正规训  相似文献   

9.
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这是早已被人们所公认了的,然而怎样才能把大运动量训练的效果在重大比赛时得到充分的发挥,表现出最好的成绩,这又取决于赛前的训练安排。当然,影响短跑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时创造良好成绩的因素很多,如思想准备情况,身体状况是否良好,体力是否充沛,技术巩固程度,场地器材和气候的好坏等等,都对短跑运动员创造良好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但赛前的训练安排好坏是直接影响短跑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时能否创造良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安排在重大比赛前的训练是科学训练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长期系统的大运动量训练后,参加重大比赛前,要十分注意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安排的合理性。在赛前一至一个半  相似文献   

10.
王博 《新体育》2023,(20):106-108
功能性训练目前在竞技体育训练中被频繁运用,是提升运动员运动表现和身体功能最为直接的训练手段之一,将其与运动专项进行结合。功能性专项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为短跑运动员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设计与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功能性专项训练对短跑运动员运动表现和运动成绩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初中短跑运动员为主要实验对象,设计不同训练组别对其功能性专项训练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功能性专项训练运动员的田径类,爆发力运动表现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运动后尿蛋白的出现及其消失,与运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训练程度、情绪因素等有一定关系。因而认为运动性蛋白尿可做为医务监督和评定训练效果的有效生理指标之一。本文着重对14—17岁少年田径运动员在不同运动量的训练课后,参加短距离和中距离赛跑后蛋白尿、血尿的出现与消失进行探讨,以了解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征和供少年运动员训练实践参考。对象与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湖南体校短跑组及中长跑组学生,计32人。其中短跑16人(男9,女7),中长跑16人(男6,女10),年龄为14—17岁。训练年限为1—2.5年。实验时间为2—3周。  相似文献   

12.
女子手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监控与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子手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监控和评价意义,方法:测试女子手球运动员(12名,上海女子手球队)的无氧代谢能力,对心率和血乳酸进行统计分析,在训练和比赛中分析和应用;结果:针对场上位置不同,用心率来控制运动员的最大乳酸训练和耐乳酸训练,通过训练以达到峰值心率为评价标准,监测运动后心率以观察恢复情况;结论:对女子手球运动员训练疲劳和消除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把无氧功和心率联系起来以控制训练的强度,从而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一、短跑运动员臀大肌的功能在现代短跑运动训练中,由于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在不断增加,运动员运动基础的不同,肌肉能力的不同,各肌肉群力量发展的不均衡等,往往容易忽视运动员薄弱肌群力量的发展。从生理学角度看,不同个体臀大肌纤维长度、生理横断面都存在着差异。生理横断面越大说明肌肉越发达,收缩时  相似文献   

14.
研究恢复过程,了解恢复过程的特点,对于制订训练计划、安排运动量和确定训练间隔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不同训练程度的运动员所能承担的训练量各不相同,同一运动员由于各时期的机能状态不同,其负荷量也不一致.在各项训练中,在不同的训练时期,对运动员所能接受运动量的能力了解得越清楚,就越能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和确定合理的训练间隔.训练实践证明,大运动量训练是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最有效的手段.运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查明了10-12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年度训练周期中运动量主要参数的变化。研究是在30名女子体操运动员(一级和预备健将,运动年限4-5年)中进行的。通过书面调查、访问、分析计划文件以及进行教学观察,其结果可以揭示出:在制定女子体操运动员训练计划的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原则。一个年度的几个时期运动量的分配,是由女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内、外部比赛日程决定的。在年度开始制定的时期日程  相似文献   

16.
谷浩峰 《体育科技》2007,28(1):28-31
以2000年~2006年参加全国14、15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的女子短跑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就其专项运动素质综合测评成绩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并与《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进行比较,对近7年我国14、15岁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素质进行了总体性的评定,并对我国14、15岁女子短跑运动员未来的竞技能力做出预测,以期为我国女子短跑运动的选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一周大运动量训练对不同性别柔道少年运动员机体代谢和内分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对少年柔道运动员进行1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在不同时段测试血清CK、LDH、BUN、T、C和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和结论:少年柔道男女运动员对于1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其各项指标呈现的变化趋势相似但也存在区别。提示,在安排训练计划时应尽量避免连续大运动量运动,以间歇大运动量训练为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本队四名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进行生理指标和运动成绩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小强度、大运动量是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高原训练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是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成功的客观标准,对于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通过高原训练提高生理机能及运动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在运动中和运动后补充谷氨酰胺对运动引起的免疫机能下降情况的影响。本文以10名田径短跑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平均年龄26 ±3.4岁,训练年限都在8年以上。研究方法为: 1实验设计(1)运动测试安排对10名运动员进行两次测试,两次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周,在每次测试前2天,都要求运动员避免大强度的训练, 而且要求每次测试前的1周之内,运动员的训练和饮食安排相同。在第一次测试前3天,做递增负荷运动测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在两次测试时,让运动员分别在功率自行车  相似文献   

20.
心理训练中的松静练习对运动员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机体疲劳的及时消除是争取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47名运动员用三种不同方法各110人次的实验,用遥测心率仪观察发现:松静练习后运动员心率下降最明显(特别是大运动量后);音乐训练后心率下降较明显;一般安静休息后心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