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等职业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成才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应围绕这一目标来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使其贯穿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每一门学科、每一个活动中去。物理教学要适应这种要求,必须从单纯的“学科教育”转向“科学教育”,即既要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完整的物理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还要注重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职校物理教学必须培养以下几种能力。一、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其概念的形成或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2.
受传统荚语教学的影响,高职院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为适应现代英语需要,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采用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中心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形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我校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和思想工作的特点、途径、形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职业学生特点的活动;紧抓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注重对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能力、生活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和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具体来讲,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良好校风,培养…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叶圣陶先生在《创造性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让他们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广大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论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就目标定向是目前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分为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令天,如何培养学生形成适应性的成就目标定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竞争能力,进而提高成就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学习目标定向较之于成绩目标定向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更积极的影响,因此对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培养即是培养学生形成较高水平的学习目标定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站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来改革长期以来中小学中普遍盛行的、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的旧模式,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为核心、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生存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塑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7.
改革数学课程,调整数学课程结构,以“问题解决”为方向,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标,重构数学教学内容。引入计算机,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现代数学思维和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目标结构,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新型目标结构。首先,教师在确定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导意识,就能自觉地做到围绕“培养创新精神”这个核心来确定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明确“培养创新精神”是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观念等为基础的,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指导,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理清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育目标,并有意识地强化能力目标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周敏 《中学生物学》2001,17(3):10-12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进程中,高考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变化:将物理、化学、生物纳入“理科综合测试”,着重考察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高三复习课“细胞分裂”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60、70年代,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有独特的人格特征而又充分发展的人,强调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教学做起,要彻底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入手,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转化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握好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具体归纳出以下四种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满堂灌的旧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数学教学的一个主旋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3.
张凡 《宣武教育》2004,(12):20-20
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促进了基础教育领域的思考和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形成普遍的共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正逐渐深入教育工作者的内心。如何在课堂上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呢?我在初二物理“浮力”课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口语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灵活多样地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给学生更多练习的机会,例如,课堂上的提问、研讨、对话,演讲、复述、回答问题,等等,使学生能够开口说英语。一、 改进教学方法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是采用传统的语法和翻译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课堂为中心,以讲解、讲授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重笔头轻口头、重讲授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成了听不懂、说不出的“聋哑人”,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扩大…  相似文献   

15.
王黎清 《云南教育》2002,(13):26-2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把原大纲中有关“听话、说话”的内容提出来,归并为“口语交际”,以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新大纲的这一修订,旨在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要求比原大纲更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而且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它明确地指明了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功能及目标。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单列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这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凭借。除此而外,新大纲又作了这样的阐述:“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  相似文献   

16.
王欢 《函授教育》2003,7(3):79-80
文章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成人教育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提出了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成教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王春侠 《考试周刊》2010,(28):124-124
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卢梭从自然主义教育观点出发,要求教育适应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育,提倡教育应“归于自然”.发展天性。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以主体性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参与研究,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控江中学以“自主发展教育”为办学理念,有其清晰的历史发展轨迹。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校就提出了培养学生“自辨、自学、自锻、自理”的“四自”目标;以后,进一步提出了“自我评价、自我磨砺、自我调节、自我超越”的要求,逐步形成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19.
自2010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启动以来,各入选高校针对该计划进行了整体部署,在组织管理、学生遴选、师资配备、培养模式、教育资源支持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最好的平台和环境。但要保障该计划的顺利实施,达到计划预期的目标,仍需解决诸如组织机构重复建设、学生适应性不高、师资配备不足、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创新”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有感召力的字眼。这是因为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富魅力的主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已开始实行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转轨,已明确把培养创造力的创造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方向和根本目标。教育的目的不是向学生灌输一些书丰知识,而是应着眼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因而,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创造性教育是当代教学改革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