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守财奴》是从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节里节选的,标题是编者另加的。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巴尔扎克(1799——1850)以其规模宏伟的光辉巨著《人间喜剧》而誉满全球。由90多部小说组成的《人间喜剧》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历史。”(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在这幅广阔的历  相似文献   

2.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特级教师姜有荣也指出:“作文的‘魂’在何处?在于思想。写作素材只是‘形’,得‘魂’方可‘形随心动’,随兴驱遣;写作技巧只是‘法’,得‘魂’方可因势而化,风起水生。”这些都强调了思想在作文中的重要性。透视2012年的材料型作文题,这种思辨性的色彩考查尤其凸显。  相似文献   

3.
《巴尔扎克葬词》中写道:“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人间喜剧》),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雨果在这里高度评价《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把它看作一部浓缩的历史,使人们从中看出“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看出作者给人们揭示的“现实”。这是巴尔扎克研究中第一次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它启发了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  相似文献   

4.
2003年初,法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M.Alain教授在向我国考察团介绍有关“高考”的情况时指出,“1789年大革命后法国才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而法国的大学考试制度是深受中国‘科举制度’影响的”。这确实是了解法国现行大学入学制度的一个索引。  相似文献   

5.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另一位法国文学大师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这样说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法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和文学史家泰纳在其《巴尔扎克论》中评价道:“巴尔扎克跟莎士比亚和圣西门三人形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人性的最丰富的文献馆。”自然主义小说大师左拉也将巴尔扎克誉为“天才的创作家,未来文学最强有力的工匠。”巴尔扎克以庞大的作品总集《人间喜剧》,为…  相似文献   

6.
一、课堂导入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8月20日,巴尔扎克葬礼在拉雪兹公墓举行。他的好友,法国浪漫主义运动领袖雨果冒雨来到公墓面对前来悼念的法国公众发表了悼念演讲。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雨果的这篇演讲词——《巴尔扎克葬词》(板书课题)。怎样学习呢?我们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板书“探究”)。这节课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探究,一是诵读,探究作者的情感和思路(板书“诵读探究”);二是品析,探究课文语言所蕴含的哲理与深意(板书“品析探究”);三是比较,探究这篇演讲词独特的风格与特点(板书“比较探究”)。二…  相似文献   

7.
作为法国文学研究者的金嗣峰,对巴尔扎克有着深厚感情。历时28年,他用12篇论文和20余万字的专著绘写了研究巴尔扎克的执著与厚实。他按照“作者-作品-作者”的研究步骤,紧扣重心,突出重点,在认同与继承中创新认识,承担着传播巴尔扎克的重任。他的巴尔扎克传播不啻是给“对巴尔扎克有兴趣的青年读者”以裨益、给国内巴学界以参考,而且为担负起搭建巴尔扎克与中国文学、世界文学之间的桥梁的历史使命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巴尔扎克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遇事都问一个‘为什么’。”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20世纪初,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巴尔扎克“着魔”有一天,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正在伏案疾书,撰写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此刻有位朋友来访,见巴尔扎克全心投入的样子,不便打搅,就静静地坐在一旁。突然,巴尔扎克走到他的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大声痛斥道:“你,你,使这不幸的少女自杀了!”这位朋友被弄得不知所措。原来,巴尔扎克正全神贯注地赶写书中的欧也妮自杀的一节,并误把那来访的朋友当作是查理了。罗丹忘客有一天,法国的雕塑大师罗丹邀请他的好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维格来  相似文献   

10.
心中的名画     
‘想像’使我们 对于将来能实现的 事物,成为第一个 发现者。 巴尔扎克是法国知名的小说家。他在一生中共完成了九十本长篇小说,不但才华洋溢,而且勤于写作。 由于他的思绪敏锐而又充沛,所以在写作时不需要任何参考资料,似乎所有的文章都存在脑海之中,他只是用纸与笔将它们倾泻而出,一篇篇的佳作就是如此问世的。 他的书房内挂着一幅没放画的画框。朋友好奇地问他说:“为什么你要挂一幅空白的画框呢?” 巴尔扎克回答说:“你知道吗?我只要用一点想像力,世界上任何名画就会出现在画框里了。” (默想:通过想像力,可以激发出内在的潜能。何不尽…  相似文献   

11.
陈元勋 《现代语文》2006,(3):108-109
马克思在《英国资产阶级》中说:“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恩格斯则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儿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两位导师的论述,从文学的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两方面不谋而合地凸现了文学对人类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提升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谈到巴尔扎克时曾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对于《红楼梦》来说也是这样。我们读一读清代历史,读一读流传下来的有关历史材料,了解一下《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就可以看出《红楼梦》所描写的内容,比这些史料所记载的要具体、丰富、深刻多了,它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它确实是一部“现实主义历史”。  相似文献   

13.
夸张退场,借代落坐。他朗声念了一段话:“在法国一个小镇,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他提出一个问题:“句中有两个‘绿手指’,哪一个是我呢?”比喻举手:“第二个‘绿手指’。”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干什么的?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出许许多多的才华横溢的人才。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并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我们不但需要有象马克思那样的思想伟人,同时也需要有象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如何才能够达到这个根本目的?就是要给学生一把“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中的智慧大概就在于  相似文献   

15.
用心良苦的老师巧妙地给巴尔扎克上了人生中最深刻的一课。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处理事隋有些轻率和武断。但是。后来有—件争高燕枞育了他。 一天,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巴尔扎克的眼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老太太接着说:“看完后请你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  相似文献   

16.
质疑问难,既是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创新活动的基础。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为什么。”教学是一门艺术,巧妙地设疑提问,才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引起学生积极思维,主  相似文献   

17.
语汇·词汇·词偶翻报纸,在《品味生活》栏里看到刘心武的一篇随笔,前三段头一句里都用了个“语汇”这个词,竟没有一个用得对。当头一段不长,照录如下:“北京街巷这几年涌现出一大批新的语汇,这些新俚语通过各种传媒特别是‘京味电视剧’流向了四面八方,以至某些在中国学汉语的‘老外’也张日闭口就是‘大款’、‘大腕’、‘侃爷’、‘面的’……”(中国青年报,’93.11,20,5版)接下来还有这样两句:“在这些语汇里,有一个是‘歇菜’”;“‘歇菜’这语汇不知是怎么出现的。”如果说“俚语”表示粗俗的或者通行面较窄的方言词…  相似文献   

18.
一、问字“老师,‘恐惧’这两个字怎么写?”一位老师在操场上匆匆走过,一位学生追在后面问。“就是‘恐怕’的‘恐’,‘工具’的‘具’加个竖心旁。”“老师,‘恐惧’两个字怎么写?”在另一个场合,又一位学生问。“‘巩固’的‘巩’加个心字底就是‘恐’,‘惧’就是‘具体’的‘具’加个竖心旁……”这是笔者有意安排学生做的一次“问字”游戏。在教师潜意识主导下,“脱口而出”回答学生。从学校领导,教研员,语文、数学等不同专业与岗位的十多位老师的回答,只有两次的答案里有“恐龙”的“恐”。答案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但“‘恐龙’的‘恐’,…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这里面其他内容较好理解,“完全国货”颇让人费解,这“国货”究竟是哪国之货?  相似文献   

20.
相传,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成名以后过于自信、武断,常常自诩能预知人的未来。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来拜访巴尔扎克。她拿出一本封面有些发黄的小学生作文,恭恭敬敬地双手递给巴尔扎克,说:“巴尔扎克先生,您是一位大作家,所以我想请求一件事,请您仔细看看这本作文,并回答我,这个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他将来的前途又怎样?”巴尔扎克面对这位心情急切的老太太,十分仔细地看完了作文本,然后问道:“你是这位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都不是,先生。”“那一定是亲戚?”“也不是。”老太太一直摇头。“那么,恕我直言,这孩子今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