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1924年蒙籍党员吉雅泰等人奉北京党务执行部命令,来绥远地区展开党务工作,绥远地区始有正式的党务活动1。笔者主要考察自国民党一大至奉系军阀退出绥远期间,绥远地区的国民党党务活动状况。主要分为3个阶段来分析,即国共合作阶段的秘密活动时期,清党运动后的公开活动时期,奉军入驻绥远后的低潮时期。在理清其党务活动脉络的同时,试图去探求隐藏其中的时代特性及形成背景。  相似文献   

2.
清末绥远地区的武备学堂随着绥远新军的编练而产生,并伴着军事改革的进程而发展,正式建立于1901年清末新政后,到1906年底绥远武备学堂改办成陆军小学堂止,共存在6年。由于绥远八旗军的腐朽落后,绥远地区统治阶层内部有识之士把"强兵富国"的注意力转向编练新军与发展近代化军事教育。绥远武备学堂的创立作为清末军事近代化活动中的一个地域性新事物,虽然办学规模和成效不大,但是仍对绥远地区的军事教育近代化、民族发展和社会心理起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绥远方式”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国民党残余部队、解放全中国所采取的三种方式之一。它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双方都不诉诸武力,而用和平谈判的方式实现和平解放的先例,它是把统一战线这种政治斗争策略运用于军事斗争的成功的尝试。在“绥远方式”的指导下,绥远起义获得了成功,进而实现了地区解放区化,部队解放军化,揭开了绥远历史的新篇章,並推动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本文主要就“绥远方式”的提出及其根据作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河北省党组织沿革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6年在保定建立同盟会河北支部,是国民党在河北建立组织之始。从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到1924年,国民党在河北没有建立组织。国共合作,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河北省各级组织建立发展起来。国民党各派系纷纷插手河北党务,造成河北国民党组织长期派系林立的局面。《何梅协定》签定,河北国民党被迫停止活动。1938年6月,河北省党部在河南成立,省党部流亡在河南、陕西等地,指导省内党务活动。1949年1月,河北国民党各级组织土崩瓦解,国民党在河北的历史结束。  相似文献   

5.
大革命时期国民军在甘肃的活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对大革命时期国民军在甘肃的活动作一述评,正教于老前辈和史学工作者。大革命时期,由国民军刘郁芬部建立的甘肃省督办公署、省政府、国民军驻甘总司令部是革命政权。1925年10月,中共北方区委通过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派到国民军总部以国民党党务特派员身份进行统一战线和政治宣传工作的共产党员宣侠父、钱蜻泉、贾宗周、邱纪民等同志随国民军刘郁芬部入甘。1927年3月,中共陕甘区委又通过国民党西安政治分会派共产党员胡廷珍、王孝锡、保至善、马凌山等同志以国民党党务特派员的身份来甘。他们建立了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帮助国民党建立了省、市、县各级党部,发展了国民党的组织。共产党员担任了国民军驻甘总部、甘肃督署、省政府的国民党党务特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西部的原绥远地区在历史上曾深受鸦片烟毒的危害。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向中国不断扩张和深入的过程中,鸦片也随之进入绥远地区。在以后的100多年间,由于旧中国政治上的黑暗和反动统治阶级的腐败,致使鸦片烟毒日趋泛滥。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成为该地区长期陷于贫困落后的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绥远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禁烟禁毒斗争。仅仅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就彻底消除了延续100多年的种植、贩卖和吸食鸦片烟毒的活动,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7.
绥远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显著特点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中国共产党从绥远地区的实际出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在绥察地区成立伪蒙古国的严重威胁和极其复杂的斗争环境,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分别开展了与傅作义、国民党顽固派、伪蒙古军、教会及其他会门、社会团体乃至土匪等各方面的统一战线工作,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对于坚持、巩固和发展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1927-1937年,在一党制下,国民党党务机关操纵了政策决定权,控制了立法权,并实行党政职能一体化。国民党在政体运作中的地位和功能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国民党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共发生三次较大规模的鼠疫(1917-1918年、1928年、1942年)。鼠疫造成绥远地区人口的大量死亡,并对民众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绥远地区鼠疫流行的原因包括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环境变动、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不良社会习俗及落后的社会观念、地方政府的不作为等。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国民党组织的活动及其发展历程,以1927年为界,分为革命与执政两个时期。在反对清朝和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国民党是革命的政党,为在江西结束清朝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执政党后,江西国民党的党务活动,在执掌省政和国内战争、民族战争中展开。党的性质、执政地位和战争环境,给国民党以严峻的考验,也在很大程度上规定和制约着其活动的内容和结果,使其既主导了江西该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未能处理好多元复杂的现代社会的利益关系,未能顾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没有从根本上做好党的自身建设,以至最终溃败。  相似文献   

11.
北平和平解放后,困守在绥远的国民党军队日趋孤立。为加快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和减少绥远人民的痛苦,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解放绥远问题的独特方式,即“绥远方式”。傅作义将军正确理解党中央、毛主席的意图,竭尽全力,团结、说服、引导在绥远的旧部“走人民的道路”,并亲自领导绥远“九一九”和平起义通电的发出。绥远方式的顺利实施,使绥远人民免于生灵涂炭,并迅速转入地方建设与发展。“绥远方式”的成功实施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率领近十万驻绥远的国民党军队通电起义,宣布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但由于起义部队是原封不动,所以保留了大量旧军队风气。要使起义部队成为一支真正的解放军队伍,必须对它进行思想改造。但是,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和指示,派到部队中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人民解放军政工干部又不能太多。在困难重重之下,政治干部们不畏艰险,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把起义队伍彻底改编成了一支合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同时也证明了毛泽东“绥远方式”的伟大胜利,并总结出大量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党委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不断提高战斗力。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抓好党建工作;要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强化自身建设,抓好主题立项活动,要创新工作理念,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河北省地方党组织因为抗日积极,遭到日军的仇视。1933年5月签定的《塘沽协定》要求冀东各县的国民党组织予以撤销。除冀东地区外,河北省其它地区的县党部组织,有些也转入地下活动。虽然1935年6月的"何梅协定"要求撤销国民党河北省各级党部组织,但是国民党河北省部分地方党部并没有完全停止办公,有些县党部能够从事地下活动。  相似文献   

15.
绥远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是连接东西蒙古、内外蒙古的扼要之处。由于清朝的封禁政策和其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绥远一直被定义为边远之地,其传统地理价值可通过绥远城将军衙门匾额之上"屏藩朔漠"四字得以体现。晚清时期列强对我西北领土的觊觎、内地人地矛盾的增加等情况使得内陆边疆逐渐被重视,建省之议提上日程,军政使副使姚锡光在《筹蒙刍议》中的"屏障畿疆"四字反映了绥远的作用,此时的绥远作为农牧交接地、蒙汉杂糅区、西北门户、内地屏障,已俨然成为边疆整合的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授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在旧中国,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社会地位较高,同社会各界有较广的联系,而且大学教授可以通过个人的才能智慧以及遍布各个领域的弟子对社会施以诸种影响。绝大部分的大学教授具有爱国心、正义感,他们通过罢教、发表宣言等实际行动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独裁、内战的真面目。他们的行为对国统区学生运动的进行,对唤起人民群众的觉醒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国民党政权最终崩溃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傅作义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一代抗日名将,而且担任了15年的绥远省主席。在担任绥远省主席期间,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他抓住这一难得的和平时期,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发展农业;抓住“开发西北”的机遇,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发展交通通讯;努力稳定金融局面;促进教育的发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使绥远地区有了较大的变化,对绥远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区建设及后勤产业化改革不断推进,在学生社区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又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注重大学生社区的文化与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强化组织建设,使社区党建工作和院系党建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