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软科学》2019,(4):86-90
综述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并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对企业创新独占以及创新独占机制的挑战,随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12家国内外企业展开调研,提出了企业应对由于该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创新独占挑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多主体参与、多发明情境、系统嵌入等特征使得架构创新在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作用愈发凸显。那么,企业应该如何从架构创新中获益?聚焦于这一问题,通过纵向单案例研究,本文构建了从架构创新中获益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本研究发现,选择性披露、构建产业配套体系能够帮助架构创新者迅速赢得主导设计,而后通过构建互补性资产、开发互补品、并建设组织保障机制进而实现原生性价值独占;同时,架构创新还能激发创新者进一步进行模块创新实现再生性价值独占。这些发现一方面贡献于从创新中获益的理论,另一方面对中国企业创新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独占策略如何影响开放式创新活动形式,是开放式创新企业亟待解决的战略焦点,尤其对外部知识、技术等资源需求强烈的创业型企业更具显著意义。基于764家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从信号理论视角实证探索独占策略对正式开放式创新与非正式开放式创新的非对称影响,并分析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独占策略对正式开放式创新具有积极正向影响,对非正式开放式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即存在非对称影响。创业导向能够显著强化独占策略对正式开放式创新的积极影响,也能积极调节独占策略对非正式开放式创新的倒“U”型影响。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独占策略信号效应的理论解释,也为企业与政府制定创新相关战略与政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创新教育的实验开展得比较早,实验面较广,参与人数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以创造性思维训练系列课程为载体,以学科创造性教学和创造性实验活动为两翼的创新教育实践模式。本文从多年的实践出发谈几点体会。一、更新观念,育人为本实施创新教育,其首要任务是要使广大干部与教师自觉更新陈旧的学生观。只有这样,才能目标明确,心气顺、干劲足。首先是要把学生看作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因此,实施创新教育一要坚信每个学生都…  相似文献   

5.
面对端倪日显的知识经济时代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科学院率先进行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拟用12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启动、全面推进、优化完善)有序地进行。第一阶段已经取得良好进展。知识创新工程关键在于创建新的科研运作机制。长期以来,大家都有一个感觉,即适合研究课题需要的科技人员想要要不来,不适合课题研究的人又出不去,难以组建一个高效精干的课题组。这里,建立课题负责制是极为重要的。课题负责人一旦确定后,要放手让他去组“阁”,应该说课题负责人对谁最适合加盟其课题研究是最明白的。课题负责人拿了科研经费就责任在…  相似文献   

6.
黄灿  徐戈  沈慧君 《科研管理》2023,(2):98-107
技术环境动荡性增加、技术迭代周期缩短的背景下,如何持续不断从创新中获益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技术创新成果一方面具备作为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原生价值,同时也具备作为未来创新的知识基础激发后续技术创新的“衍生价值”。本文认为,持续从创新中获益的关键在于获取技术的衍生价值。结合创新获利理论与企业内部网络视角,探究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动态性对企业获取技术衍生价值的影响。基于我国制药领域企业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内部知识网络动态性与内部合作网络动态性均有助于企业获取自身技术创新成果的衍生价值,但在组织间研发网络中心度高的情况下,这种积极作用被削弱。通过动态调整内部网络结构,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持续从创新中获利。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全员创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基于全面创新管理初步形成的理论框架,从人的意识以及组织各要素的角度阐述了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全员创新内涵及特点,并对国内创新管理方面的领先企业海尔集团通过战略、文化、组织、制度等方面推进全员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全面分析了企业实施全员创新的战略指导、文化激励、组织保障、制度推动等四个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认识到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各国也在积极构建和完善本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本文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本身是一种制度创新,着重分析了创新机制,并对中国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机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市场规模、地域分工与跨国公司的研发独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铁  柳卸林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85-1891
 在跨国创新体系的基础上,从跨国公司内部的研发地域组织的角度建立了新的分析独占性的概念性框架,并通过对120家从事研发活动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法律保护手段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分析表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研发地域组织分工对于跨国公司独占机制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激励机制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的创新政策偏重供给促进而忽视需求激励,这已难以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创新需求激励为重心的创新政策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也谈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此形容近几年的"创新"研究再贴切不过了.探讨创新的文章、著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期,这样频繁而集中地讨论创新问题.很明显,创新的大讨论对促进我国科技、经济、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价值和意义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12.
沈慧君  孙嘉悦  黄灿  毛昊 《科学学研究》2020,38(7):1285-1293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越来越重视对全球知识资源的利用。在价值创造方面,整合多个国家知识进行研发在带来优势的同时引发显著的成本。但是在价值获取方面,知识来源的地理范围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认为基于多个国家知识研发产生的技术难以被模仿,这类技术成果的“衍生”占有性高,有助于创新企业的价值获取。依据此观点,本文建立知识来源的地理范围与技术创新的联系并探讨研发模式这一情境因素的影响。实证分析采用专利引用信息测度占有性,其结果表明:控制专利质量水平后,专利技术知识来源的地理范围越广,产生首次前向引用的速度越慢,同时专利的前向引用的数量越少;进一步,相比合作研发的专利,上述关系对于自主研发的专利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赵青  周鹏 《大众科技》2012,(2):137-139,39
首先对创新创业人才涵义进行科学分析,进而剖析河南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困境的共性因素,其次创建新型复合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创业支持体系和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最后对我省创新创业职业教育的战略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专利行为快速增长,如何有效平衡学术研究的公共属性和专利行为的私权属性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以2008-2017年112所“211”高校及省部级共建高校多专业科研人员的专利行为和学术影响力相关数据构建研究数据库,综合运用负二项回归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实证分析高校科研人员专利行为在“申请-授权”和“授权-交易”两阶段特征对其学术影响力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高校科研人员的专利申请数量与学术影响力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随着专利申请数的增加,学术影响力受到的正向影响会增加,当专利申请数达到年均35项左右时,出现负向影响;当高校科研人员采用独占许可进行专利交易时,学术影响力会受到显著的抑制效应。为我国高校专利的全过程管理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苏健 《大众科技》2014,(6):242-245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广西蔗糖行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阐述建立蔗糖行业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提出通过确定协同创新推进主体、培育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制定协同创新规划,建立以市场为核心的广西蔗糖行业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和熊猫电子集团在研究开发、中试生产、市场销售等三个主要的阶段,以及职工培训和组织创新等技术创新重要方面的实践经验,讨论了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机制,并由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传承知识、创新科技、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协同创新中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高校要通过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突破内部机制障碍,打破对外体制壁垒;推进校园文化创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担负起在协同创新中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在法律制度体系中,知识产权制度与科技创新有着特殊的关系。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激励和调节的利益机制,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据此,从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创新的特殊作用出发,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功能与作用作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日企业经营者在经营企业中面对着共同的创造和创新发展的任务和挑战,但他们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条件下,在创新思维与创新上又有着不同的特点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据此,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所在的五个问题,提出了解决产学研创新合作困难的四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