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汉译英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主语非常重要。因为英语和汉语在许多方面是相当不同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句子结构。英语结构是紧凑的,而汉语结构是简洁、明晰的。创建一个合适的英语主语是整个句子结构翻译中最重要的任务,因为英语主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份。比较了中文句子结构和英文句子结构之间的差异以及汉语主语和英语主语之间的不同,并且阐述了汉译英中主语选择的原则以及各种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尹广琴 《教育文汇》2014,(23):25-28
本文基于英、汉语写作对比实验,通过分析发现,大学低年级学生的英语作文,在语篇思维模式和句式衔接方面很大程度上受汉语的影响;在其英语作文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用汉语思维是一种普遍现象;其英语作文还表现出大量交际策略的运用,如回避、简化和母语直译。因此,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必要对英、汉语的特点和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英、汉语语际衔接的差异,了解英、汉语作文的语言特点和不同要求,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英、汉语写作对比实验,通过分析发现,大学低年级学生的英语作文,在语篇思维模式和句式衔接方面很大程度上受汉语的影响;在其英语作文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用汉语思维是一种普遍现象;其英语作文还表现出大量交际策略的运用,如回避、简化和母语直译。因此,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必要对英、汉语的特点和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英、汉语语际衔接的差异,了解英、汉语作文的语言特点和不同要求,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英语和汉语在信息结构和信息焦点分布上有着一定的异同之处,从信息结构理论来看英汉翻译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从交际角度出发的视角。从信息结构的视角翻译句子,首要的是把已知信息安排在句首,把新信息置于句尾,以恰当的方式再现信息焦点,并且保证目的语的流畅。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到句子和语篇中信息的分布安排,自觉调整译语中的句子成分,合理安排信息。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如何减少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通过对比方法,分析了英汉语句子的显著差异及其迁移表现,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写作汉化现象严重是不客忽视的现实。应该从汉译英练习着手,通过英汉句法差异的对比分析来增强学生对英语句式的敏感性,克服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提高汉译英及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屡见不鲜的句号使用错误现象,对中英文句界划分标准与句号使用的原则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揭示两者表象的异同,并比较促使实现这一语法化的机制与深层机理,找到英汉语法化的普遍共同之处,从而丰富与补充英汉语的比较研究,并希望能帮助广大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句子与中文句子的不同含义,真正学会如何使用英文句号。  相似文献   

8.
孟献民 《英语自学》2009,(11):44-46
大学英语四级题型中的中译英翻译(Translation)部分主要测试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这部分共有5个句子,一个句子一题,共5题,句子的一部分已用英语给出,另一部分放在括号中以汉语出现,要求考生根据句子的上下文将每个句子中的汉语部分翻译成英语,考试时间为5分钟。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对比分析是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对比语言学在本世纪以来的发展,其成果也大量运用于外语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外语教学的效率。在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中,汉语的负迁移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语法错误比较容易纠正,而汉语负迁移造成的语病往往因其符合学生多年形成的母语思维模式而不易觉察、不易纠正,写出的句子往往是套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句子模式。本文对英汉语句子层面的显著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有助于降低汉语负迁移影响,提高我国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常虹 《考试周刊》2011,(39):96-97
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词、短语和句子中都会出现大量的动词,使汉语呈现动态特征。英语动词有形态变化,除谓语动词外,其他动词则以名词等静态形式按其句法功能被置于句中相应位置,使英语呈现出静态特征。中国学生不了解这种语言特征差异,写出的英语句子往往是用英语词汇填充的汉语句子。文章拟从英汉语言的静态和动态特征差异探讨大学英语句子写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些口误和笔误的数据对比英汉口笔误的特点.并以此来探究英汉心理词典中储存状况;同时从认知实验的研究成果进一步阐释英语和汉语的储存结构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李晶晶 《成都师专学报》2010,(6):108-109,123
本文从英语学习的心理机制角度,讨论了成年人英语学习信息加工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思维结构"相互交叉作用,分析了这一作用在概念结构上对成年人英语学习的思维趋同性的重要意义。作者明确指出,成年人在英语学习中有机地借助母语的"语言-思维结构",对英语学习不仅不会产生消极作用,相反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省略是语言使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和其它的语篇衔接手段一样,省略也具有衔接语篇的功能。英汉省略现象在功能和类型上有共性,但在具体现象上也有本质性的差异:"形合"和"意合",有标记和无标记。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于英汉语篇翻译更加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许许多多谚语。英汉谚语之间既有类同性又有特殊性。通过学习英汉谚语的特殊性和类同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省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不同,这种省略现象仍有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民族的"意合"趋向和西方民族的"形合"特征."意合"趋向在省略上表现为省略只求达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体现在少省谓语,多省连接词、主语.而"形合"表现在英语过多地依赖语篇的衔接手段,省略上体现在多数伴随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汉、英语言中共有的现象,有着相同的心理基础和共同的适用范围;同时也透射出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伦理传统等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从对汉语和英语在词法和句法方面进行对比的角度,论述了汉英两种语言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并提出,要想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可采用以下方法:一,向学生讲解英语构词法知识;二,介绍汉英语在句法方面的不同;三,增加译文赏析,进行汉英互译练习等。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言中均有许多表颜色的词语.本文对处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下的英汉语言中的一些主要颜色词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的异同,旨在增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促进异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虽属于不同的语系,但对英语、汉语两种语言单元音基本性质进行对比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这两种语言的单元音在本质上都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只有极少数相似性很小而差异极大以致找不到对应的相似音,但通过舌位、开口度与唇形的适当调整,也可达到基本一致。对于英语、汉语两种语言辅音基本性质进行对比也可以发现汉、英两语言辅音的相似性,但英语在成阻部位与汉语的稍有不同。英、汉两种语言语音间除切分音位与音节结构的相似性外,其实在这两种语言中音调的音高变化趋势方面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句子的语调,因为声调是汉语独有的,而语调问题是英汉语言共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理论分析英汉习语的异同之处,帮助中国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英语习语.并列出学习英语习语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