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等学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提升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介绍了学科馆员的概念和学科馆员制度的由来,从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明确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深化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知识管理视角下学科馆员的作用与职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彦芬 《现代情报》2009,29(9):53-54
本文通过分析学科馆员的能力与职责的重要性,着重论述了要成为学科馆员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素质,探讨了学科馆员在具体工作岗位的地位、职责与能力,以及就如何发挥提高学科馆员的内在能力与职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学科馆员的背景,并提出了高校要重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议,同时阐述了普及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张英敏 《情报科学》2008,26(5):792-794
学科馆员制度经历了初试已进入发展成熟阶段,为教学科研人员所信任和依赖。为了更好的延伸这项服务,要实行主动性个性化服务,馆员持证上岗,实行完全免费服务,学科馆员要成为“信息家”,才是未来学科馆员制度的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研团队中学科馆员的知识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艳新 《现代情报》2007,27(8):134-135
从学科馆员作为高校科研团队的辅助层成员出发,探讨学科馆员如何通过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体现出自身在科研团队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产生的必然性,讨论了学科馆员的职责、素养要求、考核办法,指出了各大高校图书馆只有依据自身的馆情、校情制定出适合本校的学科馆员制度,才能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艳军  邹香菊 《现代情报》2010,30(3):14-15,18
隐性知识是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核心能力。文章通过阐述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的具体表现,并从隐性知识自身特性、个人和组织三方面分析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障碍,提出应从知识存储、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等知识环节来加强管理,促使学科馆员个人隐性知识向团队隐性知识转化,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学科馆员兼任学术秘书制度对学科馆员的自身发展和图书馆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学术秘书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以及图书馆现有人员配置上阐述了学科馆员兼任学术秘书的可行性,并对图书馆实施该制度提出若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丁永玲 《现代情报》2011,31(1):109-112,116
通过对财经类院校图书馆主页的调查,文章分析了我国普通高等财经类院校学科馆员服务开展的现状,图书馆自身的弱势地位、学科馆员角色的定位以及质量评估是发展中的难点。财经类高校联合起来,依托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进行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质量评估,形成财经行业特色的学科馆员服务,是财经类高校学科馆员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学科馆员支持高校科研是图书馆自身发展及满足用户需求变化的需要.文章详细阐释了嵌入式学科馆员如何在课题论证和申报、课题进行、课题结题、申请专利和成果转化中发挥作用,并对嵌入式学科馆员支持科研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及建设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图书馆引进学科馆员制度是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有其适应自身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必然性,我国一些高校也因馆制宜建立了不同的学科馆员制度模式。必须针对不同高校图书馆的现状,抓住关键,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促使学科馆员制度的进一步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茂华 《现代情报》2011,31(2):91-93
学科馆员是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同时受到过文献情报专业训练,向特定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信息获取与利用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满足教学与科研的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立足高校,面向社会,这是摆在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科馆员要"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深化社会服务的内涵,架起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时代桥梁。  相似文献   

13.
对学科馆员工作的再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宏铭  胡琳 《现代情报》2008,28(1):147-148
就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某些亟待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分析,提出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应注重从务实、重质量、重效果等三方面建设和完善学科馆员制来思考.  相似文献   

14.
对设立学科馆员必要性做了系统阐释,指出:由于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对图书信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高校系资料员向学科馆员发展的必然性,指出要适应这一发展的必然性,高校系资料员必需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克服角色转换和定位过程中出现的新困难.  相似文献   

16.
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人才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凤琴  刘远翔 《现代情报》2007,27(7):115-117,120
我国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受到馆员队伍素质的制约,学科馆员工作需要的是“专家化”、“学者化”的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因此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用人机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和办法.使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建设是创新服务的新内容。本文试图通过为专业建设服务的研究和实践,在动力、内容、途径上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渐建立起科学完善、适应高职自身需求的"学科馆员"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职责及应具备的素质,探讨了大学图书馆要顺利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学科馆员是21世纪初在国际图书馆界开始广泛盛兴的一种新型的图书馆员角色和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为高校院系各学科专业信息文献提供深层次的专业服务。高校图书馆逐渐引入学科馆员制度后,学科馆员将逐渐替代图书馆员,面对新的挑战,图书馆员要尽快实现学科馆员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高校系资料员向学科馆员发展的必然性,指出要适应这一发展的必然性,高校系资料员必需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克服角色转换和定位过程中出现的新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