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所学校能健康有序地运转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三个要素。要素一———一位得力的校长。其作用如大海航行中的舵手、交响乐队的指挥。要素二———两个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这是学校发展的制度保障。要素三———三支队伍:齐心协力的干部队伍、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服务教学的后勤队伍,这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三个要素可以相互促进,形成合力,相得益彰,良性互动;三个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掣肘,形成内耗,导致人心焕散。而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三个要素的协调和互动,它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学校中层干部…  相似文献   

2.
徐吉志 《中国德育》2007,2(5):45-45
学校生活中有许多仪式,比如: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队仪式、毕业典礼,等等。这些仪式犹如一个教育磁场,能在学生心中产生一种心灵共振,育人作用不容置疑。学校仪式文化的建设,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让所有教职工都能理解仪式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二是如何使所有教职工都能指导学生遵守仪式规范;三是学校教职工群体是否也有某些仪式。笔者认为,学校举行仪式活动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要研究它的构成要素,必须从创造学校文化的人这一角度来探讨。综合我最近对属地周边学校文化进行的调查,我认为: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教师文化;二、学生文化;三、师生共同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4.
译者的话:这里译出的是威尔逊(B.L.Wilson)、考比特(H.D.Corbett)和韦伯(J.Webb)三人合著的辞目释文,原文载于T&;#183;胡森(T.Husen)等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全文主要论述以下三方面内容:学校氛围和学校文化这两个概念在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学校的改进、变革和重建的浪潮中非常盛行,人们借此讨论学校环境(尤其是其中的学校氛围与学校文化)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在西方学界,这两个概念已开始被互换使用,并已产生了正负影响;作者们分别对两个领域内研究的优缺点作了分析,进而强调对学校文化的研究才是学校迈向有效变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刘良华 《今日教育》2011,(11):28-30
学校文化由三个部分所构成:第一个是学校的器物文化,如:教学楼、走廊、操场、厕所、食堂、课桌、墙壁、黑板;第二个是制度文化;第三个是精神文化(生活习惯)。后面两个是非物质文化,也最重要。但学校的制度和精神文化中哪一个更重要呢?精神文化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能够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才是真正的优质学校。优质学校应该包含相互递进的三个层次:一是结果层次;二是能力层次;三是化层次。创建优质的学校化,是提供“优质教育”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学校化不单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发展的潜能、趋势和自我更新的机制。优质学校化的创建,应该是学校化的整体优化。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实现学校化的优化:一是从学校化“分支群体”的维度,即校长化、教师化、学生化、行政人员化、班级化的优化;二是从学校化自身的“静态结构”维度,即精神化、制度化、物质化的优化;三是从学校化的“动态结构”维度,即学校化的水平、持续发展潜能、创新能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徐向东 《上海教育》2007,(5B):53-54
办学特色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一所学校有没有特色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结合学校工作的过程把学校办学特色概括为两个方面:学校课程与教学过程的特色和学校管理过程的特色。学校是教育机构,它的特色最终要反映到课程和教学的过程中去,同时,学校的课程和教学过程的组织又依赖于学校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要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学校环境,特别是思想道德环境很重要.优化思想道德环境应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转变对思想道德教育在教育学生中的位置观念,二是学校领导要紧抓校风建设,三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传授知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主要场所。校园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又是一个文化环境。充分认识校园文化的功能与特征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而构造校园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二是齐心协力,着力打造校园精神文化;三是协调一致,建立健全校园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10.
剖析传统学校管理局限 建构现代学校制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现代学校先进文化,推进现代学校建设水平的提升,是未来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做好此项工作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明确社会发展宏观趋向与现代学校建设的方向;二是深入剖析传统学校的局限是创建现代学校先进理念及系统体系的基础;三是重新定位学校管理组织的功能、角色。  相似文献   

11.
赵中建 《上海教育》2007,(7A):49-50
一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完成三个步骤:第一为硬件,第二为制度,第三为文化。对于学校也是如此,必要的乃至良好的硬件之于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文化,加拿大学者富兰教授在其《教育变革新意义》中有过这样的论述:“首先要认识到,如果要完成一场深刻的、更加持久的变革,最为重要的就是‘重塑’学校文化。否则变革就会肤浅和不持久。”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认为,学校校长、学校制度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而就发展依靠什么而言,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第二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第三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校园精神,即学校教职工的价值追求,这一阶段的管理是超越规范的管理,依靠的是道德与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在实践中,有的校长喜欢用制度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来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则用人文关怀去管理学校,也有不少校长认为,最好的管理是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我想,最好的管理应该是用文化去管理学校。上海建平中学的校长程红兵认为,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人文关怀是学校今后发展的依托。实际上,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人文关怀这三部分说到底就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认为,学校校长、学校制度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而就发展要…  相似文献   

14.
何为学校化?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表述不一,但大都倾向于学校化是个由三层次构成的有机复合体的观点,即:物质化、制度化和精神化。物质化是为了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是学校化的第一层面,是载体  相似文献   

15.
职教难办,职校校长难当,这早已是共识。那么,怎样才能当好职校校长呢?笔者长期管理职教、指导校长办学,注意研究校长的工作,认为:一名好的职校校长要能够把握职教工作的综合性特点,正确运用教育和经济两个方面运作法则,精于教育、善于经营、长于管理。一位基层领导给职校校长设计一个完整的工作形象,即:教育教学像教授,经营学校像经理,管理学校像县长。要达到这三个“像”,就必须树立四个意识、提高六大能力。  一、四个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客观存在,校长树立正确的意识是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础,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6.
职业院校确定引入的现代企业文化主要有三种.一是体现企业发展前沿的引领文化.二是促进企业规模发展的效益文化.三是员工与企业共同体的和谐文化。企业文化在进入学校后要转化为教学文化形式.以教育文化的形式传播企业文化.需要在转化方式中搭建三个文化融合平台:(1)改进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机制.校企人员在共同工作中吸纳式融合:(2)建设校企联合体和产品工作中心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7.
《天津教育》2008,(10):F0002-F0002
天津市南开实验学校是目前天津市唯一一所集中小幼为一体的国办学校。学校成立于1998年.下设中学部、小学部、幼儿部、国际部、培训部、寄宿部、体育俱乐部。学校现有学生3000多人,教职工300多人。近年来,南开实验学校尝试从教育的原点上来认识教育:学校教育的三个层次是培养习惯、积淀文化、铸造生命;  相似文献   

18.
陈玉云 《江苏教育》2008,(17):40-40
一、目前学校在什么地方:分析学校发展基础。重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展优势、主要问题、优势与不足的分析。主要围绕学校行政管理、师资建设、教育教学、家庭社区、体育问题等方面来展开,并着重分析其成因,作好归因分析。在具体分析中要避免下列问题的出现:一是发展优势部分不够突出;二是发展优势缺乏归因分析;三是优势分析过于冗长。  相似文献   

19.
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其主体是人,体现着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陈孝彬提出“所谓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校成员所共同赞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合。”其结构表现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表层,指表露干外的物质环境,如办学条件、校园风貌、文明程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师反思何以可能——以学校组织文化为视角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章以学校组织化为研究视角,认为不探究的、个人主义的和压制性的缄默的学校组织化使得教师反思不可能,这包括三种情形:不(会)反思、不愿反思和不敢反思;相反,使教师反思得以可能的学校组织化是一种反思性的,它具有探究、合作和自由对话的特性;最后,从观念、管理和行动三个维度讨论了反思性学校组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