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荣芬 《成才之路》2012,(30):42-42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解决是数学学科能力培养教学,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的重要载体。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中,要将问题解答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为提供学生思维分析解答的问题平台,以实现学生在问题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张勇 《考试周刊》2011,(40):140-14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新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树立创新教育观,构建一个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探讨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主体、主要渠道及要克服的障碍。强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关键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中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属于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是决定职中生未来职业发展如何的重要学科。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如何在职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学改革重要内容。创新教育就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根本目标,以培养创新思维为具体途径,以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推动学生综合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本文从四个方面出发,重点探讨了如何在职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教育要重视对小学生思 维、创新、综合素质等能力的培养,而数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需要进行教学创新,才能满足核心素养下的教学需求。数学核 心素养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思维、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应 用能力等,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阐述了当下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教 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而青少年时期是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阶段,中小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重要的场所,所有学科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阵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增强创造意识、加强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是责无旁贷,要千方百计通过语文教学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成为每个学生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陈广居 《考试周刊》2013,(58):68-68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精髓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数学教师如何依据其所教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具有创新意识数学学科的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中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改变过去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未来社会所需人才也应当是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与创新才能的综合型人才。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创新教育已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更是成为了素质教育教学下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英语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是关键.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表达能力、语言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创新教育是激发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小学语文独特的学科性质和语言特点,通过教材、课外读物、多媒体等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其创新欲望,挖掘其潜在智力,培养创新的精神和人格。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让儿童敢于创新、勤于创新、乐于创新,从语文教学的系统工程层面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其对高中数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要求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做为以培养学生精确的运算能力、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研究的热门课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核心,组织研究生团队参加学科竞赛是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以专业研究方向为指导,并以专业能力为基础,通过参与学科竞赛,促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合,激发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科竞赛对于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机械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针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学科特点,以机械类(或工程训练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科技创新训练基地为平台,构建适于机械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通过层次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创新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建英 《考试周刊》2014,(15):173-173
创新能力是指孩子们在某一方面表现出来的杰出、非凡而有价值的才能,它不仅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且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在大力推进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活动小组为辅助,积极探究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兴趣入手和孩子们进行有效的感情沟通,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绘画实践中学到美术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包括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本文从这三个要素入手就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英语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文章结合高职实用英语教学的实际,对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以环境化学课程建设为载体,从课堂实验、实践创新、学科竞赛等方面建立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实践模式,寻求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对环境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团队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将课堂教学、数学学科教学、教学过程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实施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8.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科竞赛开展情况及经验的介绍,全面阐述了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何芳文 《成才之路》2009,(11):21-2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是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的数学能力。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体现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综合。这是21世纪我们所需要的能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人才品质。任何一种品质都需要长期的形成过程,应该从小抓起。学科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作文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互动提高。因此,在低年级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实施学科创新教育的重要举措。一、高屋建瓴,培养创新意识作文早起步,要以学生放胆为核心。在学生有一定作文基础之后,加大教师的引导力度,“高起点”“多实践”,是提高作文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低年级作文当中,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力求达到:内容——求异;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