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晔 《教育教学论坛》2012,(33):182-183
"地球村"的发展促使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传播和融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离不开我国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这是我国的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新形势下对于中西文化存在差异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地引导,中西文化交流中我们要坚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让中西文化更好更顺畅地交流融合。本文就是围绕这一问题对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发展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对国家所起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以来,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始终比较活跃,可以分为近代与当代两个时期。从交流的层面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相同之处,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心态、方式、范围、结果等处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差异,揭示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征与历史规律,或许可以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新文化的重构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代与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婴 《历史教学》2002,1(4):28-33
鸦片战争以来,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始终比较活跃,可以分为近代与当代两个时期.从交流的层面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相同之处,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心态、方式、范围、结果等处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差异,揭示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征与历史规律,或许可以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新文化的重构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尤其是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论文、论著颇多,近日阅读2000年12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安宇、周棉主编的《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一书,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从内心为年青一代的成长而高兴。该书锐意创新,能突破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一般范式,从新的角度去审视、研究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很多观点、看法颇有见地,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讨论了翻译中构建中西文化桥梁的重要性,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是以服务于文化交流为主旨的。在论述了直译和意译这两种常见的翻译方法的定义之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接着,通过较多的实例,指出原文中属于本民族的地方性特色的东西,原语中惯用的设喻形象以及国俗语义等方面的内容要以不换成译语形象为原则,才能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最后,文章指出常用的两种处理疑难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丁晨 《海外英语》2013,(4X):153-154
翻译主要是将一种语言形式采用另一种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工程中,应该注意文化的转换,以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的使命,达到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该文主要进行分析在中西文化差异的背景下,英文文学作品的翻译风格及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7.
回顾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不经意间你会注意他们的身影——传教士,近代历史长河里,他们充当了先锋,为传播西方文化和思想而积极奔走,穿梭于各大场合,给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了一笔难于抹去的重彩。西方传教士,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下,史学界对西方传教士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希望以此为借鉴,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繁荣和发展。那如何辨证地看待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及其作用则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出现、传播与发展,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明末清初时期取消海禁并恢复通商,大批传教士来华,中西文化交流逐渐频繁,为小提琴艺术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冯梦龙是中国第一位通俗文学的编辑家、研究家与理论家.其代表作"三言"不仅在 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中也有重要价值.明清传教士是中西文化交 流史上最重要的使者之一,在大力推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中学西传".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探讨明清传教士译介"三言"的背景、过程以及传播效果,揭示"三 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航路开辟不仅促进了人类交往的空前扩大,而且还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主要表现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开创了中西物质文化直接交流的新时代,使中西精神文化交流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汤若望及"历案"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中国站稳脚跟和传教事业的顺利进行,汤若望极力为自己构建了"宫廷天文学家"的身份,但这与他"西方传教士"的身份形成强烈的冲突,并成为"历案"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汤若望身上集中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碰撞与冲突,凸显了异质文化交流中文化冲突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航路开辟不仅促进了人类交往的空前扩大,而且还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主要表现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开创了中西物质文化直接交流的新时代,使中西精神文化交流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欧阳心农作为华人《道德经》英译第三人,很少被人提及。他的家庭信息不详、受教育信息罕见,而他的文化交流经历亦散落于各种史料之中。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理想主义者,欧阳心农曾尝试在政府任职、参加太平洋国际学会会议、撰写诗歌等各种途径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但结果都不甚理想。之后,他以这些经历为铺垫全身心地投入了《道德经》的译介之中。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抽丝剥茧似的梳理,释解欧阳心农《道德经》的具体翻译行为,为当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英语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所谓中国特色词汇,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而言的,是汉语语言文化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或者说它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彰显出其独特的表达优势,同时也给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马娜 《文教资料》2015,(2):36-37,96
全球化趋势的今天,中西方经济的发展及相互交流必然带来文化的交际。中西方文化在其各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带有本民族的精神烙印。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是带动21世纪乃至未来世纪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在中西文化矛盾交织于中国这个大的文化环境里扮演好自我的角色是当前高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作者从中西方文化精髓、中西文化在近现代史上的融合与冲突三方面对中西方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和探讨,对其差异优劣做比较客观的评价,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以促进中西方文化积极因素的有机结合,建设面向未来、符合全人类发展前进方向的中国新文化。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一种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载体。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教学也是文化上的教学。由于地域不同,历史不同,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给文化交流构成了障碍,给英语教学造成了困难。为使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交流的更顺利一些,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的更简单一些,英语教学中应重视中西文化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引入海德格尔的"共在"理论,重新审视了中西方文化交流问题,批判了两种极端观点,主张当前中西文化交流必须以"共在"为指导思想,为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钱佳 《江苏高教》2020,(3):73-77
文化差异,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本身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在其后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平衡和融合也始终伴随着中国大学的发展。事实证明,无论是鼓吹和推崇"全盘西化",还是固守自身办学程式,都是短视、少智的。步入新时代,对外开放和中国特色是中国大学发展之选择,这是历史的经验启示,是现实的大势所趋,是未来的历史需求。  相似文献   

19.
影视作品作为信息含量较多,又较受现代社会青睐的媒介之一,是现代人在闲余时间对自己视野进行拓宽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影视作品也是架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一,尤其是不同国家电影的引进及字幕翻译,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有重要影响,而电影字幕翻译同样会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主要从影视字幕翻译的关系入手,探讨中西文化交流对电影字幕翻译影响的同时对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影视字幕翻译与归化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岭南逸史》描写的女性群体,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特别是其中的四个女主人公,标新立异,这是《岭南逸史》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这使它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岭南逸史》中的女性世界多少折射出现实中的岭南女性的生活状况、思想情感和超常能力,这对我们了解岭南女性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