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语代词在数量上和使用频率上都超过汉语代词。英语代词的替代功能比汉语代词更准确。英语代词可以是前指替,也可以是后指替;而汉语代词大多属前指替。由于汉英代词替代范围和关系广泛所产生的模糊性,导致使用中歧义的出现。同形代词歧义和物主代词歧义是代词模糊性的主要表现。此外,英汉代词在数量范围方面也体现模糊性。  相似文献   

2.
汉英两种语言在使用第三人称表层前指代词上各有偏重,英语多用代词等替代手段,汉语则常用零式前指和原词复现等手段。掌握上述规律及翻译对策,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一句话里,汉语喜欢重复使用同一个名词,而英语往往避免使用同一个名词,而用一个替代词(substitute word),如:one,ones,the ohe,the ones,that, those。因此,学会使用这些替代词是克服中式英语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些替代词在用法上有明确的分工,现就此作个小结。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中,代词的使用范围很广,频率很高。因此就某一方面而言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可以通过其对代词的使用正确与否进行考证。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误用是代词误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英、汉两语对代词的分类,汉语的负迁移,学习者思维定式角度测试分析了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误用的原因并阐述出人称、物主代词的误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属于中介语的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代词前指在语篇中往往起到避免重复、衔接上下文的作用,因而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颇高。就几类常用代词,如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的照应释义进行阐述,并对代词前指中出现的一些较为特殊的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中,代词的使用范围很广,频率很高。因此就某一方面而言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可以通过其对代词的使用正确与否进行考证。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误用是代词误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英、汉两语对代词的分类,汉语的负迁移.学习者思维定式角度测试分析了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误用的原因并阐述出人称、物主代词的误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属于中介语的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探讨汉语和英语中零形前指的类型及主要特征,详细对比了两者在使用中的异同。针对汉英零形前指的差异,在翻译时可采用添加指代词,运用动词的分词形式以及简单句结构的翻译策略,使两种语言进行相应的转换。这样既保留了中文的意思,又使译文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8.
王享 《培训与研究》2008,25(4):131-133
本文通过探讨汉语和英语中零形前指的类型及主要特征,详细对比了两者在使用中的异同。针对汉英零形前指的差异,在翻译时可采用添加指代词,运用动词的分词形式以及简单句结构的翻译策略,使两种语言进行相应的转换。这样既保留了中文的意思,又使译文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9.
胡其维  祝吉芳 《海外英语》2014,(20):144-145,161
该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案例,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中文译文和英文原文人称代词在使用数量上不相上下,出现与"英语中人称代词比汉语多"这一宏观定论相悖的情况。考虑到代词的重要性,同时为加深翻译初学者对英汉代词差异的确定性理解,从翻译角度探讨上述定量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提出结论认为英汉翻译中代词的直译及误译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认为汉译人称代词时宜多考虑"英语中人称代词比汉语多"的事实,灵活使用省略技巧等意译方法,以利翻译初学者翻译实践的成功开展。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使用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模糊语言的使用上也有性别差异。人称代词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本研究正是从模糊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中男生与女生在汉语议论文写作中应用模糊代词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英语阅读中,代词歧义往往是由于代词与管辖范围的约束关系而造成的。文章从管辖约束理论的角度对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消解和避免这类歧义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英语句法结构中的歧义和指人与省略的内涵是语音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是英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我们借鉴近10年来西方语言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探讨了句法结构上的局部歧义性及前指替代和省略内涵的判定的分析方法,即从句法结构上的表面特征、上下的提供的语法信息和背景知识及跨化差异的影响三个方面来确定二义性、指代和省略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的指示词分为指示代词和指示限定词,其前指照应在篇章中往往起到避免重复、衔接上下文的作用。本文就指示词的照应进行分析讨论,研究了指示词前指中出现的一些较为特殊的现象.并对指示代词和指示限定词在前指照应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何为“歧义”?歧义即同一语言符号系列有不同的含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句子在意义上可能出现两种或多种解释,这是因为英语本身具有模糊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歧义现象(Ambiguity)。了解歧义现象,可以使我们根据上下文或逻辑关系正确判断和理解英语句子  相似文献   

15.
试析英汉语指示照应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都有指示照应词存在,但他们在英汉语中的使用却并不相对应。本拟探讨英语指示代词“this,that”与汉语指示代词“这,那”在指称功能上的差异和原因,以及英语定冠词the与汉语零式特指在照应作用上的对应,来说明英汉语篇在指示照应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叙述英语和汉语的定语在两种语言中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共处与差异。汉语的定语在名词或代词之前成直线排列,而英语的定语可以在名词的前面也可以在名词或代词之后。本文分析、归纳了英语名词之前和名词或代词之后形式各异的定语,定语的排列顺序和位置;文章还列举了多种形式的定语表达相同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对于疑问代词,学术界已有了很多的研究。包括对汉语疑问代词的研究,对英语疑问代词的研究,以及对英汉疑问代词的对比研究。汉语的"哪个"用在句中表示疑问时,它在英语里的对应形式是"which"。两词都具有指示和称代的功能,在句中可用来指代未知而欲知的信息、表达疑问。两词都属于疑问代词,同时它们也具有一定的对应性。笔者将以此作为对比的共同基础,先对比汉语的"哪个"与英语的"which"表达疑问时在语法上的异同。鉴于汉语的"哪个"与英语的"which"在使用中又都具有不表达疑问的用法,笔者还将对比两词用于非疑问用法时在任指、虚指和实指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比,揭示了汉语的"哪个"与英语的"which"在疑问和非疑问用法上的对应规律,并做出一些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语言都存在着歧义现象,汉语、英语也不例外.本文就汉语、英语结构歧义的产生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排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苏艳斋 《考试周刊》2009,(37):32-32
英、汉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人称代词的使用也不一样。英语多使用人称代词,而汉语则相反,英译汉时,译者需要尽可能地省译或不译第三人称代词。英译汉中.译者在略译或不译不必要的代词之前,须通读全文,正确判断该代词是否可以省略不译,以免误导读者。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Ivanhoe的三个文本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的角度对英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关系代词进行对比研究,认为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由于英语和汉语衔接手段的差异,汉译时许多第三人称指称词和关系代词或省略,或替换,或还原。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英汉衔接手段上的差异,合理处理代词的翻译。同时这种差异可作为一参考变量应用于翻译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