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研究在全媒体环境中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的新特点和新策略。研究发现,危机传播速度更快,手段多样化,传受双方角色界限模糊,议程设置更多元化,"把关人"难以把关,谣言的产生和控制机制更加复杂等是新环境中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赛事主办方应根据危机事件进程,组合不同媒介进行传播;发挥各媒介优点,取长补短融合传播;并转变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意识和语言态度。  相似文献   

2.
王瑜 《新闻界》2013,(5):58-61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研究在全媒体环境中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的新特点和新策略。研究发现,危机传播速度更快,手段多样化,传受双方角色界限模糊,议程设置更多元化,"把关人"难以把关,谣言的产生和控制机制更加复杂等是新环境中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赛事主办方应根据危机事件进程,组合不同媒介进行传播;发挥各媒介优点,取长补短融合传播;并转变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意识和语言态度。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11):45-53
传播效果是衡量媒介效能的指标之一。在突发危机事件中,政府官方微博的危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态势,而构筑政务微博的话语权则成为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新浪政务微博"北京发布"在"7·21"暴雨中的危机传播为例,研究了政务微博的危机表达和传播效果,从政务微博管理主体、政务微博运营现状以及危机传播技巧三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危机传播及话语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于危机传播.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但综合来看.“所谓公共危机事件传播(简称‘危机传播’),是指针对公共危机事件,运用大众传媒及相应手段,对社会进行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传播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干预和影响,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不管是危机前的信息预警,还是危机爆发后的新闻发布和公众沟通.抑或是危机后期的形象修复等,无一不需要调动一切信息传播手段来进行处理。因此,英国学者迈克尔·里杰斯特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这是对危机传播本质特征的精准把握。  相似文献   

5.
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单一企业危机事件很容易变成全球性危机事件。三鹿奶粉危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面对危机事件,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危机传播管理。对各种传播媒体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媒体传播的最大效用,以消除公众恐惧心理、迅速果断地处理危机、建构和谐社会、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危机传播是危机中信息沟通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危机事件发展始终,受众作为关键要素,对危机传播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受众角度出发,对危机事件发展各阶段信息传播特点与受众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品牌的危机传播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给企业和品牌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健康传播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卉 《新闻传播》2009,(10):34-34,36
公共危机事件是危及社会公众生活和利益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影响巨大.本文分析了公共危机事件与健康传播的关系,指出应对公共危机离不开健康传播.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健康传播存在着传播内容和渠道单一、健康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与透明度不高等问题。认为在今后的危机事件应对措施中.必须重视危机事件健康传播.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天然 《东南传播》2021,(11):12-13
虚拟现实技术是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下的产物,其具有交互性、隐藏性、创思性的特点,将其应用在大型体育赛事事业中,可以扩大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果、提高影响效果.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应用在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像录制、传播交流、设备兼容性等问题的解决中,旨在更新体育赛事传播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此更好地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立足于危机传播理论,以晋宁"10·14"事件报道为研究个案,从报道形式、主题框架、事件归因、新闻来源、报道基调、危机传播模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媒体在农村群体性事件议题上的媒介表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媒体优化群体性事件报道、提升其深度效能的策略路径:应注意进行事件潜伏期的环境监测和危机预警报道;加强危机蔓延期的沟通协调功能和恢复管理期的社会反思功能;注意把握报道分寸、建设性地进行舆论监督;尤其是在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法治价值取向上,还应加强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反思、多元主体利益关系分析等。最后对媒体建构下的施工方和地方政府危机传播管理策略问题作了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10.
明星、竞技、淘汰等重大体育赛事的兴奋点对于媒体而言可谓是绝佳的市场机会,而体育赛事也需要通过媒体吸引更多人们参与。那么,媒体通常报道重大体育赛事的聚焦点在何处呢?如何才能够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呢?本文选择奥运会报道作为案例,分析提炼重大体育赛事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夏亮 《中国出版》2012,(24):20-23
在自媒体传播环境中,公众、媒体、政府之间不对等关系出现一定的改变,政府、媒体、公众应积极利用自媒体以更好地应对、解决发生的突发危机事件,实现政府、媒体、公众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受到各种危机的不断侵扰,"危机"逐渐成为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高频词汇。如何对危机事件进行正确、有效的报道,促进危机事件的顺利解决,成为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所要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受众出发,侧重对有利于受众主动地接受危机传播信息心理因素的分析,并对影响受众接受危机传播信息的心理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杨欣 《今传媒》2016,(10):48-49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止满足于富足的物质生活,也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心国内及国际上的各种体育赛事,随着关注度的提升,体育赛事中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讨论的焦点话题,如何做好体育危机事件应对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2016年发生的“格里芬事件”和“足协杯暴力事件”展开讨论,分析国内外对于体育危机事件应对策略的差异,为国内的体育危机事件处理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洋 《新闻前哨》2010,(9):39-4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时代政府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类型研究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的视角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了解析,并且有针对性地从"更新危机传播理念"、"完善危机管理组织"、"搭建网络对话平台"、"改进危机传播策略"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完善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危机传播管理。  相似文献   

15.
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采取大众传播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它的目的在于按照社会传播和新闻传播的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在化解社会风险和解决社会危机的过程中,危机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等领域出现一些危机事件,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网民数量的剧增,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网络舆论成为危机传播中一种强大的舆论声势,深刻地影响着危机事件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邹欣媛 《新闻世界》2010,(5):118-119
现今,危机应对的常态化成为各国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的特点,探讨政府在危机事件的潜伏期、爆发期、扩散期、消退期的传播模式,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传播在危机事件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始于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间,内地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目前,疫情已经升级为全球性疾病大流行事件。作为以新发传染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管理研究与过去的2003年"非典"事件相比都离不开对信息传播的观察。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中国进入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后首次出现的全民性公共危机在这个新的传播语境和情境下,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研究在媒介信息传播、地方政府管理和受众舆论引导方面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与样态的同时,也给我国危机传播管理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启发与改变。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为框架,用内容分析法对乌坎事件中政府危机传播系列文本内容的情境、策略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力图探索政府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应采取的策略。本文发现:政府根据具体情境运用相应的危机传播策略,取得媒体正面反馈概率较高。本研究还得出一系列具有中国本土化特点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甘玉锋  汪莉 《新闻世界》2014,(12):26-27
近年来各种危机事件以空前的速度爆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在危机事件中,媒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对化解危机至关重要。本文从危机传播的内涵、我国媒体危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媒体如何做好危机传播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危机传播的现状和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危机舆情事件中,传媒要担当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理论探研,《信息公开条例》使"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有了制度保障。媒体要坚持真实性、导向性、客观性、公共利益四项原则,在危机传播中当好耳目喉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