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我的女儿佳佳更是这样,故事是我送她的最好的礼物,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我也从中悟到了一些讲故事的学问。 一、儿童化的语言 有一段时间,我比较忙,佳佳的外婆便经常拿着小画册给佳佳讲故事。外婆的故事是“念”出来的,她完全照画册念下去。由于画册中有太多的成人化的语言,佳佳在一旁明显没有听明白。久而久之,孩子便没了兴趣听。而我每次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都尽量使用儿童化的语言,清楚明白,加上适当的  相似文献   

2.
美德的剥夺     
下班买回一袋梨,女儿从袋里拣了一个最小的。看到这一切,我很高兴,夸女儿有孝心。作为对她的孝心的奖励,我拣了一个最大的梨,换回了她的小梨,一看,这小梨还有虫眼,就随手丢进了垃圾桶中。这不是当代版的“孔融让梨”吗?看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梨,我陶醉在父女这出精彩的表演中。一回头,看到女儿拣的、被我扔进了垃圾桶里的小梨,我的心一颤,悲伤像乌云笼罩了我的心。做家长的当然对孩子灌输着孔融那样的孝悌品质,孩子当然对“让梨”的故事耳熟能详。我们讲着,孩子听着;孩子讲着,我们听着。孩子与我们都深刻地理解了“让梨”故事中的高尚美德。…  相似文献   

3.
徐丽 《师道》2009,(10):55-55
女儿刚满五岁,成长中有许多有趣的“叛逆”小故事。 熊怎么不冬眠 女儿每天晚上睡前必听一个故事,我给她订购了不少图书。每次在听故事时她总能提很多问题,我都会耐心给她讲解。时间长了,她提的问题越来越多,并敢于对故事不合理的情节进行质疑,让我倍感欣慰。  相似文献   

4.
补图书     
6岁的女儿最爱翻看家中的图书。一天,她不小心将最喜欢看的《安徒生童话精选》的封底撕破了,难过地望着破封底发怔。我一见,马上拿来透明胶和剪刀,想把图书补好。没想到女儿却说:“我会补。”我想这也许是女儿这个年龄特点的表现吧,什么事都想试一试,便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她问道:“你真的会补吗?”女儿肯定地点点头,说:“妈妈,我会补,你就让我来补吧!”我想管她会不会,补得好不好,让她学着补补看也行,这对教育孩子有好处,就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很喜欢孔子的这句话,所以我给女儿取名叫“思齐”,希望她永远向优秀的人看齐,进步,再进步。深知早期教育重要性的我,利用身为语文教师的优势,早早的在培养孩子的语言方面下了工夫。人们日常的表达交流离不开对人的称谓以及事物的名称,我就从这些词语开始,领女儿走进语言的百花园。我教女儿的第一个词是“妈”。刚出生的孩子在吃喝拉撒睡哭之外,安静又清醒的时间没有多长,我就在这种时间里反复地发这个音给她听。在她真正会看东西了以后,我又不只是让她听,还让她看见我的口型,将“妈”字缓慢地、夸张地念出…  相似文献   

6.
于智优 《班主任》2008,(6):31-31
按照学校的作息表,每天中午有20分钟的学生阅读时间。可是一年级的孩子好玩、爱动,再加上刚刚入学,认识的字少,拼音尚未完全掌握,这20分钟怎么打发呢?左思右想,我猛然想起家里有一些故事磁带,何不让他们从听故事人手,培养阅读兴趣呢?于是,每天中午我便放磁带给学生听,他们很喜欢听这些故事。有的孩子回去后还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相似文献   

7.
关于女儿的教育,自觉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但始终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的,是对孩子读书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至今我都无法确切地知道,她从听磁带中董浩叔叔、鞠萍阿姨们讲故事,以及我读故事给她听,到自己悄悄地拖出一本一本的书来“啃”这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在哪一瞬间完成的。我只知道,一方面是为了诱使她自己去探究书籍的奥妙,一方面也是为了使自己获得解放,我曾尝试选择一些对她当时的年龄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的图文并茂的书,最早的时候当然包括拼音读物,一遍遍地读给她听,并和她一起慢慢地读。到后来,我就佯装有事暂时中断一下,只读一个开…  相似文献   

8.
我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对她进行了阅读兴趣方面的引导。我翻阅了大量资料,也参考了许多前辈妈妈的经验,知道了很多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秀作品。我甚至觉得我已经找到了开启亲子阅读的钥匙。于是,我找来经典童话的绘图本,希望从看图听故事开始,让孩子走进美妙的文学世界。然而,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女儿对我给她选择的图书一点也不感兴趣。每当我拿出一大堆我认为非常有益的图画书放在她面前,自己也正襟危坐地摆出一副要把经典阅读进行到底的架式时,女儿会立刻把手一摆,说“:妈妈,不要念了,不要念了!”后来竟发展到,女儿只要一…  相似文献   

9.
女儿渐渐长大,图书玩具也渐渐增多。每次打扫卫生,面对女儿到处摆放的玩具,我都要发一阵愁。你看:昨天刚收拾整理好的毛毛玩具、小人书,今天又摆出来了。有时,我正在这边收拾着,她那边又拿出来玩。我经常想,是不是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大人一边收拾,一边教育孩子:“玩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碎纸、果皮、不要的东西要扔到垃圾箱里。”“东西要一个个摆好、放整齐。”大人辛辛苦苦,边说边干,孩子心不在焉,似听非听。我的女儿就是这样的,交待她的话,她都答应。可第二天,她照摆无误,叫人着急又生气。有一…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大梨和小梨     
我的女儿已两岁半了。为了启迪孩子智慧,培养好的品德,我便时常给女儿讲些童话,生活故事等,她常常听得入神。一则故事多讲几遍,她便能断断续续地复述。一次,我给她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后,我问她:“孔融为什么拿小梨,而不拿大梨?”她稚气地回答:“因为小梨削好了皮,大梨没有削好皮。”我听了又好气又好笑,真想批评她,但转念一想,她毕竟还只有两岁半,能这样回答也是动了脑筋的。于是我在以后几次复述这则故事时,就着重强调了孔融因为人小吃小梨,而把大梨让  相似文献   

12.
读书是一个人促进自我成长最有效的方法为了激发女儿的读书兴趣,我为她买了一大堆的书籍,可是她才翻了几页,便束之高阁了;为了营造读书的氛围,我天天晚上读书,把家务安排在女儿睡了以后,可我还是没能感染她;为了让女儿明白读书的益处,我给她讲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可是始终没能打动她。星期天,我们逛书店。女儿对一套“好孩子丛书”产生了兴趣,丛书共有12本,有奇趣自然的,有珍禽异兽的,有精彩童话的。这回我没有轻易满足女儿的要求。我跟女儿“约法三章”同意给她买一本,读得好,再买第二本。我去书店把那套书买了回来,藏在办公室抽屉里,晚上带…  相似文献   

13.
统一100     
明天期末考试,我该吃什么早餐呢?爸爸妈妈也在想同样的问题。“孩子他爸,明天女儿期末考试,该给她吃什么早餐?”妈妈的话声从房间传来。爸爸嗯了一声,半晌没说话。突然从爸爸嘴中蹦出“叉烧包”三个字。妈妈明连声说:“不行,不行,这怎么行呢?你希望女儿考试成绩像叉烧包呀!让她考试脑子突然不灵活是不是?”我听了,在房间里笑得前俯后仰,四脚朝天。妈妈听见我房间里有响动,就立刻过来问道:“女儿呀,明天期末考试,早上想吃什么呀?”我脱口说了一个“随便”让妈妈为难去。妈妈从我嘴里找不着答案,只好失望地走出房间,脸上仍是一副不甘心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暑假里我经常带孩子上幼儿园玩,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熟悉幼儿园里的老师。在我的熏陶之下,孩子对幼儿园非常向往,经常问:“妈妈,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学?”每当此时,我总为我的做法感到得意洋洋。有一天,突然朋友问我:“你女儿不想上幼儿园了?”“谁说的?”“我刚才问她的。她说:‘宝宝不想上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听话、不吃饭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是不喜欢的。我就不去!’”我听后惊呆了。这不是我平时对女儿说的吗?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还记得挺牢的。朋友继续问女儿:“你是听话…  相似文献   

15.
我女儿很喜欢wawayaya的童话软件《小红帽》。尽管她还是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可是她绘声绘色的讲解和投入的表情让我们为之惊讶。她喜欢一边听故事一边点击鼠标,把藏在画面里的各种小动物都找出来,每次出现意想不到的东西时,她都会很高兴地指给我们看。昨天,几个朋友来我们家玩,看到女儿声情并茂地讲故事,他们都夸我女儿语言能力强,还纷纷向我讨教育儿经验呢!现在,女儿正张罗着一出戏,她自己当小红帽,爸爸当大灰狼,妈妈当外婆……当然,我们绝对会非常乐意地配合她,让这个童话剧在我们家客厅如期上演。看着女儿快乐的样子,我们想和大家一起分…  相似文献   

16.
马老师:您好!我的女儿5周岁了,很喜欢听故事,我每天都会给她读一些童话书。但在生活中我感觉孩子听得多说得太少了。我也不知道她到底听懂多少?在给她读故事的同时应该如何指导孩子,才能让她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语言呢?我周围的同事有的会给孩子读《简·爱》之  相似文献   

17.
我女儿萨其尔四岁时,三次参加绘画比赛三次获奖,作品还被选送到日本北海道展出。获奖多少并不重要,难得的是她对绘画产生了浓存的兴趣。自女儿呱呱坠地那天起,我便开始适当给她看各种颜色的气球、纸花,听优美的儿童音乐。当孩子会坐时,让她欣赏色彩鲜艳的獐读物及画片。讲里面的故事、儿歌。到了2岁左右,我便同孩子一起用蜡笔画苹果、  相似文献   

18.
今天在报上看到一位幼儿园家长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表扬孩子做错事”。文章中的两个例子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有一次,女儿把阳台四壁及门面用蜡笔涂得花花绿绿,妻高举着手就要打她,我说:“不妨听听她的声音。”女儿满头是汗,见我在欣赏她的作品就开心地说:“爸爸,你上次送我到幼儿园,看到学校里的那堵墙不是说很美吗?所以我想让家里也有那么一堵漂亮的墙……”这是她注意观察大人言行后动了脑筋的。况且平常我们总说阳台就是她画室,并没有告诉她墙壁上不能画,因此在妻子“忍痛”表扬她的同时,我也告诉她墙上画画要选择地方,而后又找了块闲…  相似文献   

19.
青岛莱西市滨河小学举办学习型家庭研讨班,在交流中家长们畅谈自己的教子经。关于培养孩子阅读循序渐进,培养习惯书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为了让孩子爱读书,在她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给她买来各种彩色图书,我与孩子—起在玩乐中学习,认识各种动物、植物、图形等,等她再长大一点儿,就给她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培养她听故事的兴趣,促使她自己去主动读书,慢慢地,习惯成自然。记得在她7岁时,我们送给她“六一”节礼物就是一本精装《格林童话全集》,女儿如获至宝,放学回家的路上,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作为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读书时会碰到许多的“拦路…  相似文献   

20.
薛良香 《家庭教育》2004,(2B):27-27
女儿今年5岁了,活泼可爱又淘气。在幼儿园里,老师夸她:样样都好,可就是画画令人不敢恭维。但女儿又偏偏喜欢涂涂画画,家里的墙壁早就成了她的“画板”,就连床单上也有她的“作品”,面对这一切,我经常气得想给她两巴掌,以解心头之“恨”,但作为幼儿教师,我清楚地知道不能扼杀孩子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