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目的/意义] 为便于机构人才引进,构建领域核心团队识别规范化流程,从核心区域作者确定、团队指导/师承关系判别、团队发刊倾向和团队研究方向4个方面对领域核心团队进行挖掘研究。[方法/过程] 首先,进行数据前期规范;然后,结合作者合著无向二值矩阵与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划分核心区域作者,综合多维指标对核心区域作者进行适当调整;最后,基于第一作者与其他作者的有向合著网络,识别领域核心研究团队。[结果/结论] 在厘清团队指导/师承关系判别基本流程上,提炼通用性规律,包括:①在"外射星型"拓扑结构的合著团队中,处于中心位置节点有较高概率为导师/指导者,而"内聚星型"拓扑结构合著团队位于网络中心的作者科研能力较强;②在第一作者与其他作者的有向合著网络中,两个节点若同时具备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关系、有相同的所属机构、学术年龄有一定差距,则这两个节点间一定存在指导关系,有较高的概率存在师承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研究国内阅读推广领域内的论文合著情况,寻找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深入研究作者间的潜在合作关系,以期推动阅读推广领域的合作研究。[方法/过程] 在外在合作关系的研究方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合作网络进行节点中心性测度,从点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间中心性3个属性出发,对国内阅读推广领域内作者之间合作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在潜在合作关系研究层面,采用 TF-IDF关键词加权的作者关键词耦合强度算法,对核心作者群122名作者的潜在合作关系进行挖掘,同时使用 UCINET和 NETDRAW软件对关系网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揭示国内阅读推广领域作者现存合作关系网络特点,验证该领域合作仍存在潜力,为领域内作者合作方向提供新思路,推动更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产出。  相似文献   

3.
作者合著有向网络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研究作者合著有向网络的构建与分析方法,探索其在科研关系分析中的应用.[方法/过程]遵循国内惯例,在区分作者署名次序的前提下,抽取第一作者与其他作者间的有向合著关系构建作者合著有向网络,并从整体结构、拓扑类型和节点特征等方面与传统的作者合著无向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作者合著有向网络揭示出合著者间的主导与配合作用,为便捷地了解学者在科研合作中的角色定位提供了可能,未来或将有助于对学者和机构的更加全面的科研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科研团队通过学术交流互动推动着科学进步。以计算语言学领域为例,识别科学领域中科研团队的角色并探究其特征。[方法/过程] 通过构建机构作者合作网络,运用社群识别算法发现科研团队,结合论文引用关系构建科研团队引证网络,基于蝴蝶结模型和网络位置理论划分出领导者、中介者、追随者和孤立者等4种角色的科研团队。[结果/结论] 不同角色的科研团队在成员数量、发文量、合作强度等3个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领导者角色的团队数量最少而平均规模较大,追随者角色团队数量最多而团队规模较小,中介者团队合作密度与团队的发文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孤立者角色的团队与其他团队几乎不存在引证和被引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探讨近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关于开放政府数据的价值研究现状、合作情况、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过程]提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近十年开放政府数据价值研究检索记录,采用Citespace 6.1.R2对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在纳入可视化分析范围的136篇文献中,发文量呈逐年持续增长趋势,该领域作者、机构间合作较少,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各机构、作者倾向于进行独立研究,近十年研究热点集中在政府数据价值的理论框架构建、数据治理中的价值内涵、价值的评估与实现等。通过对开放政府数据价值领域近十年研究成果的可视化分析,发现数据的价值测度与实现将成为政府数据的价值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可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促进学界对政府数据价值领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任娟 《出版与印刷》2021,31(5):33-41
以2015年至2019年发表在11种出版类CSSCI期刊上的15 628篇论文题录数据为样本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发文机构类型识别,发现出版学学科具有鲜明的行业导向和应用导向;通过发文一级机构识别和地域识别,发现研究群体表现出产研互动、学界与业界共同参与,以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占据绝对优势,北京地区的第一作者人数最多;通过发文二级机构的精准识别,发现作者合著呈现增长趋势,高校集聚效应明显,以同机构内部合作为主,以高校主导的跨机构合作为辅,且多为双机构合作模式。出版学学科发展未来应注重学科体系和核心问题的确立、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以及提升研究群体的学科认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意义]了解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科研合作现状、特征与演化规律,为我国更有效地开放人口普查数据、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和质量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过程]选取CNKI中使用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研究的论文,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利用Bibcomb、Gephi软件计算合作研究的关键词、作者和机构网络,并绘制网络的可视化图、计算相关网络系数,以探究合作研究的主题、作者和机构网络的演化规律。[结果 /结论 ]由于两次普查数据的合作研究论文数量有限,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合作论文的主题网络都更接近于小世界网络,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属于随机聚类网络。得益于人口普查数据的逐步开放,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合作特点比第五次更强,这一点在整体合作研究数量、主题范围、作者数量和机构数量方面均有体现。鉴于人口普查数据开放程度不足、合作研究相对较少,建议在数据研究平台的共建和宣传推广、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鉴于异质网络能够揭示数据的多重关系,引入合作网络,构建2-模异质网络,并基于此异质网络,进行作者潜在合作空间的测度与识别,增加作者间合作机会,促进学科知识的交流与融合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2004-2013年间的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定义作者-作者-关键词2模异质网络,挖掘网络中的多重关系;定义潜在合作空间的相关概念及测度公式,并运用共现分析、耦合分析及编译VBA, 程序,对2-模异质网络的作者潜在合作空间进行测度与识别。[结果/结论] 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的47位核心潜在合作者;某一研究主题的作者潜在合作空间相同或相近,重叠部分形成了该研究领域的潜在合作团队,这一发现为研究人员寻求潜在合作者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复合合作强度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构建一个基于科学家合作行为来评价科学家科研表现的复合合作强度(CCS)指数,该指数的特点在于不仅反映作者合作网络的特征,而且揭示科学家的合作机构及分布特征。[方法/过程] 基于科学家的合作与科研表现的正相关性,提出六大假设构建CCS指数理论模型。选取来自中国科学院2007-2011年间发表SCI论文在30篇以上的40位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科学家为实证分析对象,并对实证结果与合作网络度数、H指数和篇均被引频次进行比较。[结果/结论] CCS指数与合作网络度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与H指数和篇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很弱,CCS指数的价值在于揭示科学家的合作者及合作机构的分布广度、深度和密度,反映科学家的国际合作参与度。这些指标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可进一步丰富科学家评价的指标,有助于开展科学家的科研表现评价和专家发现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基于科学数据构建合作网络,并与传统出版物合作网络进行比较,从网络分析层面解读两个合作网络的差异,为科学数据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ClinicalTrials.gov网站的临床科学数据库为例,利用爬虫抓取该网站上传统论文题录信息以及临床试验信息的元数据并分别构建合作网络,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比较试验合作机构网络与论文合作机构网络之间的异同。[结果/结论]基于科学数据集和论文数据集的元数据构建的合作网络,与仅从论文数据集中提取元数据构建的网络相比,前者能够展现更丰富准确的合作信息,从而揭示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探索杰出科学家科研合作与其学术影响力的关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优化科研合作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1900-2018年242个英美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合作规模、合作广度以及合作角色等合作指标与其学术影响力的关系。[结果/结论] 虽然非一作论文的合作特征对总体合作论文的合作特征的贡献比一作论文的大,但是一作论文对诺奖获得者学术影响力的贡献比非一作论文的大。一作发文的合作规模是诺奖获得者一种有效的合作规模,它与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呈正相关。多与不同的学者合作,对诺奖获得者来说有利于其学术影响力的提高。建议研究学者发文的合作特征对其学术表现影响甚至与合作特征相关的其他研究时将学者的一作、非一作发文分开研究这样有可能得出更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分析和研究环境/生态学科的现状及国际学术合作情况,旨在了解我国在该领域范围内的优势及不足,为我国未来生态环境领域的科研活动以及国家合作方向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以2009—2019年WOS核心数据库中的5640篇环境/生态学科高被引论文为数据源,对时空分布与影响力进行计量分析,同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构建国际合作网络结构,探析合作的现状和特点。[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环境/生态学高被引论文的国际合作研究呈现积极上升态势,各国间知识流动日益频繁,但国家间合作分布异质性明显。中国在该学科高被引论文发表数以绝对优势占居领先地位,但论文国际合作比例偏低,未来需要加强论文的原始创新,提高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作者学术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作者学术关系是指从知识交流的角度出发,作者与作者之间表现出来的某种学术联系。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发现作者之间研究的相关度、学术共同体和科学知识结构,促进知识交流和知识传播,对知识创新和国家知识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采用综合归纳的方法,从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引用关系和作者链接关系3个方面对国内外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结果/结论] 国内外学者对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共被引关系及作者链接关系的研究趋于丰富,对作者互引关系、作者耦合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提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领域。未来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方向为作者重名问题分析、大数据引文挖掘及作者学术关系的拓展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旨在研究肿瘤疫苗领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演化特征,为我国肿瘤疫苗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提供思路。[方法/过程]提出一种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网络演化特征分析方法和框架。首先引入专利指标法,通过技术生长率、技术成熟系数、技术衰老系数和新技术特征系数等指数的定量计算对肿瘤疫苗产业技术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技术生命周期各阶段合作网络,从节点数、网络密度、中心势、核心-边缘分析等维度对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演化规律进行分析;从中心度、凝聚子群分析、创新机构等维度对核心个体演化规律进行分析,进而揭示肿瘤疫苗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结论]以肿瘤疫苗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案例进行研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肿瘤疫苗领域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合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科研合作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很多科研项目也将团队合作纳入实施效果的考核范围,因此,本研究从科研合作的角度,分析长江学者在受资助后的科研合作情况是否产生变化,探讨长江学者在团队建设、国际国内合作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助于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有利于人才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方法/过程] 以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例,获取83位长江学者的个人信息,及其发表在1996-2015年间的所有SCI/SSCI论文数据。设置两个时间窗口:对于2005年度长江学者获得者而言,其获评长江学者之前的10年(1996-2005年,简称为获评前10年),及获评长江学者之后的10年(2006-2015年,简称为获评后10年);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方法,分析其在获评长江学者前后的科研合作变化情况,包括合作圈子大小的变化、合作强度的变化、合作持续性的变化、在合作中承担角色的变化以及国际/国内合作的变化。[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长江学者在获评后10年间发挥了学术带头作用,在团队建设、国际国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获评后10年,科研合作圈子(42 VS.148)、合作强度(2.17 VS.2.45)均显著增大,但在获评前后与合作者之间的合作持续时间大都较短,近70%的合作只持续了一年。长江学者在合作中承担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获评后更倾向于担任末位作者(96%)和通讯作者(84%),而不是第一作者。  相似文献   

16.
��[Purpose/significance] Scientific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many research projects have also included teamwork in the scope of assessment of implementation effects. Therefore,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evalu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alents projects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the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before and after their receiving the support and explore the role of Cheung Kong Scholars in team buildi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ooperation.[Method/process] In this study, we take the recipients in 2005 of the Cheung Kong Scholars Award as example and take the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fore and after their receiving the award.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size of the cooperation social network, the strength of cooperation, the duration of cooperation, the role of cooperation, the strength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ooperation. The dataset of this study comprised 83 researchers and 11 522 SCI/SSCI papers published between 1996 and 2015, and the analysis was divided into two 10-year periods-the preaward period (1996-2005) and the postaward period (2006-2015).[Result/conclus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Cheung Kong Scholars have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eam buildi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ooperation after reviving the award. The schola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ir cooperation social networks (42 VS. 148) and enhanced their cooperation strength (2.17 VS. 2.45) with their partners in the postaward periods. However, the duratio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recipients and their collaborators before and after receiving the award was relatively short, and nearly 70% of the cooperation lasted only one year. Moreover, the scholars' coauthorship pattern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fter receiving the award. In both number and proportion, they became less likely to act as the first author, but more likely to be listed as the last author or corresponding author.  相似文献   

17.
选择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1998-2008年图书情报领域的专利计量研究的文献数据和SCIE中1998-2008年国际前沿期刊Scientometrics发表的专利计量研究的文献数据,分别从作者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和作者合作群体网络三个视角,对比分析国内外专利计量研究的权威人物、研究领域和合作水平的差别,得出如下结论:与国外相比,国内专利计量研究的发展较晚;国内的作者合作程度不高;国内外研究领域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