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文中利用1996-2004年德州市土地利用的数据,分析了该市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与机制,揭示了导致该变化发生的自然、人文驱动因素,提出了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自然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德州市为例,探寻引起平原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因素及其内在机理,以期为同类地区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综合效益的提高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在mapinfo和mapgis软件的支持下,采用系统分析法对德州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平原农业区土地利用方式和数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结论平原农业区应根据现实社会经济条件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实现土地的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3-2009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在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及原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为主,但变化较大;耕地、未利用地呈现下降趋势,而园地、林地与建设用地增幅较大;土地利用综合度指数稳定在245246之间,虽利用强度较大,但仍有提升空间;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与均匀度指数逐渐变大,而优势度指数逐渐变小,说明土地利用程度增强,土地覆被破碎化趋势明显;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农业结构调整与生态退耕、三峡库区水体淹没是导致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应强化土地的科学有序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作为人地关系交叉最为密切的环节,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运用e Cognition软件解译得到龙门山地区1980年、1995年、2005年、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于ARCGIS10.1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对龙门山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0—2015年土地利用程度持续加大,社会经济处于发展期;各时期龙门山地区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变化,其中2005—201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量普遍较大;1980—2015年龙门山地区24个县/市中,受汶川大地震及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影响大的名山县、广元市、汉源县、荥经县、安县、什邡市、北川县7个县/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普遍较大.  相似文献   

5.
漳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及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漳州市为例,从数量、结构、单一动态度和相对变化率方面分析了2001-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漳州市各县(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漳州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较大,总体上呈现耕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和园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趋势;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地类相对变化率比较大;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分为较高、一般和较低三个类型。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集中的地域,具有不断演化的动态特征.随着GIS技术的发展,以往定性地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法开始向定量化、可视化发展.在分析开封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GIS软件研究了开封护城堤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些变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宁德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琚亍德市1993年和2001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定量分析宁德市各类用地面积变化、用地变化的区内差异、研究期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及其不同用途的土地之间转换,并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提出了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快农田生态建设,合理利用耕地,积极推进土地整理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1~2010年南安市土地利用和三次产业产值等数据,分析了南安市产业结构、用地结构、土地利用效率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南安市处于工业化中期,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高度相关,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持续转化为建设用地;地均产值年均增长20.25%,但总体水平偏低;土地产值结构系数农业用地从8.27急剧上升到18.50,非农用地微升,土地利用效率出现下降趋势.最后针对性地为南安市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土地优化配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赞皇县1995~2002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赞皇县土地利用动态、土地利用程度等变化情况,总结了土地利用与人口、经济发展及政策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赞皇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海口市土地利用数据资料,以海口市近7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有关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土地利用转化的速度以及发展的趋势.找出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并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对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外资的引入带动开发区经济发展、交通用地的增加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尤为重要.在分析石家庄市1995~2001年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的基础上,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论述了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未来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城镇化,郑州市城市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其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结构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基于RS和GIS监测研究了郑州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这样可以对土地利用动态和土地利用数据更加准确的掌握,动态监测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进行,更加科学的预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性的土地利用意见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陕北神木县作为研究区,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互动变化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特征,并对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环境问题做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变化中,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和草场退化等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其中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进行研究,可为人工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1998年至2008年韩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有关数量结构分析方法,对韩城市近十年来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08年,韩城市各种土地类型变化的强度依次是:交通用地〉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园地〉未利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牧草地〉水域.(2)1998-2006年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6年,韩城市耕地、林地、未利用地对土地利用的控制程度加大,土地利用多样性减少,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差异加大;第二阶段2006-2008年,韩城市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和平均化.(3)研究表明景观生态学数量结构分析方法能较好地解释近年来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规律,而韩城市适宜的多样项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信息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州市为例,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角度分析了2005-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徐州市2005-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现出先增加后收敛的趋势,土地利用结构正不断向均衡状态发展,但其信息熵值同全国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相比依然较低,土地利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此研究可以为徐州市未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根据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采用聚类分析法,选取自然环境、土地结构、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等4类指标对山西省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提出四大区、十四小区的分区方案,并结合各区特点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方向及战略对策.该研究可为制定山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浙川县铁瓦河小流域的治理开发为例,阐述了“集水节灌、立体镶嵌型土地利用结构模式”的推广引起的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其环境效应、产业结构、社会经济相应作了细致的分析,表明铁瓦河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日趋合理,社会经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市中心城市区近50年来有代表性的土地利用类型图为数据源,采用GIS技术分析了上海市近50年来的土地利用总量变化;并在GIS支持下分别计算出相邻时间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状态转移矩阵,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和定量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RS对龙泉驿区2007年和2013年两个时期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六种土地利用类型:居民点用地、林地、耕地、水体、道路用地和其他用地,综合GIS技术和马尔科夫模型来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龙泉驿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有较大的变化,其中居民点用地、道路用地、水体和其他用地呈增加趋势,而耕地和林地则大幅减少.最后,分析探讨影响龙泉驿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经济、城市化.  相似文献   

20.
福清市与建阳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由1985、2000年两期TM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福建省福清市和建阳市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两地共同变化趋势是建设用地、林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两地差异在于福清的耕地减少,建阳反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福清土地综合利用程度高于建阳,两地土地利用系统均处于发展期.导致两地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条件有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及政府决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