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顶岗支教实习是高原地区教师职前培养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之举。社会角色理论为顶岗支教实习教师角色建构提供了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为高原地区顶岗支教实习教师角色定位和角色建构提供了重要视角。本研究遵循覆盖各专业类别、各类区域、各类实习学校的访谈对象抽样原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对8名顶岗支教实习教师的深度访谈和编码提出,认为高原地区顶岗支教实习教师的角色具有转换性、实践性和情境性的特征。在角色冲突中表现出“理想教师”与“实际教师”的专业角色冲突,“局内人”与“局外人”的组织角色冲突、“城市人”与“乡村人”的社会角色冲突,顶岗支教实习教师角色的内在矛盾既是高校加强师范生职前实践性知识的依据,也是增强顶岗支教实习教师角色意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学业表现是评价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探讨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内在机理对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学业目标计划与牵引是地方院校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灯塔”与动力源,决定学习韧性;立志个人力与场域力是驱使师范生确立学业目标的关键因素;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让学生选择挑战性或者量力性学业目标;学习韧性、调适与支持策略是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前提和保障;学业表现、调适与支持策略、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能够调节学习韧性,与其存在交互关系,学业表现反作用于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为此,应通过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增强师范生“立志”教育效能;以“分布式教育”强化教师职业信念与师范专业认同;创设多元发展平台延展师范生兴趣与能力认知空间;建构分类评价体系提升师范生获得感与学习效能感;采取学业援助与个性化指导提升师范生学习策略水平。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在培养过程中,教育实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体育教育专业二十多年的教育实习实践中,从“突出能力培养,强化管理机制”的视角入手,对教育实习的各个环节工作的管理与操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充分准备、具体指导、加强检查”的管理机制,旨在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全面实现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综合实践环节,教育实习共同体是实践共同体在教育实习情境下的具体化。即时通讯技术和平台支持分布式教育实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即时联系,利于分布式共同体的培育和发展。即时通讯网络支持的分布式教育实习共同体培育模型包括四个核心要素:定义实践领域、明确共同体成员、界定共同体实践行为以及发挥即时通讯网络的关键作用。基于这一模型,利用手机媒体和中国移动飞信平台,从实证层面验证了教育实习共同体培育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即时通讯网络切实有效地支持了分布式教育实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即时、持续互动,能够促进共同体实践成果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小学语文学科教研的视角,阐述线上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研的各种新模式。笔者认为线上教研新模式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提出线上教研与线下教研融合开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提升学前专业教育实习质量是适应教师教育范式变迁的需要。本文从满意度的视角,对291名工作3年以内的幼儿园教师开展本科教育实习满意度调查发现,新入职幼儿园教师对本科教育实习的整体满意度一般;在各项指标中,新入职幼儿园教师满意度最低的是实习内容,最高的是实习基地;优劣态势象限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形象、实习内容、幼儿园实习指导是急需进行改进的服务项目,实习组织与管理是次需进行改进的服务项目。为提升本科学前专业教育实习质量,相关院校应以专业能力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反思型实践者,关注教师教育生态,强化人才培养实践,加快改进教育实习各项服务,满足学生专业发展需求,树立学生满意度经营理念,定期开展满意度测评。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关乎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具身教学与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学理逻辑密切相关,具身教学以具身认知为理论基础,具有身体性、主体间性、情境性、实践性、生成性及理解性。具身教学可融入仿真实训、顶岗实习、智慧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形式,提高教和学的质量,有利于形成教学共同体,促进技术技能的生成。具身教学在“三教”改革中可引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转变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逻辑,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革新,对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个体认知到分布式认知的转变,是人类适应信息社会复杂性的重要思维特征。分布式认知是一个看待认知现象的系统化视角,"分布"不是认知结构的增强,而是认知功能的中介。分布式认知可以作为学习领域、人机交互设计、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人机协同工作设计的理论基础。认知分布现象是客观的,对分布式认知的背景、分布内涵、个体与人工制品的地位、交互等内容的系统化梳理,有助于把握分布式认知的研究脉络与趋向。目前,对分布式认知在时间、空间、群体、人工制品中的分布形态研究较多,已有成熟的研究案例出现。但是,对于分布式认知的心理结构模型、认知分布的过程性特征、认知任务的分布式表征方式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转变提供了过渡阶段。教育实习质量的优劣,对高校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极为重要。基于质量管理评价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不仅对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具有引导与评价作用,还对提升高校体育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国家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高质量教育体系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保障,职前教师教育要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为思想基础并积极寻求改革依据。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树立基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的基本价值取向,培养具有专业自主性的教师,把立德树人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夯实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完善综合发展导向的教育实习评价。基于“实习生期待”的视角,可以进一步明确实习目标、引导实习生开展教学研究、以合作方式促进实习生专业成长、改进教育实习评价等措施,以提高职前教师实习成效。  相似文献   

11.
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迫切任务之一,专业认知实习环节对于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来华留学生现状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素质,在不同认知实习教学环节使用与之对应的教学模式。以"通信企业大规模生产"和"超大规模数据交换"两个认知实习教学环节为实例,阐述了具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习指导体会。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进行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补充了“技能化”的教育模式,完善了崇美向善的职业诉求。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认知感和教学水准有待提升,教师在授课中对思政教育素材开发深度不够,课程思政缺乏课堂授课与课下实习沉浸式联动,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政教育不到位,课程思政教育评价机制体系不够科学系统。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是: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加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完善课上课下双向联动育人机制,在顶岗实习实践中筑牢理想信念,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合作研究共同体”是在“顶岗支教实习”基地学校建立的、由高校教师、在职教师和实习教师组成的合作研究团队,是以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为目的的职前职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保证了实习教师的教育实习质量,提升了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师与乡村教师的互动模式,主要有“特岗计划”模式、“培训基地”模式、“置换培训”模式、“研训教一体化”模式。地方高师院校在输送特岗教师方面具有优势,可在教师教育互动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融学习支持、技术支持、管理支持和情感支持为一体的乡村教师培训新模式,具有四个基本环节:高校集中研修,“影子教师”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培训总结提升。“实习支教、置换培训”模式是一类较为复杂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涉及多个主体,有师范生、高校、高校指导教师、乡村教师、中小学实习指导教师、乡村学校、地方政府等个体和集体。“研训教一体化”模式旨在通过机制创新,将教研、培训、教学有机融合,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矿山综合实习是衔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质实习(大二)与生产实习(大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环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湖北大冶铁矿为实习基地,积极开展野外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深入挖掘实习资源,建设了“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平台集矿床地质、矿产勘查、绿色矿山、矿业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可开展线上线下实习。经多轮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专业认知实习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承前启后的专业实践课。针对首次开设时需要考虑的认知实习的各个方面,论文从认知实习目的、认知实习内容、认知实习要求、认知方式、考核方式和指导教师等方面对认知实习进行了探索与总结,指出在认知内容、认知方式、考核方式和指导教师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取得的经验对后续石油工程专业认知实习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微格教学在师范专科生校内教育实习中的应用模式以分布式认知的理论为指导,强调微格教学中通过反思、对话和交流提升师范专科生对自我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并通过反复的微格教学实践在校内教育实习中提升师范专科生整体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8.
微格教学在师范专科生校内教育实习中的应用模式以分布式认知的理论为指导,强调微格教学中通过反思、对话和交流提升师范专科生对自我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并通过反复的微格教学实践在校内教育实习中提升师范专科生整体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认知视角下的智能授导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布式认知理论为认知交互和知识共享提供了一个综合模型。将分布式认知理论和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智能授导系统中,对创设逼真的认知情境、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教育效率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分布式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对系统设计的指导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技术和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智能授导系统建构方法,重点研究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学习服务功能以及用户化身在虚拟环境中的交互模式,给出了利用Virtools技术实现系统的环境设计、网络通信和多用户交互行为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实习支教在我国教育规模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产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师范院校扶持乡村教育之路。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通路是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师范生实习支教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教育振兴下,师范生实习支教改革的主旨为精准实习支教,实习与支教互利共生和教师专业成长。当前,实习支教存在着供需矛盾突出,深层合作机制欠缺,对师范生专业发展支持不足等问题。乡村教育振兴下师范生实习支教改革,应建立响应乡村教育需求的多元实习支教链条,深化师范院校与乡村学校互利共生机制,加强乡村教育环境中实习生专业成长支持,以便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