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闽台两地体育文化及其交流现状和发展前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合作的进程,剖析体育交流合作发生、发展过程的体育文化现象。从两岸学界对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现状、结果、趋向的认同,推断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近期和远景目标、内容、方法、路径和功效。研究认为,两岸体育的交流与合作所产生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对两岸社会关系特别是对台湾地区管理层的政策调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两岸体育交流合作的内容形式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是:民俗体育交流是两岸同根同源的人文基础;竞技体育交流之“奥运模式”是两岸“和平统一”的雏形和先导;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所有与体育有关的项目、活动、生活和生产方式由于迄今尚未给予深度挖掘,因此,将为今后两岸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别对海峡两岸公开水域游泳项目开展的现状进行归纳梳理,对海峡两岸公开水域游泳项目的交流合作形式和内容进行整理,研究总结两岸公开水域得以快速交流的动力支撑条件,并指出海峡两岸公开水域交流合作的发展前景:持续发挥厦金区位优势,提升两地在全球的位置;以厦金横渡为平台,打造集两岸运动、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体育产业链;建立稳定快捷的互通渠道,促进两岸公开水域项目的深度交流;以泳会友,增进两岸同胞的情感交流,增进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海峡两岸帆船运动交流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岸帆船运动发展正逐步失衡;两岸帆船运动交流的竞赛模式略显单一;两岸帆船运动交流中两地相互性不够;两岸高校帆船运动已成为两岸帆船运动交流的主力.针对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建议在厦门建立两岸帆船运动交流基地;两地政府制定相关便利政策;交流中加大文化类交流比重;建立两岸高校帆船运动联盟,从而推动两岸帆船运动交流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台湾民俗体育看闽台传统文化渊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福建与台湾两岸的文化由于移民的历史缘故,有着极强的交融性。闽台的民俗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有着深远的渊源。尤其是赛龙舟、宋江阵、打干乐、跳鼓阵、车鼓阵等在台湾深受民众喜爱的民俗体育项目,与福建更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缘于这种渊源,应大力促进两岸在民俗体育方面的交流,激发台湾同胞的民族、乡土认同感,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三通"以来,两岸之间尤其是闽台之间的民间草根交流成为主体,民间交流的动力在于闽台之间血脉相连,地理上的天然优势使他们之间的文化亲情更易交流。研究认为,作为中华文化代表之一的武术是民间血缘亲情的重要纽带之一,武术一贯重视的"言祖不言师"传统见证了闽台武术一家的本质属性,本研究从文化同源的视角出发,梳理了近年来闽台武术交流频繁的文化现象,认为这是同宗同族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教育合作与交流,贯彻福建省先行先试的方针政策,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闽台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台两地都非常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由于两岸的学校体育在特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发展,受其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关注重点和体育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7.
加强闽台体育交流是两岸体育发展的共同需要,回顾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合作的进程,选择在闽台两岸有着悠久历史,适合广大群众练习并有众多人员参与的太极拳项目成为首选。它将为今后两岸进一步交流合作拓展空间,并以点带面,带动其他体育项目的交流,带动经济的交流,促进两岸早日统一。  相似文献   

8.
台湾民俗体育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民俗体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并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但近几十年来,台湾民俗体育因台湾社会结构急速的变迁、生活繁忙、人力缺失及人力资源费用昂贵,民众无充足精力再去参加民俗体育活动,台湾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出现瓶颈。台湾民俗体育与祖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岸人民有着极其相似的身体运动文化习惯,缘于这种渊源,应大力促进两岸体育交流,尤其是民俗体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来激发两岸同胞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为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的方法,在调查闽台高校体育社团各自开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闽台高校之间体育社团的交流现状和意义。研究表明:通过闽台高校体育社团的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岸校际间联谊,促进两岸青年学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但闽台各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存在差异与不足,导致其交流项目内容比较单一,互访的学校甚少。通过加强闽台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和利用闽台特色的时尚运动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台湾高校体育社团的吸引,以形成交流制度化模式,并积极构建两岸高校体育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两岸高校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共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共办2008年奥运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认同感和两岸加入WTO及其经济互动关系,是两岸共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渐进式台独”和“去中国化”图谋以及美国对台湾关系,是两岸共办2008年奥运会的挑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岸共办2008年奥运会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透过人类学视角,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漳台地区龙舟祭祀进行考察,发现漳台“扒龙舟”遵循一定的祭祀过程,分析可知漳台“扒龙舟”祭祀“关帝公”、“水仙尊王”由闽台两岸人们祭拜神灵的民间信仰决定,“扒龙舟”具有强化两岸文化认同的功能,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闽台作为有着地域和文化渊源的区域之一,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财产。同时,因为闽台文化它所具有的乡土性、情感性、普及性、娱乐性及宗教性等特征,促使在开展两岸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这些活动既有着竞技体育等其它活动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更易唤起两岸同胞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因此,研究闽台地区的宋江阵这一文化形式的实践活动,对于梳理宋江阵的价值,获得宋江阵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寻的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剖析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现状,结合体育社团的功能、特点,分析体育社团对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影响。研究认为,体育社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岸体育交流;扩大两岸体育交流内涵,带动其他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整合两岸体育资源,缩小两岸体育发展差距,营造和谐的两岸体育文化氛围;传播中华体育文化,促进文化认同,遏制台湾“本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谈地域体育文化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上说,“文化”一般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体育文化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亚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体育实践。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按地域、风俗、生活习惯、宗教等不同可以大致分为:欧洲爱琴海沿岸的西方文化、中国黄河流域的儒家文  相似文献   

15.
体育文化基本概念辨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进才 《体育与科学》2003,24(6):32-33,36
本文在转述对体育文化概念的多派理解后,提出应该依据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体育进行文化学的分析。文章对“体育文化”以及与体育文化相关的“体育文化模式”、“体育文化冲突”、“体育文化交流”和“体育文化丛”几个概念给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基于"契机-轨迹"理论,对中美建交40年来体育文化交流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分析了外交政策导向下中美体育文化交流"契机"的形成和"轨迹"的发展,解读中美建交的历史背景和体育文化交流的特征与价值。认为:在"和平与发展""构建开放合作和谐社会""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的影响下,中美体育文化交流具有体育文化财富的共享性、体育竞技的对等性、体育文化交流的公共性特征;中美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中美建交,促进中美和平发展;改变世界格局,获得话语权;树立国家形象,展示大国责任;深化体育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基于"契机-轨迹"理论,对中美建交40年来体育文化交流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分析了外交政策导向下中美体育文化交流"契机"的形成和"轨迹"的发展,解读中美建交的历史背景和体育文化交流的特征与价值。认为:在"和平与发展""构建开放合作和谐社会""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的影响下,中美体育文化交流具有体育文化财富的共享性、体育竞技的对等性、体育文化交流的公共性特征;中美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中美建交,促进中美和平发展;改变世界格局,获得话语权;树立国家形象,展示大国责任;深化体育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对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生存土壤流失、文化认同感淡化、文化传承主体衰落、文化保护制度滞后是当前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危机。提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持文化原生态本色;借助传统节庆平台,增强文化认同感;构建多元传承体系,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推进非遗保护工作,促进文化抢救保护等生态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在韩国六大城市的普及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文化内涵丰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创造力,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符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十年多来太极拳加快了向世界传播的步伐,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体育文化现象.但是由于受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以及太极拳练习者对太极拳所持有的不同的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太极拳在世界各国的开展便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中韩两国地理邻近,文化相同,历史渊源较深.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后,随着两国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的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大家开始关注中国、了解中国.近年来随着韩中两国交流的增加,太极拳爱好者越来越多,促使韩国民众对太极拳运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劳动形式的不断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与文化性的内在关系可以充分挖掘出其传承与超越的动态发展机制。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建构,根据建构框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困境的对策,即如何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超越的形成,从而揭示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整体性的描述,以强化民族认同的功能及其发展道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