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理论比我们想象的有力量得多,它必然涉及编辑实践,这是编辑理论注定的命运,因为理论要依靠并向往实践.彼此之间的自然调适、配置、选择是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互汲与互渗的具体反映.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的互汲与互渗发生在它们之间合理的边缘位置.  相似文献   

2.
所谓阅读需求是指读者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向往获得某种信息情报或知识,而产生对文献的探索和利用的心理活动。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馆的读者对象,大多是编辑。如何根据编辑工作的特点,研究编辑阅读倾向,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分析编辑的阅读需求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编辑工作的阶段特征,另一方面是编辑的年龄特征一、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对文献资料有不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刚刚走出大学的校门,或者已经取得了硕士学位,现在又选择了编辑这一令人向往的职业。那么,你在出版社或杂志社编辑部里最初接触的编辑工作,很可能就是审稿。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来说,最早自然是从选题开始的,然后是组稿,而有了作者的稿件以后,才能进行审稿。因此,审稿是选题、组稿工作的继续,又是为下一道工序(加工整理)作准备的。著名前辈编辑家叶圣陶写过一首有关编辑工作的诗,其中说:“选题订审校雠三,唯审唯精为指南。”说  相似文献   

4.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编辑学会从2001年9月开始举行第三届“未来编辑杯”征文竞赛活动,于2002年6月6日评选揭晓。 这次征文竞赛的主题是:我所向往的编辑。参赛人员是高校正在攻读以编辑学为方向的研究生,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和第二学位学生。通知发出后,有关高校的学生报名非常踊跃,学校领导对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5.
记得学生时代读书,想在一本书上找到几个错别字是很难的事情,现在自己做了编辑,却发现满世界的书想找出几本没有错别字的反而变得很难了。曾经让自己觉得很神圣很崇敬很向往的“编辑”这两个字眼不再给读者带来安全感了,读者的抱怨和不满越来越多,就连作为图书编辑的自己也常常对此感到困惑和无奈。曾有编辑把图书编校质量的检查比作是悬在编辑头上的一把刀,这足以说明编辑自身对所责编图书编校质量的担心和不自信。是什么创造了一个“无错不成书”的年代?难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职称与称职的编辑高伟杰【吉林】标题上的这行类似于文字游戏的句子,其实浓缩了所有有幸或不幸走到“为他人作嫁衣裳”之“高级裁缝”队列中的人的一生之向往之心态之命运──不管他承认与否。而我,不论有幸或不幸,这一生怕已永远地与这个“文字游戏”搅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做好新时代高质量经济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为要,提出编辑要在思想创新、思路创新、形式创新上下功夫,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期待新向往,为广大读者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味的精神食粮,创造新时代经济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新业绩。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是20世纪80年代进入出版社的。当时研究生毕业,在编辑队伍中算是凤毛麟角。第一次参加全社大会,总编辑隆重介绍新人,显得非常器重。放弃做大学老师和去国家机关的机会,向往的是终日与书为伍的快乐。当时的编辑社会地位很高,非今日可比。做编辑,也是为了满足一点点受人尊敬的虚荣心。记得第一次处理室主任交办的书稿,内心有些激动和忐忑。那是一本大学老师写的专著,厚  相似文献   

9.
到出版社当编辑是一个偶然事件造成的,但入了这行才渐渐发觉这正是我所向往的事情.与书结缘,书里书外的人和事,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现在大家都在谈数字时代来临,新媒体正悄然取代图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传统出版业似乎已日薄西山;"利润"像达摩克利斯的剑一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让每位出版社社长和每位图书编辑神经紧绷.顺应市场的潮流,似乎是每个编辑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0.
韬奋是一个杰出的编辑。他从事十多年编辑工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关于编辑方面的工作,虽有其特殊的技术,基础仍在写作能力和学识的充分修养。”他在回答一位向往新闻工作的读者时曾说:“新闻记者接触的范围是全社会的,是遍及世界的,所以除‘新闻学科’外,最需要异常丰富广博的常识”。哪些常识呢?韬奋认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属于“自然  相似文献   

11.
中学的时候,我的作文几乎每篇都作为范文评析,同学们也争相传阅。那时的我心中颇有些得意。没想到高考后在不知不觉中迈进了工科院校的大门。四年里,接触的除了测绘仪器便是计算机,一切与文学无缘。毕业分配时,恰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成立招揽编辑,凭着对编辑的向往,我斗胆报名应试。还记得当时在“我的选择”答卷中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俯首甘为编辑匠。这已是六年前的旧事了。  相似文献   

12.
我对编辑工作的向往始自中学生时代。很幸运,大学毕业后竞如愿以偿地成了《延河》文学月刊的编辑。编辑部坐落的那个花园式小院,是西安事变的一处重要遗址,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的领导和同事,许多都是蜚声中外的名作家和从延安采的老同志,如柯仲平、柳青、胡采、杜鹏程、王汶石等等;我工作的那个刊物呢,曾发表过《创业史》、《红岩》以及其他许多名家的名篇……面对这样的职业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做编辑是带着薪水去进修,是天下最美的职业。多年的编辑生活确实让我感到日日新的进步。那是五月初的一个星期天,我像往常一样伏案编稿,任火老师的一篇《关注陌生》(见《编辑之友》2011年第6期)让我兴奋不已,编辑希望看到那种"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稿件,更向往那种人人心中也很少意识到的内容,任老师的文章就属于这类。在他流畅的语言中,职业的"敏感"让我发现其中两处句式用词上需要斟酌,一处是"我们是否可以说编辑审稿其实就是一种‘拿不准审稿’呢?"另一处是"那些具有真正价值的学术理论、观点,出现在编辑面前的时候,都是  相似文献   

14.
编辑的甘苦     
苦中有乐,乐在其中。这是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编辑工作更是如此。 就我的本意而言,并不愿意长期坐在编辑部里当编辑。从考进大学新闻系那时起,就想当一名象样的记者。我向往终生工作在记者的岗位上,永远生活在人民群众的海洋里。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不能如愿。30年的新闻生涯,虽然断断续续写了一些新闻,但数量不多,如果说是记者,只能算半个记者。现实强迫我不得不用多数的时间去从事编辑和组织报道的工作。如果说我是一名编辑,那是生活塑造了我。是在长期的编辑兼记者的的实践中,我逐步熟悉了编辑业务,并体验了编辑的甘苦。 编辑需要很高的政治业务素质、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把握大局的能力、熟练驾驭语言文字的本领、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严格的组织纪律等等。回顾走过的路,距一名真正称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闻战线》杂志的编辑,虽然对辽阔美丽的青藏高原向往已久,但是,我更想知道的是,青海日报人怎样在青海这块艰苦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工作、生活。今年6月,我有机会走进青海,认识青海日报人,深为他们为党的新闻事业默默无闻地作奉献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们就...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编辑同志: 说实在的,开头,我并不喜欢《图书馆杂志》。这并非否认她的价值和地位,只因我不喜爱这份工作。年轻的心不知该向往些什么,却偏偏被分配到这个小小的图书室来,一度的恐惶,一度的不振,几番挣扎,终也未能  相似文献   

17.
新华日报由于事业发展的需要,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和经营管理工作人员。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二日,是人才招聘的报名阶段,广大中青年报名十分踊跃。这里刊登的一篇现场速写,勾勒了几个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和画面,反映了青年们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们努力进取的勃勃生气。  相似文献   

18.
撰文著书,为今人向往之举,所以有不少人热衷于著述而不辞辛苦地爬格子、敲键盘,学者、作家、诗人以及编辑等职业,一般也较为受人尊重。但同古时候相比,则相差太远了。古人把“立言”,即著述,看得与“立功”“立德”同等重要,著书立说历来被视为极神圣的事业。其重视的程度,如今一般读者是想象不到的。  相似文献   

19.
应该说,我这个人其实还是比较幸运、比较顺利的,尽管时常对自己并不满意。 很小的时候,我就做着一个很美丽的梦,向往着长大后能当一名作家、编辑,为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武汉大学中文系。十年过去了,我仍然那样执著,为了心中的那一点点梦想,直到今天仍不后悔。 这样说,并不意味我没有烦恼,没有  相似文献   

20.
新闻观察     
有太多的事情值得关注和思考。 放眼关注.用心思考,不管是冷峻的批判,还是热情的褒奖,都源于对新闻媒体良性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本期“新闻观察”的文章,涉及青年期刊、ov影像、时评走势、网络新闻等诸多方面,作者有老新闻工作者,有年轻的编辑记者,还有新闻院校在读的研究生。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作者、读者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新闻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