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俊  赵旎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4):47-48,52
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我国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大学生习练武术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的习武动机。文章进一步对大学生习武动机的激发、培养与大学生习武的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方面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运动动机对运动行为和表现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对学生掌握武术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女生的习武动机,是摆在高校武术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激发女大学生习武动机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高校武术课的课程建设、武术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运动动机对运动行为和表现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女大学生选上武术课,也同参加其它各种活动一样,是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下进行的,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对学生掌握武术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研究,对提高高校武术教学效果、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树立其终身体育意识及武术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北京市普通高校女生习武动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习武动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前言现代社会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其活动行为模式和活动方向是由一定动机引发的。那么大学生参加业余武术训练抱有什么动机呢?本文通过对我院大学生习武意向的专题调查研究,运用社会心理学观点,试图探讨其习武动机及产生动机的诸因素。旨在抛砖引玉,为体育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信息,促使我省高校体育事  相似文献   

5.
少儿武术与健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内蒙西部地区部分武术馆、习武班少儿、家长及班主任的问卷调查和访问 ,全面了解少儿的习武动机 ,就其健身功能作一初步探讨 ,并对习武前后的健康变化做成分析。  相似文献   

6.
习武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学生从事习武活动的主观原因。了解习武的动机,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社会需求:有助于掌握习武的心态,以便调动心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武术人才。通过对3个院校武术专选班学习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一些较为客观的数据。为武术教学和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口述史等方法,考察一个传统武术之乡近现代的武术活动变迁,梳理出自在的传统习武期、体育化转型期、发展经济背景下的繁荣期和传统的失落期等不同时期习武人群、组织形式、习武内容、习武动机等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显示:武术活动的每一次变化都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紧密关联,环境的每次变迁甚至微小变动都直接影响到武术活动的不同层面。因此,武术文化的传承必须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切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在日常生活及非日常生活之中真正找到自身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武术中"二元制"现象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武术界内专业习武人群和民间习武人群两大群体的历史成因作了剖析,并对这种"二元制"现象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概念"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新的解释,并试图对武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结合习武历程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道德人格在习武中的重要性及习武对道德人格的形成进行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塑造与培养道德人格的方法,并有机地结合了具体的武术教学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0.
论传统武术文化对习武者意志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并在结合自身的习武历程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意志力在习武中的重要性及习武对意志品质的磨炼进行了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塑造与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且有机结合了具体的武术教学内容与形式进行阐述,以期为习武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影视宣传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影视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习武热潮。同时,其负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取利去弊、让武术借助现代媒体更快更好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例举证法,对武术所受武术影视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长期从事武术专业教学与训练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武术普修课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动机、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如何提高武术普修课教学质量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在武术普修课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合理运用了引导和探究法;采取充实活动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求解“何为武术,武术何为”的元问题,需在文化自觉语境中,由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文武分途而教出发,发现当代武术发展的历史根源以及武术人“锻炼行道,练以成人”的文化实践。研究认为,武术人将动作作为求道对象,不仅将拳区分为4种类型,并探索“改变常人拳,三节四梢微观化透视,时空之练”的求道路径,而且在改造身体时变化了气质,终以“武德和功夫”作为“练以成人”的体现。武术人的“锻炼行道,练以成人”不仅完成其“由社会人而武术人”的成人,而且还以其区别于常人、军人、文人的动作方式,作为文化标识之所在、文化认同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武功整复学是以解剖学、生物力学以及中医理论为基础,融合了我国传统武术、养生思想和西方身心学所建构的一套学说。其主要是操作者以内在劲力通过手法调理身体,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健身养生的功能。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探求它们之间密切联系。通过武术训练,可以提高操作者身体素质,增强气力,提高对身体觉知能力,丰富武功整复手法内容,具有促进武功整复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历史过程中融原生文化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为一体,对中国传统武术具有极强的驾驭与统摄力量。无论是从习武的方法过程来看,亦或是从习武者所崇尚的人生境界来说,儒家思想都以其神奇的生命力深深地渗透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心脏及每个血管。  相似文献   

16.
Lu An  Fan Hong 《国际体育史杂志》2018,35(15-16):1588-1602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hinese martial arts (CMA), people had better find out how native Chinese people picture these ancient arts. Maurice Halbwachs’s theory on collective memory is helpful to cognize the panorama of CMA. In the term of social framework, the contributors of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CMA are mainly well-experienced inheritors, shallow-experienced mass practitioners and highly educated intellectuals. They respectively perceive martial arts more or less through bodily practicing, imagination, or fantasy. Among these three contributing groups, inheritors seemingly observe martial arts from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ordinary practitioners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while intellectuals overlook from the clouds. Inheritors, with professional skills, establish the technique systems of martial arts; mass practitioners, from non-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test and verify the various functions, and intellectuals, from tran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enrich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martial arts. The shared concrete approaches they draw upon to shape such a collective memory are repetitive corporeal experiencing, mental experiencing, and active imagination. Eventually, they build the spectrum of CMA memory which is primarily filled with unique technique paradigms and chivalric spirits. In this way, CMA or Wushu, as an indigenous sport, is provided for consumers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对高校武术发展的各方面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对高校培养优秀武术后备人才、带动高校间武术文化交流、推动高校武术运动发展、繁荣高校武术产业乃至振兴国家武术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针对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目前存在的种种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理顺武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确立与“大武术观”相适应的广义武术概念,首先剖析了狭义的“体育武术”概念存在的问题,在回顾武术的体育化进程的基础上,剖析了“坚持武术属于体育范畴”的几个典型观点分别存在的问题,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武术内容都属于体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或是将来,体育都不能涵盖整个武术。基于以上讨论,遵循形式逻辑界定概念的原则,提出广义武术的概念:武术是源于中国的围绕技击而拓展的徒手或持械的人体运动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剖析武术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厚德载物、崇德重义、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等优秀民族文化精神,阐述了武术文化在历史与现实中对培育民族精神的价值,使每个武术工作者真正明确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并在教学中把武术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以武术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文章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相关文章界定武术双语教学的概念以及分析武术国际化现状,对武术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调查,并对其实施武术双语教学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结论认为:武术双语教学主要存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较低、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浓厚的外语环境和武术双语教材等问题,并提出了推行武术双语教学的相应对策,为提高武术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武术走向世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