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问题情境小学生活泼好动,课间活动频繁,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刚刚参加工作的小江老师最近就因为学生的课间安全教育烦恼不已,因为几乎每天的课间都会发生一些学生间的碰擦事件。虽然没有发生特别严重的事故,小江老师也都及时处理了,可是有时候不免会遇到一些较真的家长,家长们对事件不问青红  相似文献   

2.
郭玉祥 《甘肃教育》2014,(15):91-91
正当今社会,青少年教育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厌学队伍在日益扩大。部分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抱着读书无用的思想,每天上课都无精打采或干脆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上,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和离家出走长达数周。上述问题的出现,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因为家长没发挥好在孩子品德教育中的作用。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从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中看到一些学生杀死母亲、砍伤教师、危及同学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与学生的心理品质问题有关。为加强心理品质教育,帮助青少年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七年级思想政治课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4.
学校每年都要处理一些学生违纪事件,大多数处理能够得到家长、学生的理解。但也有部分家长、学生不理解学校"惩戒"的目的,往往对学校、教师兴师问罪,有的家长甚至辱骂、威胁老师,使教师们身心疲惫、心灰意冷。我深感教育"惩戒"这个话题太沉重,它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一是惩戒教育是教育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恋已成为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解决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老师和家长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作为校方和老师来说处理好中学生早恋问题已经是教育中的一等大事了。一、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早恋带给自身的危害早恋是青少年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的一种正常生理和心理现象,作为家长和校方来说首先对其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远离一、调查与实践活动的提出我国青少年网民人数不少,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日益突现出来。不少媒体对网络都有很多报道,家长、老师几乎是谈“网”色变。但是有关青少年自身对网络的看法和观点的介绍并不多见。为了能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如何看待网络,以及家长  相似文献   

7.
一、充分认识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一)教育环境变化大原来的社会生活、人的价值观等与现在差别非常大,从全社会整体来看,物质基础和利益关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所占比例在逐年提升。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效果最好的方式是示范教育。所以当学生看到的情况与平时家长、老师所讲的完全不一样时,青少年学生心理其实是矛盾和无所适从的。另外,因为信息  相似文献   

8.
谁都知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具有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等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摆在我们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要加强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健康成长。由于校园里时有“抢夺事件”发生,这不得不让我们这些工作在一线的老师感到担忧。现笔者对一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对这件事提出处理方法。抛砖引玉,以供同仁们一起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在有些学校除了每年召开一两次家长座谈会以外,平时老师很少有走出校门到学生家去访问的.老师遇到学生有缺点错误,就把家长招到学校来“告状”,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很重的精神负担,甚至会使一些家长用种种惩罚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给果给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都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日到学生家访问,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通信息,相互配合,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怎样才能搞好家访呢?我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到,学生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带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门访问,家长从成绩上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也可由此谈到学生的其它问题,这样家访效果较好.开学了,我诱导学生思想上积极上进,学习上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5):55-56
近年来时常有青少年由于受到挫折和困难或者由于与教师或家长产生冲突而轻生的新闻。我们应该看到家长或教师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之外,更应该看到孩子脆弱的心理状态和不健康的情绪调控能力。学生的情商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本文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有关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引导学生思考有关心理健康和情绪调控的问题,增强学生认知和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高中面对的是"90后"的学生、"80后"的老师、"70后"的家长,老师跟学生和家长都相差了两个年龄段,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对生活的态度都有极大不同,班主任的那种"高压式"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因此管理学生的方式必须改变,采取"宽容式管理"势在必行。文章主要通过"班长的成长"和"父亲去世"两个事件诠释了"宽容式管理"的好处,让人不仅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师生情,而且对教育、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报刊撷英     
课堂安全不能因噎废食近年来学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令家长和老师们不免担心,安全教育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专家表示,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有利于安全意识的培养,能有效地把事故隐患降到最低。但一些家长和老师对孩子采取过度保护措施并不足取,安全教育不能因噎废食,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应该成为安全教育的第一课。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社会阅历浅,生理、心理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安全教育要从小抓起,不仅要使青少年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学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令家长和老师们不免担心,安全教育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专家表示,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有利于安全意识的培养,将能有效地把事故隐患降到最低。但一些家长和老师对孩子采取过度保护措施并不足取,安全教育不能因噎废食,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应该成为安全教育的第一课。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社会阅历浅,生理、心理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安全教育要从小抓起,不仅要使青少年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培养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每年考试的季节,学校、家庭就会成为无形的战场,弥漫着硝烟。学生、老师、家长都揪着心,等待考试给孰优孰劣下一个定论。考试焦虑就是在这样的应试情境下激发的一种情绪障碍。调查显示,考试压力已经成为青少年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了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了心理学的专家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希望能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些许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重视和做好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青少年学生得以全面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也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有效地控制、减少学生意外伤亡事件的发生,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的方针,全面构建制度化的安全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实用、有效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6.
冯光 《班主任》2002,(9):13-14
中小学生被虐待致死的事件偶有发生,自己轻生而死的屡屡不断,且有上升的趋势。这些非正常死亡令人心痛。作为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予以关注。所有教育工作者应下全力教育青少年学生善待自己,珍惜生命,坚决杜绝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赏识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惩罚是教育的另外一种手段。青少年的成长并不全靠自律,许多地方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强制。正因为这样,宗教、法律和教育都要研究惩罚的功效,以达到迅速转变学生的目的。就青少年教育而言,适当的惩罚可以使之明礼诚信、性格坚强。惩罚是用眼前的痛苦换来长远的幸福。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一般说来,沟通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作为老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能提升自身素质和学校的品质……【起因】前段时间,一位学生家长因无法忍受班主任老师频频电话告状,要求家长到学校与老师"交流",协助教育学生等情况,最后求助校长:强烈要求学校给孩子转班或更换班主任老师。弄得老师难过,家长难受,学生难当,家长与老师关系紧张。老师与家长沟  相似文献   

19.
阿水 《教师博览》2006,(9):22-27
青春期困惑是困扰青少年学生的一个大问题.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遗憾的是,目前,我们的学校、社会、家庭在对待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问题上做得还很不够.从而导致青少年在对待性的问题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迷茫和困惑。我们刊发此文。一是想让大家对这一事情引起重视。二是希望文章能对老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进行和接受青春期性教育有所参考和借鉴。 此文节选自作者尚未出版的教育小说《难忘天苍苍实验学校》一书书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浅议管理个性学生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玲 《考试周刊》2011,(45):210-211
不服从学校、老师甚至家长教育管理的学生被称为个性学生,要教育好个性学生,教师就应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改变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