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一篇课文,由于教者的认识角度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所处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不同等,教学的切入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会不同。在这里,我们推出围绕 《田忌赛马》一文所 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案例,希望大家能在一课多教方面得到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吕虹 《小学语文》2009,(1):26-28
【课文分析】 《恐龙的灭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教学要求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课文;并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新词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学会积累并运用语言;同时能对书上的解释提出一些疑问或者提出猜想。本课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较多,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应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化解难点。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的《将相和》是一篇编入语文教材几十年的传统课文。这样一篇老课文,如果我们重新细读,就会对它的语言特色把握更准,人文内涵理解更深。因《将相和》是一篇著名的历史故事,所以查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是必经途径。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的: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2、学习抓  相似文献   

4.
语篇衔接理论最直接的应用是语言教学和语篇分析。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对《大学体验英语》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衔接理论应用分析,旨在探索衔接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丰富我们对衔接理论和语篇分析的理解,为运用衔接理论进行语篇分析提供验证性依据,并对该教材的教学产生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文本解读的角度与教学思考 《丑小鸭》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种不同体裁的课文,《丑小鸭》这篇课文是根据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改编的。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语文课堂的优化,必须是教学过程的优化,又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法和学法是多样的,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换取最佳效果呢?一、为每一篇课文选择恰当的教法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地运用某种方法。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学生年龄,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穆老师的眼睛》在“注提”教材中是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审清课题,其二抓课文主要内容后用切入法直插重点段,其三在理解重点段落  相似文献   

7.
吴群 《湖南教育》2004,(6):36-36
《会飞的图画》是语文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从爸爸给小明的来信引出邮票;通过妈妈介绍,小明了解到邮票就是“会飞的图画”;最后,以小明想像自己画的邮票飞向四面八方结尾。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课文。面对这样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解读。上面三篇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展示了三位老师不同的教学个性。黄利珊老师教学扎实、严谨、灵活。老师紧扣课题《会飞的图画》,抓住了邮票画面美丽和能够帮助寄信两个特点,时时处处让学生注意感受邮票的美丽与神奇。其中,美丽与“图画”对应,神奇与“会飞”对应,十分贴…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九义”教材第九册第六组是围绕“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这一训练重点编排的.我们在教学中,围绕训练重点,从整体着眼,根据教材的编排序列,确定了突破训练重点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即按“渗透——理解——尝试运用”的步骤逐步进行,使学生充分经历训练过程,在过程中从感知到认识再到形成技能,逐步提高,优化了整组教学过程,突出了训练重点,发挥了训练组的整体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九册第六组教材包括四篇课例,其中三篇为讲读课例,一篇是阅读课例.教学中,我们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类型和在训练组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而练习概括了中心思想,发挥每篇课文的功能,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两篇精读课文——《白鹅》和《猫》,两篇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一则语文园地。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  相似文献   

10.
钱正权 《小学语文》2008,(10):50-51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猫》是一篇传统课文,作者是老舍。一位年轻教师要上公开课,自己备好课以后来与我研究教案。我说我们不忙研究教学方法,还是先请你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和理解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师自己读课文感受要深,理解要到位,教学设计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方法在教学中是第二位的。倘若教师自己读课文的感受浮于表面,或者理解有偏差,那教学就有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干里”。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故乡》是人教版初四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是继第二册《社戏》后的第二篇鲁迅小说,本课教材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来看,应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单元中,本课教材应完成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本教材和在本单元中鲁迅的另一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所反映出来的共同的反封建的主题,以及理解和掌握它和本单元中另一篇讲读课文《有的人》所采用的相同的对比写作手法。针对以上分析,设计了本节课的三个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岩 《教育》2012,(36):5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也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呢?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写景课文教学巧妙渗透小学课文中有很多涉及风景名胜等写景的课文,如《趵突泉》《海底世界》《春》《济南的冬天》《美丽的西双版纳》《都市精灵》《咏柳》《望庐山瀑布》等。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和品评。可以借助图片、录像等直观影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鼓励学生围绕课文词句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或复述课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学生由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第四册第三组共有五篇课文,即看图学文《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孔雀》,诗歌《春雨》《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儿童故事《小黄鸡的故事》。其中《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和《小黄鸡的故事》是新选的课文。这个单元还有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即《保护有益的动物》。下面就这一组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一、关于识字教学第三组教材的五篇课文中要求学会的字是61个,要求会认的字是24个。虽然这些生字是在课文中出现的,但是莘乃珍老师在第四册教材说明中强调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李春梅 《现代语文》2013,(9):148-149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所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从基本理念上满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体现的精神,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下简称苏教版)。该教材不管是在体例编写、选文内容,还是在教学目标和问题设计上均有很大突破。为了研究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突破,本文以《雷雨》这篇文章为例,来对比苏教版与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情况。一、体例编写不管是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还是在苏教版的教材中,《雷雨》均被编写到教材的第四册,从这点可看出,对这部戏剧的学习以及鉴赏更加适用于高二学生。在学习和鉴赏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及知识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尽管该篇课文均被编写在高二教材,但在人教版和苏教版中,对这篇文章的体例编写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初次读来觉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学生必定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并不需要下多大的工夫就可以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认识到,这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认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透彻地理解课丈的结构层次,语言的运用特色,教师还是必须要下一番功夫,深入地钻研课文,采用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地、高效地学习好每一篇课文。特别有一点,必须从学生本身出发,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去思考学生会怎样理解这篇课丈,以孩子的思维去阅读课文.我从教学实际的例子里深刻体会了成年人和孩子眼中会如何理解同一篇课文,结合自己学习中的亲身感受来提出这个教学的问题,然后我反思了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历,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我们今天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略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情况下,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为实际研究案例,综合教学实践,通过提炼主线法、精略交互法、多文串联法、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而找准教学切入点,选准文章迁移点,找准教学训练点以及找准粗略文章教学的延伸点,对课文教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二册最后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第二、第三段分别讲述了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种种创举 ,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由于课文所涉及的年代距今甚远 ,且篇幅长 ,学生学起来难度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如下预习表格 ,大胆采用“四解放”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学得扎实 ,学得轻松。我想问我欣赏词语句子内容板书设计(也可合作设计 )我想说  一、解放空间———自查资料 ,填补空白由于时空距离 ,学生对中国昨天的落后挨打难以体会。在初学《詹天佑》时 ,会出现许多的不理解。如果…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 《黄鹂》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1篇课文。本册书现代文阅读共三个单元,每单元围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以文体组织课文。  相似文献   

20.
如果按照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一书中对教材选文类型之一“定篇”的理解是“经典及对经典的权威解释”,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可以算是对课文的一种相对“权威的解释”。虽然课文阅读强调多元解读,但课文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