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语文教学具有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形成的作用,而散文教学又在审美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散文教学不仅使学生们积累了文学知识,培养了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拥有感受美的能力以及审美情感,完成美学教育,本文通过阐述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归纳总结当前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改善现状,促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散文欣赏是读者在观赏散文作品时特有的审美心理活动,因为欣赏对象的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抒写真情实感等特征,而讲究随意、随形、随情;然而要真正深入地对散文进行审美鉴赏却也不易,其中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直观、复现、共鸣、领悟与回味等五个层次或者阶段,是散文欣赏的审美过程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3.
散文欣赏是读者在观赏散文作品时特有的审美心理活动,因为欣赏对象的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抒写真情实感等特征,而讲究随意、随形、随情;然而要真正深入地对散文进行审美鉴赏却也不易,其中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4.
肖素芳 《科教文汇》2007,(8Z):176-177
散文欣赏是读者在观赏散文作品时特有的审美心理活动,因为欣赏对象的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抒写真情实感等特征,而讲究随意、随形、随情;然而要真正深入地对散文进行审美鉴赏却也不易,其中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5.
散文教学,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认知、感悟、理解、品味和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动而形成的审美过程,它不仅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同时,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散文欣赏是读者在观赏散文作品时特有的审美心理活动,因为欣赏对象的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抒写真情实感等特征,而讲究随意、随形、随情;然而要真正深入地对散文进行审美鉴赏却也不易,其中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7.
王辉 《科教文汇》2007,(5X):168-168
重点叙述了“五四”时期朱自清的散文写作的心理历程,时代背景所赋予作家的散文写作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重点叙述了"五四"时期朱自清的散文写作的心理历程,时代背景所赋予作家的散文写作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红艳 《知识窗》2012,(5X):8-9
<正>散文是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的篇幅短小、题材广泛、写法自由而又有一定思想情趣和审美价值的文学样式。它的显著特点是语句优美,情感细腻,文笔灵动。《月亮与云彩》是一篇短  相似文献   

10.
何亚芳 《科教文汇》2009,(1):143-143
本文旨在浅析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情感问题,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都是以情感因素为主要动力。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分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态度和体验。在美术教学中如阿建立正确的美的观念,引导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感导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能力。在美术教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学过程中审美情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易欢欢  徐小可 《知识窗》2012,(8X):47-47
<正>散文作为"集诸美于一身"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取材广泛,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结构成篇相对自由,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散文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散文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引导学生钻研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变换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奇思妙想,创造美;运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运用对比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变换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奇思妙想,创造美;运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运用对比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立群 《科教文汇》2007,(9Z):59-5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变换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奇思妙想,创造美;运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运用对比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科教文汇》2008,(21):157-157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关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和“美”的视角锲入,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审美教学是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而当前的古诗词审美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要想走出这些误区,教师必须并立足于古诗词自身的审美特性,激发学生的审美自觉性,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遣词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使学生的感官和心灵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真正内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思想、陶冶性灵.  相似文献   

17.
余晓君  李丽 《今日科苑》2007,(2):112-112
文章提出了美术院系基础训练课最容易和经常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即学生在动笔之前或训练时的审美状态、审美情绪的培养问题。良好的审美感受力是美术教学重要的内容和目标之一,它也是判断学生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自觉的审美意识的培养、进行审美情感体验、观察能力尤其是对造型要素的观察能力的训练三方面系统阐述了审美感受力培养的方法。旨在进一步丰富美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同时也为学生深化对自我和对世界的认识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笔者从散文这种文体出发,分析散文的特点,区分散文的种类。通过主问题的设计,抓住散文的"神";运用传统朗读技法感悟文章;前后勾连、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辨力;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实现阅读、写作能力双"丰收"。  相似文献   

19.
曹幼林 《知识窗》2014,(10):50-5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堂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发展并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将音乐欣赏与语文教育结合,不但为语文教师发挥教学个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且也是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古诗文教学、现代诗歌散文教学以及小说戏剧教学与音乐结合的途径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