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工作者所必须坚持的原则。全文分析了大众媒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传播误区,探讨了新农村报道贯彻“三贴近”原则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三贴近”是党中央对加强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报道群众身边事。各报纸传媒贯彻落实“三贴近”,最显眼的是增加了新闻评论,使报纸评论形式多样化,因此,报纸新闻写作必须创新,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真品、精品。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众传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不仅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更要同步建设新农村文化,改变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匮乏现状,从而保证农村经济的持久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相比较其他方式,大众传媒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目前大众传媒对农村的信息传播严重不足.各级政府以及媒体应采取措施利用大众传媒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建设农村公益性媒体.综合各类型媒体构建农村复合型网状传播结构,对农传播的媒体内容和形式要切实贴近“三农”。  相似文献   

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党报新闻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党报新闻报道要敢于用正确舆论导向来触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改进会议报道,新闻记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5.
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五”以来,包括江苏在内的各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在推进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提出,自学考试应当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进考核方式,加强助学辅导,以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中央领导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使“三贴近”在宣传思想战线蔚然成风。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关于“三贴近”的重要论述,联系《永州日报》的实际,笔者深深感到,坚持“三贴近”是紧密结合宣传思想工作实际,认真贯彻“三个…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多次强调新闻宣传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新闻媒体尤其是各级党报,必须以此为指针,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创新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8.
小学德育工作的"六利用""六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为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坚持“六个利用”、“六个结合”,努力创造  相似文献   

9.
信息参考     
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中国记者》2 0 0 4/4期撰文认为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 ,积极探索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表现形式 ,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1 “三贴近”的本质和核心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抓住这一本质核心 ,改进新闻报道就有了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三贴近”原则 ,进一步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本质和核心 ,就能推动新闻战线的同志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为了落实这项要求,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方法,我校实施了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只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等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还应该有“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农民整体精神状态和素养的全面提高,以及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通过公平、公益、均等的基础性公共文化服务,农村社会逐步形成了一种弥合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道出东北人对"二人转"的喜爱程度;而"宁卖二亩地,也要闹家戏",也表明了西北人对"二人台"的喜爱程度,然而,两个姐妹戏曲剧种虽有一字之差,但其传播范围和群众熟知程度等方面却有着一定的差别。文章从几方面分析二人台与二人转的差异及共同之处,试图通过对比研究初步探究差异形成原因,及如何借鉴二人转成功发展模式来发展二人台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急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对农民的心理和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主要表现为对原有认知方式、情绪情感表达、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冲击。如果农民缺乏和谐的心理状态来面对转型时期的各种冲击,可能会引发一些严重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件,如贵州翁安"6.28"和云南省孟连"7.19"的群体性事件。因此,文章就转型期农民心理和谐的影响因素及其维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服务"三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从"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途径和方式"的角度出发,对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对策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四县市“农家乐”业主和非业主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应用归纳分析和比较分析法,探讨“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如下:“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直接参与“农家乐”业主的影响程度大于没有直接参与旅游的非业主社区居民;“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方面作用具有不均衡性,表现为对“物质文明”作用最强,其次为“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最弱,直接参与“农家乐”业主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三个方面的影响程度较大,而“政治文明”方面的影响较弱;“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不同具体方面的作用呈现各自独特的特点。文章的研究成果对“农家乐”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农业化学知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化学课程是来源于农村并且显性于农村的一门课程,它贯穿于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以“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来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的新教育观念,实现农业化学课程从“显性”到真正意义上的“显形”,以改变农村“贫”与“愚”的落后现状,采取有效的农业化学知识渗透中学的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改革,从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针对西部农村中学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提出了开设农业化学课程的三条原则、具体内容以及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农业化学知识的三种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旨在推广学习型组织概念,改革农村办学和教学观念,利用“活知识信息中心”的培训平台,促进农村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提升农村学校教育素质,推动农村社区发展。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的建设为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等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有效地探索出了一条在西北农村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赋予了新的目标和内涵,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体现了我们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明确了“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和“如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具体指向。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的保护和建设好少数民族地域文化,是西南地区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高度重视地域文化的保护,促进“建设”与“保护”共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21世纪创新教育的发展需求,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锐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实现这一重要目标,其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大体有四项:一是以“古代文学史”为纲,以“历代作品选”为本,加强原典教学;二是提倡“启发式”、‘‘探讨式”教学,彻底摒弃“注入式”、“填鸭式”;三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大力提高教学效率;四是打破书面考试的单一模式,建立综合考核、全面评价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