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栋 《考试周刊》2013,(99):98-98
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上好初中英语第一课?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这堂课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富有创新。经过多年研究。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心得,以飨读者。初中英语教师上好初一年级的第一堂英语课非常重要。这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课,所以它不仅关系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印象,而且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学生如果对老师上的第一课一“听”钟情.那么他们肯定就会喜欢你.对你以后上的英语课也会感兴趣。这样的话.他们就有可能学好英语。反之,他们就不会喜欢你,对你以后上的英语课自然也不会感兴趣,对自己可能也会自暴自弃。那么.英语教师怎样上好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第一课呢?笔者就此课题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
学生从小就有自己的理想,小学时他们会说长大了当警察、解放军、医生等,因为警察可以抓坏蛋,医生可以救治别人;中学时他们的理想更多、更具体,但不管怎样,他们不会把自己的理想与坏蛋、卖国贼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这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宣传、教育分不开,学生从小有一个正确的是非标准。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运用历史知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呢?学生的历史是非标准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来自于给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有研究表明:被试者在接受到故事讲述者的情绪信号后,也会激起相应的情绪活动或情绪共鸣。当老师富于表情地讲述故事主…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提出问题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自改兴趣教学中可采用下列方法:1.问号式批阅学生的作文经过草稿、修改誊写等过程,错误或不当绝大多数已不属粗心所致,而是学生的使用习惯使然,如果让学生自己改,他们很难发现这些问题。此时,教师需做的不是作一一修改,而是采用符号()提示将其明确,把问题留给学生自己修改。例如对学生作文中这样一段话,教师可作如下提示:①当我远行的脚步响起时,妈妈,俯身洗衣的妈妈,你为什么不抬头?为什么不抬头看看您正将远行的儿子呢?②是怕泪水模胡了儿子的誓言?③…  相似文献   

4.
随着“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校本研究”、“科研兴校”、“反思性教学”等教育观念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潜心搞起教研或者与教育研究者一起开展“合作研究”。他们最初对“发表教育论文”往往很有兴趣.热心地请研究者帮助他们“修改”文章.研究者也很乐意提供这种“专业支持”。不过,在平时与老师经常对话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教师在“谦虚”地承认自己“理论水平不够,不太会写论文”的同时.他们却都很善于讲述自己经历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5.
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新课标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第一要素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就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么如何知道他们想写什么呢?答案就是让学生画图。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在这方面我谈点意见。一、利用有兴趣的生活,使学生产生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兴趣源头在哪?在学生感兴趣的那一部分生活里。只有从那入手,学生才有兴趣,也才敢写。所以,教师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有的同学对画有各种图案的商标感兴趣,他们互相交换,常常在一起议论并讲述图案中的故事,有些同学简直成了图案的“小收藏家”。于是,我找他们借来几幅,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观察,然后让他们说一说图上的情景或讲一讲图上的故事。最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画片内容为主题写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结果同学们的作文充满幻想,妙趣横生。我把这些作文和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是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一)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探究性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把知识呈现给幼儿或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答案更重要。但幼儿受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限制,在探索过程中往往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要探究什么。因此教师在幼儿探究性活动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幼儿在进行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时必然会遇到一些想探索或需要解决的问硒。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明确问题。例如:幼儿对车非常感兴趣,但只停留在喜欢的层面上,并不能进一步地探索。这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幼儿从研究轮子开始,引导幼儿思考:轮子是什么样的?轮子为什么要做成圆的?”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我们非要学习,这些没用的东西呢?”这是我在多年的教书生涯中听到的来自学生们的抱怨与质疑中,最常出现的一句话。每当这时,我都会耐心、详细地讲述下面这则传奇故事。为他们解疑释惑。故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随同本校教师去乡下小学听一节数学观摩课,我发现,班中的“后进生”被老师们集中到了教室的后排,他们在课上也多次举手,但老师就是视而不见。在课堂练习时,笔者起身看后排学生做题的情况,老师走到我的身边,对笔者说:“这是某某某,是本班成绩最差的学生,每次测验都只能考几分。”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一位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令笔者很有感慨。我想到前不久读到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一个韩国故事,说的是某某官员微服私访,路过田间,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他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个更棒?”农夫…  相似文献   

10.
我校邀请到教育专家、某市教育局任副局长到校为师生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走向卓越,为什么不?》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了自己小时侯“偷桃子”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职业》2007,(34):109
凭心而论,明星到高校给学生讲课,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演艺界也确实有许多艺术造诣高、具有真才实学的大家。但问题在于,一些明星是否有诚心、有实力为学生授课?是否一定要给他们提供教授的头衔?  相似文献   

12.
有的人当了一辈子教师,却留不下一个让自己津津乐道的教育故事;而有的人当老师才几个年头,教育故事却可写成一部厚厚的书。为什么只有少数教师有著书的成就,而大多数的教师辛辛苦苦一辈子,当告别讲台时,成就却随着学生的离开而两手空空、双眼茫然呢?这种天壤之别是什么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一些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清清楚楚地教了概念,学生也能熟练地背诵,为什么一到应用时就出问题?笔者认为,许多数学概念的内涵是丰富的,要深刻理解一个概念需要多维度、多层次的感悟,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来谈谈课堂导入的意义以及课堂导入的方式。一、巧妙利用故事导入教学通常而言,小学生对故事都很感兴趣,因此,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课堂导入时合理地插入故事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讲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或者趣味故事,既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5.
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过程中,“去了解学生,去研究学生”的观点和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如何去发现学生、研究学生?数学日记无疑成了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日记,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还可以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与遇到的网难或感兴趣之处。教师通过数学日记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评语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主题来源于新教师的教学经历,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故事,搭建了新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从中我们可挖掘出许多好的教育、教学资源,一些案例也值得借鉴、研究和反思:在上学期教学《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这节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故事,反思自己是否做过对不起父母的事。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道歉信,或给父母过一次生日,或帮父母做家务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切实受到了感情的触动,都感到了亲情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了父母给予的无私的爱。所以那堂课学生深受感动,每个人都泪流满面,也使我非常难忘。【跟…  相似文献   

17.
陆敏 《考试周刊》2011,(26):145-146
相信很多英语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在课堂上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是让学生描述一段有趣的经历,或是给学生观看一段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视频时,他们总能听得津津有味,谈得口若悬河,看得兴高采烈,这时候,我们会为学生出色的表现而开心,也为自己达成了教学目标而欣慰。  相似文献   

18.
我曾对我校182名导游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近3/4的学生对专业是感兴趣的,但却有90%的学生对笔者所任的政策法规课——导游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不感兴趣。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尴尬局面”呢?经进一步的调查后,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老化陈旧,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何爱园 《中学文科》2009,(17):27-27
数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是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太沉闷,不如语文课活跃,但我们又常常发现,即使是再“闷”的学生,只要一提到玩游戏或听故事,他们就会表现出很感兴趣.那么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好数学?以下是笔者多年来从事数学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是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太沉闷,不如语文课活跃,但我们又常常发现,即使是再“闷”的学生,只要一提到玩游戏或听故事,他们就会表现出很感兴趣.那么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好数学?以下是笔者多年来从事数学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