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 新课程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组织学生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相互间合作探究,取长补短、相互完善,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讨论式学习”,教师能否找准问题的切入“点”,直接影响着“讨论式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在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引下,现在的课堂教学特别注重采用“讨论”这一环节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很多问题。的确,通过“讨论”,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是否多多益善?是否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邢瑾 《天津教育》2004,(7):91-92
教学实践证明,将“讨论”引进课堂,教师适时精当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是既符合学生实际,又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有效手段。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改变以讲解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取灵 《教育艺术》2006,(9):45-45,44
合作学习是基于发展学生个性,强调教育的社会化、终身化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组际、师生间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克服集体授课带来的“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弊端,在充分肯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互助功能,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沟通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5.
黄秀媚 《广西教育》2007,(7A):31-31
课堂讨论交流是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情感的桥梁。在语文“自能学习”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其实是一个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和解决的过程,因此讨其实是一个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和解决的过程,因此讨论交流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在“自能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恰当地、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黄诗品 《广西教育》2005,(9A):31-31
课堂讨论交流是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情感的桥梁。在语文“自能学习”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其实是一个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和解决的过程.因此讨论交流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在“自能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恰当地、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徐静 《青年教师》2006,(9):38-38
讨论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动态的学习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讨论,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必需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讨论呢?我的具体作法是实行“五让”。  相似文献   

8.
“讨论”一词并不新鲜,却往往为人所忽视,课堂教学“讨论”必不可少。“讨论”是使学生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形成学习经验的有效方法,是合作学习、共同学习的最根本体现。唯有“讨论”才能形成同伴互相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网络结构;才‘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思想交流中,使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员,从而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9.
一、透视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镜头一: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唱《畲家孩子多快乐》一歌时,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讨论“歌曲有几个乐句?由几部分组成?”另一位教师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歌中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歌曲中有哪几种演唱形式?”学生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对合作讨论的不情愿、不积极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遵循"自主、合作、探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组织课堂讨论可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最好形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何邦土 《教学月刊》2005,(10):31-32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的一种教学形式。这其中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新课改,农村初中科学教师该如何应对呢?如何避免让“探究式”成为一种形式和一种“摆设”,切实提高教学的效度,使学生有最大的发展空间呢?这是初中科学教师急需思考和摸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观摩课和优质课评选活动中,经常发现有的教师把“将三五个学生围成一桌,讨论某个问题”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标榜为合作学习。但笔者根据7、8年来对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认为这些教师采用的充其量为课堂讨论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是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那么,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怎样的?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一般都分为课堂传授和作业练习两大板块,多以“填鸭式”讲授,再进行“一刀切”或“放羊式”的作业练习,因而课堂组织单一,作业效果大同小异,难以跳出封闭式的教育圈子。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努力创造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善于创设“学”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一、激发参与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运用开放性讨论的教学策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是…  相似文献   

14.
1.课堂教学创新不能漫无边际。课堂教学创新大多是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的。课堂讨论本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的活动,其优点在于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大力提倡“开放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今天,讨论自然成为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可现在的问题是,有的老师使用讨论法(只是上公开课时使用),仅仅是为了以此换得课堂上的热热闹闹,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贴上“创新型”、“学生为主体”、“研究性学习”等时髦标签,根本不考虑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只管让学生信马由缰地讨论。使这种讨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成了“没王的蜂,乱嗡嗡”,成了“放羊式”的讨论。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七嘴八舌,泛泛而谈,讨论的内容没有丝毫价值,而老师总是左一个“讲得好”,右一个“掌声鼓励”;老师不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深化思维,而是袖手旁观、只放不收,任凭学生横生枝节,结果是漫无边际,一两个学生争来争去,变成“一言堂”,大部分学生只能成为旁听者,致使讨论缺乏广度和深度。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课堂教学处于一种低效状态。对此首先老师不应该把主持人的角色让位于学生,使自己陷入插不上嘴的被动局面,失去了引导、点拨的机会。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老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而不应该放手不管,使自己成为旁观者。其次对学生的观点,老师应该有明确的态度,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能肯定的就肯定,该否定的就否定,不能什么问题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课是一门没有是非标准的课,怎么理解都可以,怎么答都正确,我何不把时间往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方面挤点,因为这些学科丁是丁、卯是卯,硬性大,是非标准清晰,有利于升学考试总分的提高。以上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学生还愿意不愿意学习语文,那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15.
地理课堂教学的方式灵活多样,课堂讨论就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课堂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就讨论的目的、原则、组织、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究。通过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发挥,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学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背景下,全新的学习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自主性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他主学习中,老师是绝对的主体,他们独霸讲台,控制着课堂教学,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学,充当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自主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在此过程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从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到课堂讨论、实验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还可对教师进行评价和质疑,进行师生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试行几年来,引导学生进行调查、思考、讨论的探究性学习已经为广大教师广泛接受。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安排了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如:“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等。但据笔者所知,不少教师对讨论式的探究性学习,仅停留于设计和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个形式,只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表层的、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围绕某个数学话题组织学生进行有价值的讨论,这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思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通过几个案例的具体剖析,阐述当前数学课堂讨论中,由于题材选择出现偏差而导致讨论效果低下的几种“伪讨论”,并就“货真价实”的课堂讨论的一些实践做法提出笔者的一些思考,旨在引起大家...  相似文献   

19.
王娟 《江西教育》2023,(19):76-77
“自组织学习”能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自组织学习”理念下的学习起点是学生真正的需要,学习内核是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远点”是培育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实践证明,“自组织学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自组织学习”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深度发生、有效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的教育理念更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还能增强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