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邵兴江 《上海教育》2012,(25):60-61
近年来,英国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努力提升中小学校的办学品质。在学校建设方面,从2003年开始该国教育与技能部实施了一项名为"为未来建设学校"的重大工程(Buildinq Schoo1s for the Futu re),计划在1 5年内专项投资450亿英镑,新建、改建或重建英格兰地区3500余所学校建筑和教育信息技术装备的目标。新视线学院(New Line Learning Academy)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该学校坐落于伦敦南部肯特郡首府梅德斯通市,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是一所约有1100余名七年级到十一年级学生的中学。面对新时期教育和技术的迅猛发展,2007年学校在新建时,校方积极寻求突破学校建设的常规思路,全面整合新的学习方式与信息技术,开始规划新建新一代引领未来教育发展的学习广场。数年的实践显示,该学校学  相似文献   

2.
正据《阿曼每日观察报》2014年5月26日报道,阿曼教育课程部副部长近日宣布在学校实施信息通信技术课程,这是阿曼首个信息通信课程。目前,已有16所学校开设该课程。编写信息通信课程大纲的作者说:"我们开发的这个课程结合了国际经验和国内国情,旨在为幼儿园至12年级的孩子设计独特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有更好的学习体验。"该课程引入学校后,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习计算机项目的文字处理技能,到六年级时,将能够掌握更高级的计算机技能。该课程还  相似文献   

3.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花朵,而对于他们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健康、良好地向前发展,成为未来国家建设中的可造之才。从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近况与问题开始着手分析,研究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主要措施,从而实现对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提高数学教学成果与效率,推动教育事业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6年在英国笔参与皇家督学团一起督导20余所中小学教育质量时,发现有三所学校采用研究性学习项目:“Tree”。两所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以及一所中学七年级几乎同时选用“Tree”这个课题。原因是这时恰好时逢四、五月份春光明媚,树木返春迅速成长时期。三所学校三个班级的教室都布满了各种森林,花草树木和树的根、  相似文献   

5.
学风建设是高校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学风建设为统揽,从上层设计上不断优化学习顺序,从中观管理上不断整合学习目标,从微观教育上不断改变学习态度,按年级分阶段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6.
长宁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起步建设基于长宁教育云的无边界学习环境。其建设构想为:在长宁教育信息中心建设云池,用万兆光纤承载云系统,在学校建设云终端,并尝试应用嵌入式微型云电脑。师生通过云终端,登录云系统,访问云池,获取需要的服务。2011年1月,长宁区举办第一届无边界学习活动,在长宁区教育信息中心,来自愚一小学、实验小学、天一小学三所学校的老师带来了语、数、外三节无边界学习创意课的展示。无边界学习是长宁对未来教育的探索与创新;三节创意课的展示,是长宁对未来五至十年的课堂形态的构想和概念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上海部分新建民办二本一年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的抽样调查和分析,比较国内外大学一年级教育教学模式,剖析现阶段新建民办二本一年级教育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本文在此基础上,建议成立“大学第一年教育研究中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构建全员育人体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职业规划教育。建议创新“大学第一年教育”形式: 如加大参与社会实践力度,革新教材和课程设置,创办网上易班、学校和家庭互动网站,邀请家长参与新生教育等。这些建议,旨在使新生能迅速适应大学生活,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8.
阮林叶 《新教师》2020,(1):15-16
2018年暑假,笔者有幸赴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的艾丹场基督教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游学。该学校提供新西兰一年级至十年级的学习,笔者一行三人分别进入了该学校的十年级、六年级与二年级进行跟班学习。在到达新西兰之前,我们了解到,新西兰是西方教育中质优价廉的典范,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独特的教育给养,能否发挥其教育给养取决于我们对学习的理解和对学习环境的认识。本文着重介绍美国纽约市所开展的一项名为"城市优势(Urban Advantage)"的项目。该项目由纽约市政府资助,纽约教育局与博物馆等文化及教育机构联合发起,通过连接家庭、学校和博物馆,促进中学科学探究教学的项目。2004年启动至今,"城市优势"项目已惠及百余所学校的数万学生及其家庭。本文希望通过对该项目背景、运作方式、项目收益的剖析,对我国探究性课程的教学、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都市终身学习系统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我市滨海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塘沽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现代化设备得到充实.特别是,随着"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的实施,自2008年起,我区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投资10亿元,新建、重建、改扩建20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所有新建学校从建设标准上要达到全国一流水平,让塘沽的孩子真正享受一流的教育环境,在一流的教育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但是,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更应高度重视常规实验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伊利奇是二十世纪中叶美国"去学校化社会"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对现代学校制度的批判影响深远。"技能交换论"是伊利奇对未来社会新教育构想的核心部分,是多种教育要素相汇之聚集点,包括教育双主体(技能示范者与想学习技能的人或伙伴)、教育内容(广泛的技能)、教育方式(以示范来交换),甚至也会涉及教育物品。由于我国近二十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过度学校化"的倾向,并且在师资和生源这两大"人力要素"上产生了难以化解的消极的严重后果,抓住当下数字时代迅猛发展的契机对"技能交换论"进行重新阐释,有助于建构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所需要的自主性学习文化与开放性技能教师市场。  相似文献   

12.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新课程标准业已颁布实施,新的高考模式也在数年实验之后开始全国推广。在此大背景下,"大课程基地"的创建是对当下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一种回应,是对传统学校形态的一次变革,更是对未来学校样态的一种探索。以"大课程基地"建设为例,尝试从"基地"和"课程"两个视角,重塑学校的办学形态和课程体系,将学习者置于中心地位,让学习与生活联结,从而优化学校教育生态,并为打造高品质高中提供一个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程琳 《上海教育》2012,(29):7-9
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让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可知,当教育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开始改变人们学习的方式,并向传统的学校系统发出挑战,未来的学校该以何种姿态发展?未来的学校课程将会呈现出什么模样?在首届"世界未来教育"论坛上,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校长和教师齐聚一堂,畅谈他们眼中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正>台湾地区自1987年开始社会转型,民间的教育逐渐生长,在体制外出现的"另类学校",既是对标准化的体制内教育的质疑,也是一种逃离和自救。"制度该为学习者调整"的非学校型态不再被视为体制外。这个重新定义,走了至少二十多年。常有台湾地区的老师问大陆同行:什么是"小升初"?即使在相似的传统教育模式中,两岸教育面貌也大不相同。例如,台湾地区的小学实行半天学习(一、二年级下午放假,三、四年级每周有三天下午放假,五、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日坛中学是朝阳区的一所市级示范校。在区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于2001年兼并一所小学的校舍;2002年,合并了一所职业高中,形成一校两址的格局;2003年,学校承办了一所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又变为一校三址;2004年,学校改造扩建,原有高中部分年级和初中年级迁到其它两个校址,形成了一校四址。  相似文献   

16.
一点思考引发习作改革 临朐外国学校是一所新建学校,2010年秋面向县内外招生。生源杂,学生素质和能力存在着差异。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校对3—6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习作调查问卷活动。对于“每次作文,你最烦恼的是什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泽州一中是泽州县1994年新建的一所普通高中。2008年秋季进入高中新课程以来,学校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实验:抓重点,倡导"学导式"课堂教学;展"亮点",认真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一、抓"关键",注重全员参与1.抓领导集体的重视程度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新课程实验的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新学期,北京市328所普通高中二年级均将开设通用技术课,届时全市71590余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将学习通用技术课程。该课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全新课程,先期进入课改的省份,在该课程开设和专用教室建设上不尽相同,北京应发挥首都教育优势,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和专用教室建设及设备配备方面,需要大胆探索,尽快走出一条切合我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育教学实际的专用教室建设新路。  相似文献   

19.
教育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学校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教育导向和先进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教育人的思考、创新和奋斗。鉴于此,“校园文化建设年”开始之即,我与静宁教育同行21人赴庆师附小、齐家楼初级中学等六所学校参观学习,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20.
正杭州第十四中学,创办于1904年,是一所百年老校。1996年学校开始了旨在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目的的"和谐教育"探索。2006年学校提出了"差异发展"的和谐教育文化。2012年,学校着手规划基于"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差异化发展模式的数字彩虹工程(DRP),力求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探索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解决大班教学下个别化有效学习问题。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