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21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恢复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文章系统分析和预测了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预计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速将呈波浪形下降趋势。基于投入产出技术、计量经济学、景气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情景分析等,为预测国内生产总值(GDP)构建了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在对2021年中国全年经济发展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对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作出了预测: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将基本恢复正常,全年增速为5.5%左右。文章基于经济形势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科学有序防疫,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进一步提振消费,科学灵活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受新冠肺炎疫情及采取的对应措施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文章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速大致呈下降趋势,整体表现为波浪形,2023年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文章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统计方法与计量经济学、景气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基于对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回顾与分析,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平稳运行,增速达到6.0%左右;通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文章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消费增就业促投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防范化解重大领域风险,发挥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优势等。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是"十八大"后新一代国家领导人执政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走向一个又好又快稳定发展阶段的新起点。相比2012年,2013年中国经济在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方面都可能得到改善,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明显提高。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全年GDP实际增速约为8.4%;物价基本保持小幅增长的平稳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速约为3.2%。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2020年1—11月中国进出口的发展态势;其次基于中国经济增长、国际需求、中美经贸摩擦和国际疫情状况4个方面构建了3种预测情景;最后在3种情景下,基于计量经济模型、人工智能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提出了分解集成预测模型体系,预测了中国2021年进出口增长趋势。在全球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基准情景下,预计202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约为4.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7%;其中,出口总额约为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2%,进口总额约为2.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9%;贸易顺差约为5 766亿美元。在乐观情景下,2021年中国出口和进口增速较基准情景分别上升3.0和3.3个百分点;在悲观情景下,2021年中国出口和进口增速较基准情景分别下降2.9和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走势平稳、经济效益显著改善”的良好局面。展望2007年,尽管存在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国际国内市场资源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内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短期内难有彻底改变等若干不利因素,但中国经济的巨大内在增长动力依然没有改变。经济景气指数分析和计量预测模型均表明,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7年年底增长速度有可能小幅回落。预测结果显示,2007年GDP增长率约为9.8%,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大约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约增长14.1%。  相似文献   

6.
2023年在疫情以后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中国经济向着积极的方向复苏。但是经济恢复存在一定波动,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将平稳较快增长。文章综合运用了投入产出技术、景气分析、专家分析、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来预测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过回顾2023年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并考虑到当下国内外的形势,预测显示2024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增速达到5.3%左右;基于对当前经济状况的分析,文章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稳定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通道中,预计全年GDP增速约为6.9%左右。展望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在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挑战的同时,也有深化改革带来的有利因素。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仍将进一步减缓,全年GDP增速约在6.7%左右,呈现前低后高趋势,预计上半年GDP增速为6.5%左右,下半年GDP增速有望达到6.8%左右。当前中国经济需要重点解决产能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杠杆率过高与潜在系统性风险过大、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和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等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结束了2010年以来持续下滑的势头,经济增长进入一个中高速发展期,预计2013年全年GDP增速为7.7%左右。展望2014年,虽受到内需不足和外需不确定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困扰,但由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推动,稳定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呈前低后高趋势,上半年GDP增速约为7.4%;而随着深化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下半年GDP增速有望达到7.7%左右,全年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全年GDP增速为7.6%左右。在宏观经济的其他方面,CPI增长率预计高于2013年,全年同比上升3.1%左右;外需可能趋于回暖,进口和出口增速预计均为8.2%左右,增幅略高于2013年,贸易顺差有所增加;消费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014年名义增速比2013年略有上升,达到13.7%左右;投资增速趋稳,2014年增速在20%左右,增速与2013年基本持平。总体而言,2014年中国经济整体上将保持稳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这将为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的实施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峰 《预测》1996,15(6):1-5
1996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预测及1997年初步展望张峰(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996年是执行国民经济“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各地区宏观经济环境较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回落,国民经济总需求的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其中消费需求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模型测算,预测201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约为19.9%,增速与2013年基本持平;201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约为6.7%,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速约为14.5%;预计2014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约为4.6%,增幅较2013年显著回落;2014年全年商品房销售平均价格约为6 69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7.3%。主要原因包括:宏观经济整体运行保持良好,房地产市场投资稳定增长;信贷扩张速度放缓,刚性需求释放减缓,房地产市场交易增速有所放缓;房地产市场供给相对充足保证市场交易稳中有升;购房者涨价预期未变等。  相似文献   

11.
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势头减缓,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全年运行平稳,保持在6.7%水平上。物价延续了2015年温和上涨走势,涨幅较2015年同期有所扩大,全年消费价格指数(CPI)约为2.1%。预计2017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稳中略降,稳中向好”态势,全年GDP增速约为6.5%左右。物价继续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2017年全年CPI涨幅2.3%左右。三大需求中,进出口将继续表现为负增长。以美元计价,预计2017年进出口总额下降约5.4%左右,出口同比下降约6.9%,进口同比下降约3.4%。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017年最终消费增速在9%左右。投资增速将略有上升,预计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12.
2018年,我国经济呈现平稳下滑的态势,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约为6.6%,比2017年下降0.3个百分点。物价走势整体平稳,呈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温和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RM)涨幅回落的态势。预计2019年我国经济将呈现"前降后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全年GDP增速约为6.3%左右。物价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2019年全年CPI涨幅为2.0%左右。三大需求中,预计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较2018年略有下降,其中进口增速略高于出口增速。以美元计价,预计2019年进出口总额增长7.9%左右,其中出口同比增长约6.6%,进口同比增长约9.4%。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约为8.5%。投资增速将略有回升,预计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6%左右。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三性叠加"和"三个转换"相互交织的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放缓,且预期这一趋势将会持续,中国经济正经历转型阵痛。文章从经济的结构性指标入手展开分析,指出无论是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还是外贸结构,都显示出中国正向着更加高效、更加可持续性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迈进,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已经在稳步行进之中。与此同时,当下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相对宽松,国内经济发展空间、经济治理政策和文化环境都积极向上,这些都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顺利转型。为确保转型的成功,文章指出要在思想和政策上做好准备,坚定转型的大方向,确保政策的一致性,采取合适的措施解决产能过剩和债务杠杆问题,给社会和市场更多的自由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重大生产力布局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我国未来15—20年中长期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文章在重新审视和回顾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历史变迁过程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我国未来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重大问题。提出重大生产力布局应该面向国家战略安全,以建设创新型地域经济综合体为主要抓手,构建自主、完备、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战略发展区主导+特殊类型区补充"为主的生产力总体格局,打造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式重大生产力布局体系;不断强化东部沿海战略竞争能力、西部沿边战略开放能力和中西部战略保障能力,支撑我国实现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第二个百年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区域经济发展维度,运用协整检验方法测算分析人工智能产业对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人工智能产业对国内区域经济均具有强大的影响,而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通过强大的科技资源聚集效应,进一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同时越来越多的资本替代劳动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内各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产业良性发展,但人工智能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最后,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进一步为人工智能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强人工智能产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加大人工智能教育投入、培养和壮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队伍,促进人工智能融合行业应用、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新型商业模式发展驱动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鄢一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375-1384
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经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将中国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总结为:(1)保持了较高的广义积累率,使得发展可持续、有后劲;(2)充分尊重企业发展主体的同时,政府作为推动发展和调控发展的主体,实现发展的自发性和自觉性的统一;(3)实现不平衡性与平衡性的辩证统一,推动经济发展的螺旋式上升;(4)实现自主性开放,从而成为全球化的赢家;(5)通过两个发挥两个积极性,实现人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