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复合型的应用性人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要在正确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使“双师型”师资队伍整体在“理论型”教师和“技能型”教师的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作用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要求“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教师。根据这一概念,可以进一步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双师型”教师就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因此“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宽厚的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须具备将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所以“双证”不等于“双师”,“双师”也不是教师与工程师的简单…  相似文献   

3.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认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双师型”教师从形式上说应持有教育部门认定的教师资格证书和行业认定的具备一定水平的“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师”必须持有“双书证”。“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和技能: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忠于企业培训教育事业,爱岗敬业。2、具有良好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即有丰富的理论、专业知识、教学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3、具有较深的行业或专业领域知识与实践操作指导能力。4、把行业与职业知识及行业与职业实践能力转化为培训教学实践的能力,把教学研究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4.
吴学荣 《科教导刊》2023,(21):71-73
自“双高计划”提出以来,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提升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面临的教师数量短缺、师资来源单一化、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和培训体系不健全等现实障碍,接着提出了规范“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构建师资来源多元化机制、提高教师校企合作实践技能、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等突破路径,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推进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以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的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认真开展以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职业训练,通过改革和创新,突出体现中职教育“教师像师傅,学校像企业,学生像工人”三个方面的特点,以实用专业、“双师型”教师、充分就业和有特长的学生为主要特征,以质量和特色在社会公众中形成优秀的名誉度和影响力。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与方向。一、要以“教师像师傅”为目标,切实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  相似文献   

6.
论校企合作下的“双师型”教师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联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合作式培训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平台。高职院校和相应的合作企业要抓住校企合作的契机,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7.
“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基于德国COMET职业能力测评理念,开发一套适用于我国“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测评工具,包括由三个能力维度、七项能力指标构成的评分表、测试题和背景问卷。选取河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测评工具科学可靠,能够高效、客观、真实地区分被试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而且职称、企业实践、教龄、参赛经历是影响“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8.
田园 《华章》2012,(12)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的灵魂所在,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国家的职业教育的介绍和对比,分析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和师资培养方式,为我国提供有益的经验,一探索科学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模式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稳步推进职教本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问题,尤其是建设一支与职教本科教育相匹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基于职教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分析,以及职教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升级教师的能力与素养,一是提高职教本科教育的认识,转变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二是搭建“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体系,校企协同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三是健全“双师型”教师管理体系,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工程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取向与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复杂性思维、实践哲学和缄默知识理论的启示,本文主张“双师型”教师培养坚持实践取向。“双师型”教师培养具体路径是:①要系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②要立足当下的教师“教育生活”,进行教育实践与反思,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③要走向企业,参与企业的科学研究,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敏 《成人教育》2009,29(10):56-57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1998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并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确定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我校自2002年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尤为重视,制定了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具体方案,实行了一系列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使我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与质量在几年时间里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素质、过硬的业务知识和专业能力,更要具备丰富的教学阅历和综合素质。“双师型”教师交流,一方面解决了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欠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全面发展、丰富教学阅历提供了机遇。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双师型”教师流动机制,保障“双师型”教师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既具有普通教育教师发展的共性特征,又有着职业教育教师的“跨界性”与“实践性”特征。由于“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目标,“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素质的本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以追求成为“双师型”专家型教师为发展愿景。通过对国内外教师发展理论的文献梳理和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所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状况的调研,挖掘“双师型”专家型教师内涵及其要素,从专业化培训、教研共同体建设、教学反思、企业实践、自我指导五方面探讨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国家标准驱动、院校支持推动、教师发展主动”的“三动”职教教师发展模式,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结合Citespace图谱分析软件和CNKI数据库,对“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研究从发文数量、发文作者、作者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如下建议:发挥“双师型”教师研究者的优势,形成合作研究;创新“双师型”教师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丰富“双师型”教师研究视角,借鉴西方成熟经验;拓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场域,加强与行业先进企业的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等工科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目前高等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在高等工科教育中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及其培养机制。研究认为,改变工科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是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前提;“先期介入式”工程教育可促进工科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企业兼职“教授级高工”是高校“双师型”教师及“高工级教授”培养的重要支撑;高校应该积极面向社会引进各行各业的“教授级高工”兼职任课,聘请他们当兼职教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也是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此外,应建立教师继续工程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对教师的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沿袭着一般高等院校的模式,加之其他方面的诸多原因,造成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而且特色也够不鲜明。“双师型”师资不足已经形成制约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为使高职教育培养出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技能型和智慧型人才,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愈扎实、科学文化知识愈广博、专业知识愈深厚、技术知识愈精湛,其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的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因而,他们应在广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精通两门以上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具有多方面的技术知识,逐渐形成一种“π”型知识结构,使自己思维活跃,知识互补,提升操作技能,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少科学合理化的指标体系。从资格要求、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职业道德与品行规范这六个方面探索构建了“双师型”教师的具体评价标准,形成了分层分类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规范流程和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能力与素质,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