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姚丽霞  龚铨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0):220-227
首先回顾商业模式概念、知识管理理论以及数据服务行业的相关研究,并以数据服务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初创企业杭州F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从价值主张、业务系统、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五大方面对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分析,挖掘其成功原因。研究发现:数据服务类企业创业初期成败的关键是在商业模式中平衡业务系统与盈利模式,即找准市场、明确定位并且维护良好政企关系,通过自身关键资源能力优势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从而形成行业壁垒、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吸收能力视角下企业知识管理研究——基于多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获取与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而企业吸收能力已成为其获取外部知识资源,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及竞争优势的制胜之道.为此,结合多案例从吸收能力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微观机理,为企业高效地管理知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服务化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基础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整合制造业服务化与商业模式创新两个领域的前沿理论,基于资源基础观,采用我国两家装备制造企业的双案例研究,揭示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制造服务化的外在表现是企业价值主张、业务流程、盈利模式与外部关系的重构,而内在动力是企业关键资源与能力的重新整合。第二,为实现服务化,企业内资源可以打破重组,以商业模式各要素为属性进行资源整合;制造企业原有的关键资源与能力是企业赖以转型的必要基础。第三,制造服务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不同服务化程度的企业,资源整合的重点及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王立夏 《科研管理》2020,41(3):174-182
本文在商业模式冰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商业模式情境运用模型(Situational Application Model, SAM)。围绕情境、竞争环境、内部环境、价值主张、业务系统、盈利模式六个方面,将商业模式定义为通过用户的价值增值、“多赢效果”反馈来使企业价值变化的商业活动系统。运用此模型,本文选取了自动售货机运营行业代表性案例“乐美智能”,通过系统性地分析自动售货机运营行业的商业模型变化,对情境运用的商业模式SAM模型创新进行探索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AM商业模式分析框架对企业的创新具有指导意义。企业在创新商业模式时,基于竞争环境、内部环境的变化,需要考虑情境运用来进行业务及流程设计。乐美智能基于情境运用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中国自动售货机行业的发展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现阶段“乐美智能”通过SAM获得大量优质的客户和渠道资源,将成为自动售货机转型升级这场颠覆性变革的赢家。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理论,以生物制药行业228家企业自2005到2015年的专利数据和SCI论文发表数据为样本,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以及科学能力对其成为行业关键研发者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广度和深度与其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为倒U型关系;而科学能力对这一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科学能力削弱了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与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岩  蔡虹  裴云龙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71-1480
关键研发者是组织内核心技术的创造者,从知识角度研究影响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的因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基于我国80家电子信息行业企业自2009年至2015年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度、知识整合能力对其成为关键研发者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对其成为关键研发者具有正向作用;技术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存在倒U型的影响。同时,知识整合能力在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与其成为关键研发者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21,(3):55-62
从商业模式创新何时发生、诱发要素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等问题入手,通过我国3家技术型初创企业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相结合的归纳式跨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了上述问题,研究表明:技术型初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变化最有可能在6~12个月内发生。此外,客户反馈是导致商业模式变革最常见的诱发因素,缺乏知识和专业知识是最有可能导致核心资源变化的诱发因素,核心资源是关键业务的重要支撑,成本结构对核心资源起重要的支持作用,内部演化主线存在"客户细分→价值主张→关键业务"逻辑。因此,技术型初创企业初期更应关注客户细分与价值主张之间的契合度,并将早期的客户反馈和缺乏的专业知识纳入商业模式创新中,创建合适的资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惠娟  谭清美  王磊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204-211
从客户价值主张、关键资源、盈利模式、关键流程四要素入手,探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趋势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分析制造业企业新型商业模式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服务化综合水平测度为基础,定量设计企业新型商业模式选择基准;最后,以江苏3家无人机制造企业为例,分析服务化转型背景下新型商业模式选择,从而检验新型商业模式构建及选择的合理性。研究发现:(1)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发生变革,客户价值主张以客户为导向,由产品需求向服务需求转变;关键资源由产品、产品质量向服务、服务质量转变;盈利模式由产品利润向服务利润转变;关键流程由产品售出为终结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变。(2)企业服务化水平、商业模式组成要素特征不同,衍生出服务配套、服务均衡和服务主导的3类新型商业模式,受外界因素影响,企业新商业模式四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更加敏感、高效;根据测算结果,企业服务化综合水平属于[0.75,1]的应选择服务主导商业模式,属于[0.50,0.75)的应选择服务均衡商业模式,属于[0,0.50)的应选择服务配套商业模式。(3)案例分析表明,案例企业分别依据其服务化综合水平测度结果选择的商业模式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新型商业模式及选择基准的合理性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企业组织如何通过重新部署资源获取新的能力,如何对组织能力进行整合以满足动态变化环境提出的新需求从而最终取得竞争优势.是当前组织竞争优势理论所要探讨的首要问题之一,而组织知识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对以往知识管理研究的梳理,确定了企业组织知识的六个特征;同时从哲学视角和信息视角探究组织知识的演变过程,为企业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及其管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知识协同是知识资源在供应链系统内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可以从创新与学习能力、产品与技术竞争优势、客户满意度和企业成长性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在对中信重工等企业的研究中发现,供应链知识协同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创新与学习能力,促进产品与技术优势的快速提升,进而创造高的客户满意并推动企业可持续性成长.  相似文献   

11.
张建华  郭增茂  刘潇 《情报杂志》2012,31(6):112-115
针对当前知识管理(KM)对隐性知识研究乏力的突出问题,通过案例知识表示实现对隐性知识的外显化与编码,以提高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效益.首先,对案例内涵以及现有知识表示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分析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可行性;进而,述评主流案例结构,设计并提出新的案例知识逻辑结构;而后,基于优劣互补思想分析并设计了面向对象基于框架方法的案例知识物理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KM之案例知识表示子系统模型,并阐释了模型工作机理,实现了对案例知识表示的完整支持.  相似文献   

12.
企业知识整合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经济环境下,决定企业竞争地位的主要因素已由有形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逐渐转向为无形的知识要素。只有当个人知识整合为企业知识并与企业的其他资源相结合才能形成企业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地位。因此知识整合研究对于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具有重要意义。系统阐述了企业知识整合的理论溯源、含义、研究领域和主要理论,分析了企业知识整合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位势的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扩散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扩散问题进行了研究。定义了有关知识位势的基本概念,探讨了知识主体间进行知识扩散的条件,给出了知识主体的知识位势扩散函数描述,探讨了知识位势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对知识主体进行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深化对知识图谱的认识,并对构建军事知识图谱提出指导性思路和经验。[方法/过程]从广义角度提出了对知识图谱概念的新认识。结合典型通用图谱,深入剖析了知识图谱的内在关系、建设模式和途径,分析了存在的现实问题。[结果/结论]从理论认识和实操指导层面设计了军事领域知识图谱建设的基本流程,分析了重点环节及建设思路,提出了针对军事知识图谱应用的实践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知识生产和转移——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文兵 《软科学》2003,17(4):79-81
本文以SWOT分析为基础,探讨了企业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应该是知识生产和知识转移,即怎样有效地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知识,怎样低成本地利用新知识。  相似文献   

16.
知识粘性的成因分析与治理措施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说明了知识粘性的含义及其目前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粘性的形成机理,并详细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从知识治理的视角,探讨了解决知识粘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知识转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不断将个人知识转化为不依赖于具体个人的组织知识。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转化的一般过程,进一步研究了知识转化中粘滞知识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实现知识转化的机理并构建了一种知识转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知识转化灰箱模型与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和认知学理论,对隐性和显性知识转化过程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假隐性知识”、“假显性知识”的概念和知识转化过程的灰箱模型,并阐述了该模型在制定企业知识管理策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企业知识门户的4项知识组织任务:知识获取、知识表示、知识聚类与分类、知识检索。  相似文献   

20.
组织中的隐性知识的共享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从组织中知识的流动过程出发分析隐性知识的共享,观察隐性知识在个人层次和组织层面的共享过程,并据此提出隐性知识共享的条件、障碍、方法、工具和保障措施,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