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起沈钧儒,通常会与周恩来对他的评价联系起来——"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爱国知识分子的榜样"。他既是坚定的民主战士,也对近现代中国的法律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拟对沈钧儒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与主要特点做一梳理和探讨,以期丰富关于沈钧儒的相关研究,并对当今的家庭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重视法律对人权的保障作用。在民主国家,行政法律体系是以保障人权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并在人权保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行政法在人权保障方面确立了许多制度,在人权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行政法律制度中还存在很多缺憾,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3.
当代世界正在经历世界主义思想的回归,西方学术界出现世界主义研究热潮。与古代世界主义和近代世界主义不同,当代世界主义具有多种思想形态。虽然难以厘定绝对清晰的理论界限,但是在总体上,当代世界主义的主要思想形态可以分为伦理世界主义、道德世界主义、法律世界主义、制度世界主义、政治世界主义、正义世界主义和文化世界主义,每种思想形态皆有温和与激进之分。当代世界主义各主要思想形态共同的理念基础是道德世界主义,价值基础是普遍人权。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从形成与发展、阶级属性、基本特征等三个主要方面综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体系,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对近代中国人权理论研究与政治斗争,尤其是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社会,西方国家逐渐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等人权。中国社会长期实行大一统的自上而下的管制体制,儒家思想占有统治地位,思想、言论、出版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新民丛报》学人积极地将西方的思想、言论、出版自由传入中国,并用中国文化进行解释,认为思想自由乃进世界文明之具,言论、出版自由要以监督政府为天职。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从形成与发展、阶级属性、基本特征等三个主要方面综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体系,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对近代中国人权理论研究与政治斗争,尤其是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把人权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项时代任务。高校人权教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法律教育和人权建设的实践教育、中外人权比较教育,等。推进高校人权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断拓宽人权教育领域,改进人权教育方式,创新人权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8.
法制与法治存既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弘扬冼太夫人文化思想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肯定冼太夫人历史上在法制上所发挥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不能人为拔高其法制思想或精神的积极意义,必须客观、中肯的予以评价。冼夫人治理过程中确实存在法制思想,但不能界定为一种法治思想,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冼夫人法律思想中未能含有民主、自由、人权等近代价值观念,也不具有所谓法治精神要件中的"良法之治",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决定了冼夫人的相关法律思想只能界定为法制思想而不能是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9.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近代政治和法律思想史上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同国内外的政治斗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权问题既是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战略手段,又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干涉别国内政,实施世界霸权的借口。一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以维护人权为借口,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宣传活动。致使国内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对这一问题感到迷惑,看不清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虚伪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西方某些国家蛊惑人心的宣传之外,我国人权理论建设不够、宣传不力,民主和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面对资产阶  相似文献   

10.
无罪推定的对立面是有罪推定,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价值,突出表现在对人权保护上。产生是以人权思想和人权理论的发展为契机,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法律制度的落后、野蛮、残酷,在"天赋人权"的思想下提出的,无罪推定构建了国家与涉嫌犯罪的人进行平等对话的机制和空间,体现了现代法治国家诉讼民主、保障人权的基本特征。因而被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相关法律文件中称为"人权保障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他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受西方资产阶级法律的影响,对封建末期极端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和法学观点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中国近代法学和法律思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沈家本试图通过晚清的法律改革,在体制上改变君王驭民的桎梏,同时在法律的实施上,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已维持几千年的各类酷刑,在中国近代法制建设中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虽然未能取得人权上的完全成功,但为人权法的崛起以及晚清人权的变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人权视为资产阶级的专利,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讲人权,从不谈社会主义人权。其实,人权既非资产阶级的专利,更非社会主义的异己物。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人权法律保障制度。本文略述抗日民主政权对人权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代残疾人教育思想产生于西方,由传教士及绅商传入中国。传教士基于平等、博爱理念,在传播宗教的同时,提倡发展残疾人教育,促使残疾人的救济模式由传统的养转变为近代的教。绅商从社会和人权出发,强调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员,理应与身体健全者一样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勉励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自谋其生;并要求国家制定法律,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残疾人则从自身的角度提出通过接受教育,自立自强,服务社会。在批判轻视和歧视残疾人教育的错误思想斗争中,残疾人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近代100年间,传教士、绅商、知识分子、残疾人创办残疾人学校,教育培养了一批残疾人,促进了近代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当代残疾人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罪犯人权保障包括罪犯人权的政治保障、法律保障、经济和社会保障、文化和思想保障;我国罪犯人权保障工作也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通过允许罪犯与律师接触,建立巡视员制度,建立诉冤机制等进一步健全罪犯人权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和介绍了中国近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法律思想的特点和他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的法律思想与主要观点,以及他主张实行的“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理论的主要观点,他的法律思想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对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近代人类的宪政史和人权的理论密切关联。人权与近代民主政治及立宪主义相因而生、相辅相成,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而有所推移与增益。三代人权的发展,历经消极人权到积极人权,个体人权到集体人权的重要阶段,内容日益丰富,保护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18.
宏扬理性的权威,高扬自由、平等、人权的旗帜,论证个人利益和现实幸福的合理性,是近代西方人权理论的基本内容。从人权的呼唤到人权思想的确立,是近代西方人权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与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范德尚 《红领巾》2004,(3):33-37
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视角去解读西方人权观的基本要素,可以解释西方近代人权观念为什么是以抽象意义的人为基础,为什么将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设定为自然权利,为什么坚持个人中心主义和国家工具主义观念的问题.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个人权利价值取向的萌芽、自由观念的孕育、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以及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论等方面的探讨,可以认为西方人权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西方对人的自身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是西方有关人的各种价值理念等长期历史积淀和传承的过程.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时期提出的各种人权主张及其作出的相关制度设计是西方文化所蕴涵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体现,标志着西方近代人权观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具有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相比的显著特征,诸如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是近代法律思想得以发轫的重要因素;其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爱国、救国、治国,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性质上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法律思想传播运动,而始终伴随着政治斗争;内容上包括反帝、反封和借鉴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其发展历程上反映了中国专制主义及其意识形态传统势力的根深蒂固;具有继承性、外发性、屈辱被动性和非自觉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吸收、转化的过程,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一系列法制思想诸如变法思想、民主宪政思想、自然法思想、自由平等思想、权利意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等资产阶级法治理论,通过一大批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的论述、阐发,而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