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师范教育制度最近一些年来,各国都很重视师范教育,采取了不少措施,力图提高中小学教师水平。 (一)停办中师,发展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制度,过去一般都是由中级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组成。前者培养小学教师,招收初中毕业生;后者培养中学教师,招收中学毕业生。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中师普遍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其中教育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实习占用一定时间。这样不仅中师毕业生的实际文化水平和基础知识不及高中,而且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也掌握得很肤浅。这样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难以适应我国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显然也大大落后于国际水平。放眼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师范学制都是比较长的,如苏联中师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四年;法国的中师分别招初中毕业生和高一学生,学制同为四年;象美国、日本、英国、  相似文献   

3.
号称“东亚四小龙”之一的台湾,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引起了世界经济学家的关注。台湾经济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加强基础教育,重视师资培养的结果。一台湾的师范教育起步较晚,比较落后。但随着二十世纪中叶世界范围新的技术革命浪潮的迅猛卷起,台湾省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对全省的师范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1950年起,台湾就将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学校逐步改制为三年制的师范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两年,实习一年,把小学教师提高到师专学历。六十年代初,又将三年制的师范专科学校改为五年制的师范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和实习五年;1970年又增加一年实习  相似文献   

4.
大学专科程度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方案(试行)国家教委师范司本方案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五年,培养大学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试点学校。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五年制试点学校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小学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具有大学专科程度的小学教...  相似文献   

5.
一、草拟中师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根据和经过 1980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下简称《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规定:“中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修业年限定为3年和4年两种,招收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关于数学课,《教学计划》规定讲授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师本科培养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宜。从培养小学教师的特性上看,招收初中毕业生比招收高中毕业生可塑性更强,实现培养目标的依据更科学,不论是中等师范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还是专科、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规律是一致的。简而言之,小学教师适宜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方案适用于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三年,培养大学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高等学校。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摘     
各国对小学教师最低学历的要求美国:大学本科修业三年。英国:教育学院修业三年。日本:大学或短期大学修业二年。西德:高师修业三年。法国:高中毕业师范学校修业三年。瑞典:师范学院毕业。苏联:八年制毕业修业四年,十一年制毕业修  相似文献   

9.
目前,小学教师仍然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偏低,骨干不稳定的问题。这样的师资队伍状况势必影响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中等师范学校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高速度、高质量地培养出合格的小学教师,是一个十分繁重又非常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改革中师招生制度,招收高中毕业生就是要完成这一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从师范学校目前的情况看,我国中师普遍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在这三年里既要学完相当于高中三年的全部文化课程,又要学习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还要进行教育实践训练。结果。中师毕业生文化知识不及高中水平,专业教育理论没有学好,教育实践也很浮浅。不少中师生虽三年期满领到了中师文凭,但在实践中却是不合格的小学教师。形成了“起点低,任务重,质量差”的局面。从世界发展趋势看,许多发达国家,有的  相似文献   

10.
四年制中等师范学校化学试用课本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委托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主编的。这套试用课本分两册出版,每册各八章,第一册将于1982年秋季开始使用。试用课本是根据教育部1980年制订的《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中规定的《化学》课程设置目的编写的。《草案》中规定“中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修业年限定为“三年制和四年制两种,招收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招收民办小学教师,修业年限为二年)。”在这两种学制中均开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是由德阳市政府举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学校,是德阳及周边地区唯一一所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培养大中专层次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学校,所有学生均享受国家公办学校免学费政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 ,小学教育对小学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师范学校的主体作用 ,培养高层次的小学教师 ,已成为摆在我们每个师范学校面前的一个必须努力探索和急需解决的课题。对此 ,我认为必须努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小学教师培养由终结型向终身型转变中师教育是职业教育。长期以来 ,由于受经济和教师发展水平的制约 ,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形成了传统的“终结型”模式。即一个合格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 ,通过三年精心设计的中师教育便达到了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3.
澳门幼教师资培训,大致沿以下3个方向发展。一是在校内(主要是中学)施行师范生制度。1952年,澳门天主教会创办圣若瑟中学。鉴于幼稚园迅速发展,师资奇缺,该中学将培养小学教师的简易师范科改为了培养幼儿教师的幼儿师范科,招收初中毕业女生,修业2年,学生完成课程即可毕业。稍后,德明中学亦在校内施行师范生制度,设幼师班,招收高中毕业女生,训练1年。继后,圣公会师范学校也开办了师范科。这些学校开设的课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育理论课程;另一类是教学法课程,包括音乐活动,美劳活动及游戏、故事、亲职教育等。另外有些学校还开…  相似文献   

14.
一、技工学校数学课程设置的简单回顾我国技工学校自1978年恢复办学以来,按招生起点划分,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1979年至1986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1987年至今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无论是招收高中毕业生还是初中毕业生,各技校一般是根据全国技校业务主管部门统一制订和  相似文献   

15.
从1985年秋季始,石嘴山市教育局对市直属各职业中学的招生制度进行了四项改革;一是扩大招生范围,对各区所在的职业中学,在满足本地区各企业单位对技术工人培养需求量的同时,可打破区域界限,跨区、县招生.招生对象由往年只限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扩招到年龄不超过十八周岁的历届初中毕业生.二是对各联办企业选送来的子女,学校经过全面文化课考试(不包括参加当年高中升学考生)和政治思想品德审核后,可降低分数段优先录取.鼓励企业单位联合办学.三是职业教育经费,由原来的市教育局划拨、各  相似文献   

16.
戴作则 《湖南教育》2005,(21):17-17
当前困扰小学教育的莫过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以澧县为例,全县2848名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为44岁,而且大多数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教师年龄偏大、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我认为解决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解决“源”的问题。教师主要由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源”是师范教育。过去小学教师主要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改“三级师范”为“二级师范”后,中师培养小学教师、师专培养初中教师、师范本科院校培养高中教师的格局被打破,中等师范学校不复存在,小学教师便没有了专…  相似文献   

17.
法国绝大部分中小学都是公立的,相当多的幼儿学校也是公立的,在这些学校里任教的正式教师都是国家公务员。 从学前到高中,法国的教师主要分为以下四种:学前和小学教师(因属一类,故以下简称小学教师)、初中普通课教师、证书教师、高级教师。 小学教师和初中普通课教师,是法国普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13,(1):F0002-F0002,F0003
初等教育学院建立于2012年,其前身为初等教育系,主要承担小学教师培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原海州师范学校直至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迄今已有近百年教师教育历史。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教委的精神,现在开始逐步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师范教学计划,招收初中毕业生连续学习五年达到大专水平,培养具有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我校从92年开始着手进行此项教学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为保证普通学校教师质量的提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一、一律由大学以上教育机构培养。小学和初中教师,一般由四年制或二至三年制的教育大学、学艺大学和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以及短期大学来培养。高中教师则由四年制和研究生院及大学专修科培养。据1988年文部省调查统计,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大学和短期大学为485所,培养初中教师的大学和短期大学为758所,培养高中教师的大学和研究生院635所。这样,日本的中小学教师就都是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者,或短期大学毕业生。高中教师起码是取得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者。这样做,保证了教师的高学历,提高了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