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计2.43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26倍。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使1.5亿的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受益。"据悉,目前我国的课本使用寿命一般为半年,而且基本上是一次性使用。可在美国为5年,日本为10年。有人算了笔账,以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每个学生每年两学期平均使用10册课本计算,一年要用课本22亿册以上。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连续使用5年,可节约528万吨文化纸。生产这些纸要耗费300万亩木材、52800万吨纯净水、633.5万吨煤、158.4万吨化工原料。如果实行教材循环使用,就可以为全国2.2亿个家庭节省教材费近2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41条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2007年9月20日,教育部发出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试行免费教科书制度,开展教科书的循环使用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巴西所有公立学校都实行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15年来,循环使用教科书在巴西已经形成了制度。巴西是一个贫富分化较大的国家,到公立学校上学的一般都是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公立学校的所有开支均由政府支付,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课本和课问餐。巴西的书籍印刷都非常精美,价格自然也不菲,政府通过循环使用课本能够节约公共支出,让更多的贫困孩子有读书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从2004年试验教科书循环使用以来,总使用册数达89万册,节约资金450余万元。根据计划,从2007年起,该省将全面实施教科书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4.
纸质教材电子化有着很多的优势. 首先,节约纸张.据统计2008年我国在校学生约2.2亿人,如果按每人每年课本平均重3000克计算,还不计算各种教辅用书,我国每年学生使用的教科书至少需消费纸张达6万多吨.据资料显示,每生产1吨纸,需1 00吨纯净水、600度电、3立方米木材、1.2吨煤、300公斤化工原料,多生产一吨纸要用20多棵10年树龄以上的大树,每年纸质教材电子化得节约多少资源?  相似文献   

5.
据《人民日报》3月23日报道,山东省青州市在初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全市一学期少订课本32万册,节约资金150多万元,水、电、木材、煤等隐性资源也自然得到了节约利用。读到这一消息,笔者着实感奋。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下现行各版本语文教科书都编写了与之相对应的自读课本,每册教科书配一册自读课本.例如北师大版小学(1-6年级)语文教科书配有12册自读课本,每学年上学期的读本均是以"太阳"为标题--<种太阳>、<心疼的太阳>、<追赶太阳>等六册;每学年下学期都是以"地球、大地"为题目--<大地妈妈和她的小姑娘>、<啊!中国的土地>、<都是地球的孩子>等6册.目前,与人教版初中(7~9年级)语文教科书相配套的自读课本也已经编写出版了5册,它们分别是<翻过那座山>、<大海的召唤>、<白天的星星>、<随鸟走天涯>、<我的家园>.高中语文教科书也都编写了自读课本,自读课本和教科书成为语文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7.
按照规定,小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材实行循环使用.循环使用的教科书不属于学生个人所有,由学校集中管理,学生可以免费使用,上课前统一领取,下课后统一归还.这种制度实施本身对学生是一种教育,使其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在使用循环教科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但这同时也带来了麻烦,没有了课本,课堂上教过的音乐、作品知识等,过一段时间很快就忘了.于是,我在这里面引入了语文课上的"采蜜本".  相似文献   

8.
通过追加补助资金,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免费教科书资金134.4亿元,全国约1.3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免费获得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为继续做好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确保今年秋季学期教科书"人手一册、课前到书",中央财政按循环使用课程教材的实际价格,追加安排2012年秋季学期至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问题,在热议了若干年后,终于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循环使用教科书是很多国家的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课本使用方法.教科书往往由政府出资,学校购买,作为公有财产让学生借阅连续使用,通常一本教科书可以使用5年左右.但目前的循环使用仍然是局部的、有限的,尚处于探索与实践的初级阶段,全面实施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研究和解决.比如循环使用后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如何改革,出版行业如何面对由此引起的市场挑战,教科书循环使用管理工作如何做深做细等等.本期观察,刊登系列文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教科书循环使用,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但国外却早已有之.不少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教科书循环使用都早已是一种"惯例".一本教科书连续被不同学生循环使用,平均使用"寿命"为5~10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开始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要求部分学科的教材进行循环使用。的确,循环教材的使用,无疑促进了学生环保和节约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爱惜课本、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开始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要求部分学科的教材进行循环使用。的确,循环教材的使用,无疑促进了学生环保和节约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爱惜课本、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我们每学期开学都会拿到新的课本,当你有一天拿到的是一本用过了的旧课本,这本课本就像一个漂流瓶一样经过了许多孩子的手,也就是它被循环使用了,这样的课本你愿意读吗?看完了本期快乐见闻馆的内容,再谈谈你的看法吧!◎相关新闻◎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呼吁有关部门大力推行小学教材重复使用制度,这样既节约、环保,又培养了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据悉,目前山东省已率先在全国实施了中小学教科书重复使用制度,上海市一些地方也进行了课本循环使用的试点工作。◎现状调查现在中小学生课本的使用寿命只有半年,半年后还是八成…  相似文献   

14.
"起承转合"是旧时诗文写作常用的章法结构,也是近体诗最为理想的一种结构方式。"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合"是结束全文。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两处提到这种章法,一处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六册《香菱学诗》一文;一处是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浅说一首(清明)绝句》一文。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2009,(9):44-47
从经济、环保的角度考虑,教科书的循环使用的确有利,尤其是美术、音乐的教科书,用的纸张质量好、造价高,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循环使用教科书利于节约。对《科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我则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小学自然教学》2009,(9):44-47
从经济、环保的角度考虑,教科书的循环使用的确有利,尤其是美术、音乐的教科书,用的纸张质量好、造价高,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循环使用教科书利于节约。对《科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我则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都实行课本循环使用制度,美国课本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日本为10年,而我国课本的使用寿命却只有半年。从2008年新学期开始,江苏、山东、山西等省都将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这一举措给学生的“传统用书习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好处不言自明,既是一项环保事业,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行动,同时可以减轻政府和家庭负担。但是循环使用教材在初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期话题邀请的各位嘉宾,在充分肯定循环使用教科书具有积极意义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诸多让人担忧的问题以及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有效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国的课本使用寿命一般只为半年,而且基本上是一次性使用。可在美国为5年,日本为10年。一次性使用课本,不仅浪费了国家的大量资源,而且加重了多个家庭的负担,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与偏远地区。因此,2006年9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41条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9.
八面来风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高一(8)班学生发出倡议:保护好课本,适时捐送,转续使用。 该校学生算了一笔账:以我国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计算,若课本能转续使用5年,每年可节约52.8万吨文化纸。他们进而查阅资料发现,节约1吨文化纸可节约100吨净水、600度电、3立方米木材或9棵百年大树、1.2吨煤、300公斤化工原料。以中小学人均课本费180元算,扣除平均成本,全国每年至少可节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不论是在课程改革前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课本中(第2册第4课),还是在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课本中(第5册第2课),都选用了19世纪末期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契诃夫的一篇杰出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作为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