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社会性道德教育与主体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道德教育论与主体性道德教育论分别从社会性和主体性角度揭示道德教育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二者又都存在着严重缺陷,割裂了道德教育中社会性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片面地将其一方视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实质上,主体性道德教育与社会性道德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主体性道德教育主要是从人的主体性需要方面确认道德教育;社会性道德教育主要是从人的社会性需要方面把握道德教育;我们应当超越主体性道德教育论和社会性道德教育论的狭隘性和片面性理解,站在更高的视点和更广的视野中去理解和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悖论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道德危机,道德教育的低效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学术界开始对道德教育的成效性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但是大多集中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对于道德教育自身的悖论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试图从道德教育中自身存在的悖论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道德教育低效性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自启蒙运动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迅速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使得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但是,在人类文明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带来了威胁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巨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是环境污染引发了生态危机。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文明的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由废气、废水和废渣所带来的“三废”污染,城市垃圾和噪音污染,酸雨酸雾现象和全球出现…  相似文献   

4.
构建道德教育模式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道德由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切入、内化、外化三阶段的道德教育模式,并就这一模式提出了发展认知、以知导行;培养情感、以情促行;锻炼意志、以意助行;注重实践、培养习惯等四点具体实施要领  相似文献   

5.
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对象,不仅把伦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结合了起来,而且把两门科学与关于人的一般哲学学说及其方法联系了起来。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整体“框架”作用决定了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决定了必须建立相应的道德教育哲学对道德教育做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生态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的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设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歌     
公民素质要提高,道德规范不能忘。爱祖国,第一条;爱人收,要做到;爱劳动,坚持好,爱科学,须知晓  相似文献   

9.
高校道德教育范式转型的依据是人的存在状态的转型,由过去仅仅强调群体或个体转向强调群体与个体的统一.高校道德教育范式转型不是原有范式的修修补补,而是在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系统转变.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由规范人转向发展人,道德教育内容由片面强调道德义务转向强调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道德教育方式由他人教育转向自我教育,道德教育评价由单一评价转向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生态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的新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认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生态伦理理念、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国情教育以及反对战争维护人类和平等方面教育学生,使青年一代自觉担当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新时期如何在中学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面临的共同命题。对此,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四中进行了一次尝试——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一份“感恩作业”(今天有无给别人添麻烦?今天是否有进步表现?今天你最感激谁?),定时评出四个等级,将成绩记入学生的德育档案。对于这种做法,天南海北的同学们会说些什么呢?都该做做“感恩作业”位广舜(山东省莱西市三中) 王君祥(山东省青岛市66中):很多独生子女漠视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感恩作业有助于培养同学助人为乐、自我反省的意识,逐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值得很多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12.
肖川 《中小学管理》2002,(12):41-42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人类进步的一种必需的基本教育、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应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为指导,重整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论道德教育     
造就人之目的意识的另一个力量是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愿望.服务是一种具有统一功能的力量,它将一个人生活的私人方面和社会方面联系起来.如果道德教育的过程使个人确立了这样的信念,即他的双重目的之个人层面与社会层面其实在本质上是不可分的,他为人类服务的愿望自然也就会更加强烈.一个人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而只有通过为他人其社会谋求福利的努力和活动才会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过去某些哲学所提倡的对无所作为的崇拜和远离尘世的宣扬,无论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毫无助益.一个只是注意发展自身潜能的人很快就会变得目光短浅、主观自私.没有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化的目标来检验考察他的发展,他就没有任何标准可以用来判断他的进步,也看不到任何的具体结果可以用来衡量他作出的贡献大小.于是他更易于形成一种自责内疚、自以为是和自得其乐结合在一起的自我.  相似文献   

15.
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实际上是道德教育两种不同的追求.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于:正当性追求尊重个体的道德自由权;有效性追求促使个体社会化。尊重个体道德自由权是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促使个体社会化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追求。前者从个人出发.后者从社会和国家出发.二者虽然有可能统一.但时常会发生冲突。在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之间寻求平衡.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尊重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可以有效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6.
朱秋颖 《教书育人》2012,(18):84-85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性,任何文明都毫不例外的需要从前人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宝库里吸取营养,在对传统进行批判、继承和发展、改造的过程中,人类的精神境界才能不断提升。现代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同样对传统道德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道德教育的关注点、前提假设、伦理学观和教育目标四个角度分析和比较了当今道德教育领域潜在的两种道德教育类型——智慧道德教育、知识道德教育的差异,提出了道德教育应培养学生道德智慧而非教会学生道德知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论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德教育的意义 新世纪伊始,当我们回眸20世纪现代化运动给人类带来的空前的社会生产力规模以及极端丰富的物质福利和绚丽多彩的人类文化的同时,也蓦然发现,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给人类带来了茫然无所适从的紧张情绪和迷失感,使社会上所有的人和组织都越来越为如此现实而穷于应付,疲于奔命.  相似文献   

19.
家庭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深有体会地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而不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艺术外,也是道德。”高尔基也曾精辟地指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利。而我们古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大学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剖析了大学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道德教育的规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和高校道德教育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