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拼音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就非常重视拼音,在拼音的编排上真可谓颇具匠心,从音节形式的呈现、情境插图的整合、拼音识字的结合、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等都无不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
语文审美化教学就是以美育的观点审视和处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语文教学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最佳状态,从而以美促教,以美育人。实施语文审美化教学,发掘语文教学本身的审美资源,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发掘语文教学本身的审美优势,利用形象审美,引导学生从形象感知入手,通过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等因素的综合运用,达到以美启真、以美促教的目的:利用语文教材的资源优势,即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课文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美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审美化教学;展示语文教师的特长优势,即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将自己所独具的美质特长融贯于教学之中,以充分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优势。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但是在"假语文"的环境下,"真作文"教学难以展开。本文介绍了"真作文"的现状与背景、内容和内涵,提出对"真作文"教学的方法及建议,并展望"真作文"教学的未来。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这个时代呼吁"真作文"!  相似文献   

4.
真语文面临的困境:真语文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和真语文教学过程"失真"。真语文"失真"缘由: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语文教师素养不高、语文教研活动形式化和过分拔高学生主体地位。回归真语文的"指路灯":素质教育要深化、语文教育专家引领要落实和语文教师素养要提升。  相似文献   

5.
文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把优秀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评价标准总结为“真自主、语味浓、情趣足、效度高”十二字决.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期与学界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而且能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喜欢上语文,愿意为自己的语文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此,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古诗词教学。本文首先对"真语文"理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揭示和分析,最后在"真语文"理念指导下提出相关教学策略,以期帮助高中一线语文教师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闫桂珍 《甘肃教育》2014,(19):84-84
正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更在于追求真语文教学,而真语文教学在于以教材为本,实行大语文教学观,以开阔学生视野,打牢国学功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进而达到传承中华悠久文化传统的目标。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真语文教学,就要着眼于教学的务实、学风的朴实、评教的真实。下面我就真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谭力 《四川教育》2014,(9):46-46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握语文教材文本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育教学,是一名合格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认识.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文章情节看似简单,但要真正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知识,明白一些道理,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把握语文文本特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一两年,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一直在炮轰"假语文"。11月1日的亚洲教育论坛上,王旭明再次提出,当前语文教育最急迫的是要回归语和文。不可否认,在当下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违背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音乐课,偏离了语文教育教学的轨道。但是,就此把这种现象视为"假语文",进行炮轰,推行所谓的"真语文",笔者以为不符合语文教育的实际。从一线语文教学实际来看,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能够按照语文教学规律上语文课,上的就是"真  相似文献   

10.
顾雪梅 《考试周刊》2013,(59):34-35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的核心阵地——阅读教学已然丢失了本真。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真,文章从真教理、真内容、真教法、真教风四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正>在真语文教学中,要强调文道结合,也就是将语文知识和道德修养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能提高语文能力,更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要发挥教育职能,否则学生学到的只会是死知识。在真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文道结合,让初中学生在评价人物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在把握文眼研究的过程中挖掘文章思想内涵,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晏屏 《教育导刊》2004,(3):126-126
语文教学艺术,是启发学生智慧的艺术,也是塑造学生美好高尚心灵的艺术?教材精选了许多名家名篇,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广阔而丰富的世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带领学生进入这优美的世界,使他们得到真善的教育,而学生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能否辨别、感受或取舍、并且思考、学习,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手段。我们应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给他们营造一个活泼、实在、有效的艺术氛围,进行点拨教学,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并挖掘其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的研究,深入语文教材,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基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读和写两个方面进行延伸探讨,进一步提出了优化语文教学的策略,促进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字里行间凝聚着思想和情感,表现着真、善、美的高尚情感,可以说是情感教育的丰富载体。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相应开展情感教育。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前不少人不顾实际,一味模仿名家,盲目追求所谓的语文教学创新而背离语文学习之道的错误现象,提出这样的看法:语文教学只有寻根溯源,返朴归真,以文为本,以人为本,才能存真去伪,撷取语文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姜兵 《辽宁教育》2014,(12):11-13
语文教学必须尊重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关注生命的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角色定位,确立"真主体",立足文本,追求"真体验",注重实效,开展"真训练"。唯其如此,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焕发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黄东海 《考试周刊》2014,(81):35-36
<正>随着2012年一场以"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为主题的"真语文"大讨论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对"真语文"逐步加深了解,并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在"真语文网"上的学习、交流与教学反思,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不能搞花架子,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语文"二字,看似简单实则意蕴丰富。从字面组合看即"言+吾+文"也,意含为"我读我言(说),我听人言,我写我心中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活动是认知活动,同时也受人的情感因素的调节,真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语文教学过程总是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有机渗透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9.
结合郑逸农教授的《语文课不可以这样玩》一文和一次市级评优课活动,思考"真语文"对"非语文"的批判,发现其中的逻辑颇多待商榷之处,进而辩证地认识"真语文"与"非语文":"非语文"是"真语文"假想出来的"不法身份者",其实质还是从"内容"上否定对方的合法性;语文课"可以这样玩",不是语文课"全都这样玩";"语文教材文本精读教学"只是整个语文学习的阵地之一,要提倡"大语文观"。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并在每方面尽可能有条理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