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心理辅导模式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心理辅导包括发展性心理辅导与矫治性心理辅导,班主任心理辅导属于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发展性心理辅导有三个要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促进学生的个体潜能发挥。学校心理辅导是德育的组成部分和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理论内涵对应,班主任在涉入心理辅导领域时,也要涉入德育领域和教育领域。因此,班主任应具备三种角色的品质:教育内涵的教师、德育内涵的班主任、心理辅导内涵的心理辅导员。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应该同时是心理辅导老师,应掌握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同龄共振效应,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心理辅导 ,就是指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 ,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全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一般心理问题 ,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并对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心理疾患进行诊断和矫治的过程。建立以班级为主体的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 ,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普及和深化。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直接与学生的思想问题交锋 ,也最能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对学生直接进行心理辅导 ,便于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指点迷津 ,从而拨正学生前进的航向。因此 ,在班主任…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应该同时是心理辅导老师,应掌握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同龄共振效应,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应该同时是心理辅导老师,应掌握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同龄共振效应,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相似文献   

6.
大学班主任如何成为有效的心理辅导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学生班级心理辅导是大学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大学学生班主任要想成为有效的班级心理辅导者,需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做好向心理辅导者角色的转变、掌握心理辅导的知识.大学学生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构建班级社会支持系统、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使班级成员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越来越大,再加上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智能手机来搜索各类信息,大量不良信息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所以小学阶段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辅导工作。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多,应当作为班级管理心理辅导的主要责任人。本文将对小学阶段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心理辅导教育教学策略展开探讨,结合学生发展需求以及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提出合理的心理辅导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班主任教师提供心理辅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作为班级管理的的领导者,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注重用爱心打动学生,对个别有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解除他们的心理困惑,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转化后进生。此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放手,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文章笔者结合自身的班主任管理实践经验,浅析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的几点看法,希望与广大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笔者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积累了20年的经验,特别是接受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系统培训与考试考核之后,深深体会到,蹲下来是提高班主任个别心理辅导效果的重要前提。所谓蹲下来,就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建立平等亲和的辅导关系,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0.
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值青春期,在认知和思维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他们很容易出现思维和认知上的偏差,由此而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和不良行为表现。这时,作为班主任,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适时地给予心理辅导,让他们在本应快乐的青春阶段少一些烦恼,健康地成长。心理学专家霍林沃斯把这一时期称作是"心理性断乳期",此时,班主任要在心理辅导上多动脑筋,帮助学生排  相似文献   

11.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班主任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文章结合实践阐述了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反思,提出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教师的学生观要有深刻的变化,班主任工作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与疏通,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理工作中不可缺席的.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帮助。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班主任要认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陈新桂 《教师》2008,(17):3-4
笔者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积累了20年的经验,特别是接受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系统培训与考试考核之后,深深体会到,“蹲下来”是提高班主任个别心理辅导效果的重要前提。所谓“蹲下来”,就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建立平等亲和的辅导关系,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5.
席建雄 《天津教育》2023,(13):149-150
<正>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会随着成长有较大的情绪变化,导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学生健康发展。心理健康辅导作为初中教育的核心内容,需要班主任加以高度重视,并围绕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深入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辅导需求以及情绪变化展开高质量的心理辅导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辅导的策略展开相关阐述。一、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展开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相似文献   

16.
班级心理辅导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助人成长,而无效的心理辅导却可能伤害学生.班级心理辅导要求班主任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掌握必要的交谈技巧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要把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心理辅导用于班主任日常工作之中,要完善班主任人格魅力,加强自身修养,为社会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合格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8.
林莉 《广西教育》2008,(36):22-23
技工学校的教育任务之一是要把一部分素质较低的且有“问题”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班主任应该是教师、班级的管理者、心理辅导员三种角色的集合。本文主要阐述了班主任在扮演心理辅导员角色时,心理健康教育对班主任的素质要求及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学生自主参与心理辅导的模式,是指以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学生家长为主导,实施宣导、辅导和指导策略,共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辅导,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体验,实现学生心理自助的目标,从而促进其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学生自主参与心理辅导模式:摘自《东方教育研究》学生自主参与心理辅导模式  相似文献   

20.
心理辅导是当前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心理辅导能促进学生自我了解与改变,无效的心理辅导却可能伤害当事学生,收到负面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要遵循保密、尊重、信任三大原则进行心理辅导,理性地处理好学生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点亮一盏心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