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不知怎么讲到了“露马脚”这句话,就问:“哎.谁知道‘露马脚’这个典故?”  相似文献   

2.
张帮群 《教育艺术》2002,(10):46-47
课堂上 ,学生大声诵读初中语文第六册《君子于役》这首诗。背诵后 ,我问 :“《君子于役》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同学们参考“阅读提示”大声说。“但我们仅仅看到这一点还不够 ,还要运用想象让女主人公有血有肉地‘活’起来 ,栩栩如生地‘动’起来。那么 ,怎样才能让人物‘动’起来 ,留给我们一个鲜活的形象呢?请每个同学不妨设计一两个问题 ,看谁设计的问题能够生动地再现人物的性格。问题设计可以是多元化的、开放式的。”我提示说。三分钟后 ,王姗同学举手并站起来说 :“为了让人物能够‘活’在我…  相似文献   

3.
王荣生老师在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时,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的口头应答和反应,是以回答老师所组织或诱导的问题为主呢,还是努力在拿一种‘有道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其根本问题也是他在文中提到的“学生学的到底是语文课程里的‘语文’,还是语文教师的‘语文’”。[1]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到底存在语文课程里的“语文”吗?我们可以从教学预设这一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学过程中不存在语文课程里的“语文”,教学开展都涉及教师的教学预设,学生学的必定是语文教师的“语文”。  相似文献   

4.
一天,小山羊和小花鹿在一起复习语文。小花鹿问小山羊:“你知道‘老’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小山羊随口答道:“‘新’呗。”小花鹿笑着说:“你错了,应该是‘幼’。”两人争执不下,便一起去找熊猫老师,请他判个对错。熊猫老师扶了扶眼镜说:“不要争了,你俩谁都没有、错。”  相似文献   

5.
叶根娟老师魂牵梦萦于语文课堂,以自己学语文的切身感悟,以对小语教坛的虔诚,以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向善、求真、信美”的教育信念和“整体建构.循疑导学,实践充分,情理相融”的教学风格。她坚信“文章不是无情物”,认为“课文是静态的.而课堂是动态的,这由‘静’到‘动’的蜕变。  相似文献   

6.
看了朱昌元和何杰老师评说滕世群老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的文章(见本刊2003.5)后,有些不同想法。一、“二度课程”要不得!朱老师在《“二度课程”与教学个性》一文中评说道:“执教者凭着自己的爱好与能耐,将一口池塘‘挖’成了一口烟波浩淼的湖”。这里有两点信息:一是执教者“将一口池塘‘挖’成了一个烟波浩淼的湖”;一是这“湖”是执教者“凭着自己的爱好与能耐”“挖”成的。前一点很有价值,实质上是在谈教学内容的拓展整合问题。如果出现在我们语文课本里的是一个个专题型的技能或内容单元,就可以有效消除广大一线教师教学资…  相似文献   

7.
(一)“鲸”字妙解学习《鲸》这篇课文时(课前曾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我刚写上课题,孩子们就针对“鲸”的字形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认为‘鲸’实际上是一个错字,因为通过预习我们都知道鲸是一种哺乳动物,不是鱼,怎么能写成鱼字旁呢?”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是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人们对鲸有着错误认识,以为鲸是鱼,把‘鲸’写成了鱼字旁,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知道了‘鲸’是哺乳动物,就应该把鱼字旁改写成反犬旁。”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认为‘鲸’不是错字,不应该改。因为‘鲸’是形声字,右边的‘…  相似文献   

8.
钱梦龙先生早就提出“语文老师如果能够把他的学生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人’,那么提高学生的素养就不再是一个遥远而蒙咙的目标了”。又说“阅读能力虽不是语文能力的全部,但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坚实基础,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抓住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条,就是抓住了语文教育的‘牛鼻子’,语文教育的‘减负’就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为《义汇报》写的《教师下水》一文中就提出了“教师下水”一说.叶老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地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地说法.就是‘下水’。”  相似文献   

10.
朱永涛 《现代语文》2011,(5):122-124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1]实践证明,语文  相似文献   

11.
彭芳 《广东教育》2003,(2):31-31
语文教学应该“动”起来,鲜活起来,改变枯燥乏味的局面,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不用“心”学习和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的局面。一、化被动为主动钱梦龙说:“我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摒弃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填鸭注入的教学模式,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去探求知识时,语文教学才算“动”起来了。教学《项链》,我一上课就单刀直入提出问题:“玛蒂尔德值不值得同情?”学生面对问题,不敢贸然作答。于是令人满意的场面出现了:大家认真地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地讨论。结果是出现了“值得”“不值得”两种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2.
习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这句话语重心长,意义深远,引人深思。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感到身上责任的重大?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我们语文课的"根"是什么?语文课的"魂"又在哪里呢?如今,有些语文课就如纪伯伦的那句话:"我们走得太远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相似文献   

13.
郝强是一所寄宿制高中的学生,周末回家同妈妈讲到学校的语文老师时,说:“我们班这个老夫子,太固执了。前些天,语文课代表建议他周末带我们文学小组去茅山采风,你猜他怎么说——‘带你们去,其他同学不难受吗?’还有上星期,我请他自习课带我们去阅览室读报刊,他又予以拒绝——‘这事得校长点头!’搞得我这个班长在同学中间一点面子都没有。”  相似文献   

14.
特别考试     
今天下午第二节上课铃刚响,语文老师便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目光在全班同学们身上大概停留了5秒后,便开口宣布:“这一节,我准备让大家考试,测验一下第二单元学得怎么样。”语文老师的话音刚落,全班学生都说开了:“我们还没复习呢!”“这太突然了,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5分钟后,只听见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大声说:“安静!”顿时,全班鸦雀无声,接着,语文老师又说:“我给你们留15分钟的时间,如果你们这次考得好的话,我说‘嘿嘿’……如果考得不好的话,我就‘嘿嘿嘿’。”说完语文老师便走出了教室。我们深知老师话中的“嘿嘿”与“嘿嘿…  相似文献   

15.
作文的高下优劣,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整体水平和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大标志。教学生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为此,教师自己应写好“下水”文章。教育家叶圣陶说:“‘下水’是从游泳方面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  相似文献   

16.
幽默甜甜果     
●评分语文老师生气地说:“有位同学不满意我给他的作文评‘乙’,竟自己在旁边批了个‘甲’字,太不自量了。”这时,李明羞怯地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觉得您那个‘乙’字写得太好了,可以得‘甲’。”●没作弊化学测验后,教授不满地来到教室,对所有的同学说:“80份答卷,有80份答案。”一名学生在下面嘀咕:“这至少说明我们没有作弊。”●通知语文老师要一位同学口头通知全班:背诵蒲松龄的《狼》一文。这位同学最怕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就趁着教室没人,在黑板上写下“请同学们背狼”几个字后,匆匆走出教室。过了一会儿,进教室的同学…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堂复习课,复习文言句式,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相如止臣’里的‘止’字不是使动用法。”“为什么?”“使动用法的词语一般译为‘使……怎么样’,而‘相如止臣’可以翻译为‘蔺相如阻止了我’;不宜译为‘蔺相如使我停下来。’”同学们七嘴八舌。我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话:“我们战胜了对手。”“我们战败了对手。”“在第一句话里,谁是胜利者?”“我们———”斩钉截铁的回答。“在第二句话里,谁是胜利者?”“我们———”仍然是斩钉截铁的回答。“这么说来,战胜即战败,战败亦战胜了?这是为什么?”教室里一时陷入沉寂。“能不能从…  相似文献   

18.
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去年的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周宏提醒考生,“给力”“神马”“有木有”这些网络语言切勿用在高考作文卷中。无独有偶,福建省有关高考阅卷老师也表态说.“考生如果在高考作文中用了‘神马’之类的网络热词.则自己的分数可能就真成了‘浮云’。”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2013,(9):122-122
陈思良和邱晓玲两位同学在下课后,留住了语文老师曹老师。邱晓玲问道:“老师,我们有个问题想请教您,究竟什么是‘诡辩’呢?”曹老师并没有直接对他们进行定义的讲解,而是给他们两个出了一道题:“我家里来了两位客人。一个很干净,他叫A;一个很脏,他叫B。那么在这两人当中,谁会去洗澡呢?”  相似文献   

20.
周新 《语文知识》2001,(6):34-34
在一节创新达标课上,语文老师提出一问题之后,紧接着说:“谁来回答?需要我点卯吗?”此言意在了解学情,试探学生的学习习惯(老师不是在本班上课,和学生互不熟悉),以便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教法,虽不高明,倒也实在。可老师话音刚落,一学生意外发问道:“老师,‘点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