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极强的时期,再加上初中新课程科学教材重视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就能使学生保持对科学课学习经久不衰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下的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自主探究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教学中要着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不断点拨、引导,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英才,把学生身上蕴含的潜能开发出来。  相似文献   

3.
于瑞斌 《辅导员》2009,(23):46-46
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进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立足课堂,让学生成为探究者;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4.
岳萍 《甘肃教育》2014,(1):91-91
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活动的最佳动力。《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呢?一、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科学看到"科学"这两个字,不少学生会觉得科学是那么的神秘,  相似文献   

5.
张仁喜 《文教资料》2006,(4):153-154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是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因此,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的新课改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因此在科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呼声是越来越高,每一位科学课老师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其间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使课堂变得异常民主热闹,在这种良好的民主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了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形成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探究科学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的,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和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验是学科学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小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崔妍 《学周刊C版》2011,(7):132-132
小学科学教学的本质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探究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灵魂。因此可以说,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科学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科学课学习中应让学生放开手脚去自主探究,去萌发创新意识,“还学生一片探究学习的天地”。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搭好的框架下指导进行,我们的指导将对学生的探究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作为科学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营造各种适合学生探究的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多方向、多层次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类似科学家“探究、发现”的历程,在获得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科学探究体验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从而提高科学素养。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9.
沈峥 《化学教学》2010,(5):19-22
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谭玉波 《科学课》2013,(6):66-67
小学科学课要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开展探究式学习,既是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兴趣是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的集中表现,是激活内因的基本因素。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作为科学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善于设置悬念、联系实际、揭示矛盾,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不仅是科学课程本身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更是上好科学课,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更是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伴随着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乐于吃苦,以苦为乐的地步。有兴趣的学生更具有探究知识的热情,而通过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认识探究、体验探究、学会探究,最终达到以科学探究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目的。科学探究的  相似文献   

15.
叶温 《中国教师》2014,(4):20-21
<正>小学科学课外饲养(种植)活动,即"饲养(种植)活动",是课堂探究的补充,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能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最终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带领小学生开展饲养(种植)活动,既能使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归根结底,带领小学生开展饲养(种植)活动能体现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更是科学学习的目的”。组织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探究活动是在我们老师搭好的框架的指导下进行,我们的指导将对学生的探究产生重大影Ⅱ向。所以作为科学老师,在帮学生打地基、搭框架的过程中,每一细节都要经过精心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营造各种适合学生探究的环境,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呢?现在就谈谈自己在任科学教学以来的点滴心得。  相似文献   

17.
科学探究是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春霞 《山东教育》2011,(11):52-5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所以我们在科学课中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他们的心灵世界是蕴藏着巨大的探究潜能的,他们对所接触的任何事物都有兴趣去探究。所以我们应该让科学教学中的观察、制作、实验、探究等活动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吸引学生一步步深入科学探究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喜欢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培养幼儿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让幼儿自己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相类似的过程,获得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从小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