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旅游作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双赢理念的新兴旅游类型,被西部各省区所关注并将其定为本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对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优缺点、市场定位、产品转化及空间布局的分析,本文初步构建了西部生态旅游产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构建西部生态旅游产品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作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双赢理念的新兴旅游类型,被西部各省区所关注并将其定为本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对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优缺点、市场定位、产品转化及空间布局的分析,本文初步构建了西部生态旅游产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前,西部生态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给西部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给原本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进一步的损害。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激励制度安排不完善,西部生态旅游产品经营实体粗放、掠夺式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内在激励较大,缺乏绿色创新的内部激励机制,从而导致西部生态旅游业的主要问题已由产品供给数量不足转变为产品吸引力下降。因此,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改进激励制度,促进西部生态旅游产业以全方位提高旅游产品绿色质量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创新,以有利于作为我国生态链源头的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嘉陵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嘉陵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流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是流域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并没能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旅游价值,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落后的流域旅游经济形成强烈反差。嘉陵江流域是四川省同时也是中国西部生态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的一个区域,后发优势明显。本文从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生态旅游产品和项目等方面论述了嘉陵江流域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优势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旅游的特点出发,结合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态旅游开发与西部环境建设的关系及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系统地分析论证了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6.
西部这片美丽而神秘的土地,富集了丰饶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对我们西部人来说,在依托这些丰厚的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文章通过构建中国西部生态旅游系统,面对"宗教保护"和"经济破坏"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尤其是西部对经济利益的巨大需求。提出了必须以保护为核心,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生态旅游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深入发展,生态旅游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高速迈进人们的视野.但是以公有自然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产品具有竞争性而没有排他性,使得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典型的外部不经济特征.旅游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将使生态旅游资源处于低效率或过度利用状态,资源配置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本文由生态旅游的概念出发,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外部性理论分析了生态旅游的负外部性,并提出了负外部性内在化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协同的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的不足,我们运用文化生态理论,区域品牌资产理论和协同理论,分析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的内涵、特性及其构成体系,并结合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创建的内部冲突,基于协同的视角提出了调整政绩考核机制、建立"大湘西"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管理委员会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利益共享机制的三条品牌资产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生态旅游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入手,探讨了不发达地区开发生态旅游应具备的几个条件,通过窥见生态旅游开发的正反两例,进一步表述了不发达地区开发生态旅游、走持续发展之路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的日益活跃以及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向前发展.云南省将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产业深层次开发的一项新举措,正着手进行战略发展及模式研究.本文就澳大利亚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及模式做概括的介绍与分析,并就云南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提出一些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是区域生态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决定条件。以中国31省市自然保护区代替生态旅游资源,建立生态旅游资源本体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赋权并构建省域生态旅游资源本体价值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生态旅游资源规模与质量上西部省份优势突出,东部较差,中部省份居中;而在生态旅游环境质量方面,东部省份最优,西部次之,中部省份最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资源本体价值指数以云南、西藏和湖北位居前三,总体上仍表现出西部省份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西部生态旅游发展的条件和现实实践进行了评述,以期找出适合西部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西部大开发中,内蒙古应重树生态旅游观念,明晰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开发以自然生态观光、人生态体验和生态恢复建设行动为主的生态旅游产品,将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建立内蒙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4.
平潭生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海滨沙滩冠全国,海蚀地貌甲天下”之称,本文概括了滨海生态旅游产品的特征以及开发的原则,分析了平潭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提出了平潭滨海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乡村生态旅游行业悄然兴起,成为旅游业中一个很具发展潜力的项目。正确有效地运用营销推广方面的理论知识加以指导,对乡村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丰富旅游产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都具有现实的意义。从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出发,围绕福建省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现状,以莆田“笛韵森林人家”为例,通过分析营销推广策略在项目中的运用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推广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具体营销策略,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莆田“笛韵森林人家”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程远清 《考试周刊》2008,(12):229-230
从生态的角度来开发旅游项目,优化组合和包装生态旅游产品,关系到奉节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关系到奉节的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奉节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目前发展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刚 《昆明大学学报》2005,16(Z1):109-114
本文从乡村生态旅游的夜间产品开发现状入手分析,指出其产品不够丰富和娱乐休闲功能不足的问题,要提高乡村生态旅游的产品吸引力,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指出,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的夜间产品又很有必要性,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进一步分析了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夜间产品的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其夜间产品分类开发设计的总体构想,最后就如何将构想付诸实施作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区别对待 科学发展——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态旅游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生态区域、不同产品与市场的档次及实际所处的发展阶段来定位,在发展生态旅游的时空格局中找到发展本地生态旅游合理的坐标点,并在此基础上统一认识、科学规划、有序开发,从而真正实现生态旅游事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实现生态旅游跨越式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 ,经济、文化相对于中、东部来说比较滞后 ,近年来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伟大战略中 ,西部地区发展较快 ,本文对西部地区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实现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并提出了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区建设与我国西部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生态旅游发展领先的国家,本文通过对15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案例的介绍并运用exce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在澳大利亚背景下生态旅游区的共性特征,提出了对我国西部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