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说明《生活真方便》是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童年的乐园》这一活动主题的一个主题活动。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是根据《新课标》中“了解、关心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的发展变化”这一内容要求而设置的,旨在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名称,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资源、公共设施,并爱护它们,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这一单元包括“我的家,在这里”、“童年的乐园”、“请到我的家乡来”、“明天更美好”四个活动主题。《生活真方便》是第二个活  相似文献   

2.
单元目标 1.了解家乡的美丽风景和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为家乡的变化而自豪. 3.知道环境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初步的生态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知道垃圾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知道怎样减少垃圾,了解废物处理的方法. 单元内容 主题7可爱的家乡 主题8家乡的变化 主题9愿我们的环境更美好 主题10变废为宝 主题7可爱的家乡 一、主题目标 1.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2.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说明及教学目标家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乡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地方。课程标准中关于“我与家乡”内容非常丰富,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只要求学生能了解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关心自己周围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地成长。《我的家,在这里》是本  相似文献   

4.
刘东芳 《吉林教育》2007,(11):36-36
一、确定活动主题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主题分几个层次,如"我生活的地方"是单元主题,单元主题下面可以分成"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我家门前新事多"3个二级主题活动,每个二级主题  相似文献   

5.
<正>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本册教材的习作单元,习作主题是"游____",要求选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下来,写出自己的游览心情。关于写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求写清楚推荐理由;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要求把心中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金蓉 《贵州教育》2021,(20):46-48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3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本单元以写景的文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要引导学生积累.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2课《桂花雨》第二课时一、研读文本,说教材教材解读:这篇课文与第三单元其他3篇课文都是"抒情"为主题的散文,主旨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浸润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各自的侧重不同。《桂花雨》注重叙事,在叙述中回忆童年的快乐,再现淡淡的乡愁。本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  相似文献   

8.
<正>《春酒》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的内容,此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所作,作者虽然移居台湾,但念念不忘的是家乡的风土人情,是家乡的新年、喝春酒、吃会酒,作者以"春酒"为主线,回忆了自己童年在故乡的种种美好经历。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怀旧"不仅仅是怀念旧人、旧事、旧景,更是怀念故乡,以此来抒发自己远离故土的浓浓的乡愁。因此,将本文的主题定位于"思乡"是解读和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自主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预习就是打开自主课堂之门的"金钥匙"。怎样让学生通过预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呢?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共安排了四篇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单元主题是"名人风采"。我让学生在周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单元整体预习:朗读课文,在文中标出课后的生字词和拼音;通读课文思考: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若有好词好句,抄写到积累本上。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生词。  相似文献   

10.
正《桂花雨》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作品,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篇课文以"桂花雨"为题,写了"我"童年摇桂花的乐趣,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向读者真实再现了童年的美好生活,让我们能透过文字,清晰地看到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收到了真切感人的艺术效果。一、"香"飘十里摇花乐文章中,作者花了不少的文字描写桂花的"香气味儿"。"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  相似文献   

11.
《家乡文化生活》属于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它包括三个任务: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本文结合苏州特色文化,通过三个活动:寻访手艺人,寻访美食,寻访"我"的村庄,引导学生参与到家乡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2.
<正>【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诗意童年"这一主题,安排了31篇文章,其中"一主"人教版教材中课文5篇,《同主题拓展阅读·校本教材》文章16篇,《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10篇。教学这组教材的目的:(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3)丰富语言积累;(4)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理念】《走进聪明屋》是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二上第三单元"我也能研究"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过程的同时,走近科学研究,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童年生活有着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求和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整体思路1.确定学习主题。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蓝本,参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学习内容,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设计了“童话点亮童年”这一学习主题。2.选择阅读文本。重组单元学习文本,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文《巨人的花园》《宝葫芦的秘密》《海的女儿》三篇童话故事为基础,将《艾丽莎公主》  相似文献   

15.
设置主题单元活动课程。我们将国家课程劳动技术教育、综合与实践、美术课程的部分内容与地方课程《大兴——我的家》整合后进行校本化实施,形成了更为高效的课程体系——主题单元活动课程。例如,“小纸屋”这个主题单元课程体系,涉及了《美术》教材的第七册、第八册,《劳动》教材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下册,《综合实践》第四册,《大兴——我的家》下册。  相似文献   

16.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第四课《家乡物产知多少》的第二课时《家乡的名优特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家乡特产有哪些,知道家乡的名优特产,激发学生爱家乡,为家乡感到自豪的感情. 2.了解祖国的疆域辽阔,感受祖国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建立起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为家乡作贡献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1.广泛地知道家乡物产的名称及特点. 2.理解名优特产的含义,知道家乡哪些是名优特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彩色铅笔等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的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中的《爱动脑筋的帕斯卡》【单元课时安排】10-12课时【单元学习目标】1.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3.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丰富语言积累。【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我和动物交朋友》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个主题。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的地球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益贫乏的情况,让学生建立一个初步的生态意识,重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懂得关心动植物就是关心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由《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绝招》四篇课文组成,主题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展开的,四篇课文分别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情趣的儿童生活的窗口。  相似文献   

20.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基本是以学习板块组合单元,每单元由课文、课后题、语文乐园三部分组成。而语文乐园一般包括语海拾贝、古诗朗诵和语文生活,单元习作训练就安排在语文生活板块。可见,单元习作不是一棵独木,而是与整个单元主题教学融为一体。这里,我以语文A版十一册部分单元习作为例谈谈如何结合单元主题教好单元习作。一、以文为例,品文促写语文A版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训练是"请以‘我第一次________’为题,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