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点,改进会议报道,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把会议报道做新 一是选择最有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许多会议涉及多个议题,报道会议要拎出“新闻眼”,抓住最具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问题进行报道。一篇稿件通常只有一个主题,只有抓住主题,突出重点,才能抓出新闻甚至重大新闻。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是个富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时政新闻存在诸多问题,如报道形式程序化、没有同期声、采访报道语言书面化等.时政新闻重点要改进创新典型报道、时事政务报道、发展成就报道、重大主题报道和政策解读报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不断加强和改进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坚守舆论阵地、提升传播力的现实需求。本文试图结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在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方面的探索,研究探讨互联网语境下重大时政主题报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所谓时政新闻,是侧重于从时政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目前,这类新闻报道因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限制了记者的创造性的发挥,报道手法比较单一、刻板。如何使时政新闻报道令人耳目一新,这就需要记者有创新精神和精品意识,善于在时政新闻中捕捉亮点,使新闻报道更加深刻生动。软化时政新闻时政新闻理念创新就是要打破“框框”,使时政新闻回归其作为新闻的本质,不能将时政新闻等同于党政机关的公文。时政新闻因受内容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着会议报道程序化,工作报道程序化,不考虑受众需要,只在乎领导的感受,针对这些现象,需…  相似文献   

5.
郭小川 《新闻战线》2023,(23):91-92
全媒体时代,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都市报要守望时代、引领导向,聚焦重大主题、捕捉热点新闻,以精品意识抓“活鱼”、搞创新,要找准重大主题、热点问题同民生关切的联系点、契合点,放大时政新闻的兴奋点、闪光点,挖掘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亮度的新闻,努力将时政报道写出厚度。  相似文献   

6.
在全媒时代,如何做到让重大时政报道在地方媒体精彩“落地”?作为市州级媒体的恩施日报,就重大时政新闻创新报道视角,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抓住重要节点、突出新看点,全媒矩阵传播、拓宽传播力,让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政治活动等时政报道精彩“落地”。一、紧扣时代主题,唱响重大时政报道主旋律在党媒的新闻宣传报道中,重大时政新闻担负着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里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主流媒体的报道优势,弘扬主旋律,报道好重要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7.
高洋 《记者摇篮》2012,(4):14-15
每年的"两会"报道往往是时政新闻厉兵秣马、决胜千里的重大战役。而很多民生新闻栏目对"两会"宣传退避三舍,认为主题报道影响收视,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实际上,"两会"所确立的发展方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全省经济、民生发展的大方向。作为一档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栏目,这同样是一次融入主流的难得机会。喉舌论决定了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在导向和内容上并不对立,高明的新闻从业者完全可以从政治导向和市场需求中找  相似文献   

8.
时政新闻的报道主要是为了反映党和政府在某段时期的重大决策和领导意见等,并向群众说明政策的未来走向,决策内容基本将以人为本作为主体,反映的内容也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群众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而拉近新闻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本文主要研究时政新闻记者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9.
我从业三年来,曾经跑过社区新闻,目前在跑时政新闻。两年时政新闻跑下来,不能说有多少收获,不成熟的感受倒是有一些。时政新闻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要反映党委政府的政治主张以及重大战略决策和举措,在报道尺度、时机选择等方面都要慎重考虑。这里,我就不再赘述这些内容,只想说说时政新闻记者的群众意识。把心扎下去有人认为,时政新闻和老百姓离得相对较远,多数情况是参加会议、传达  相似文献   

10.
张坤 《新闻传播》2016,(4):80-80
提高电视时政报道的可视性,关键要增强时政报道的新闻性。新闻性就是把握真实、及时和故事等属性,从背景和细节中挖掘时政报道的新闻内核。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是改文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时政新闻是各新闻媒体接触较多的题材,也是消息库中非常重要的成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舆论宣传工具,理应重视发挥时政新闻的重要作用。把握好时政新闻的主题,精心选材和写作,是报道好时政新闻的基础。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时政新闻的定义和地位新闻报道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政令等对社会生活全局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社会成员最想先知的重要信息,也是新闻传媒信息资源的富矿。有的学者为…  相似文献   

12.
张守田 《新闻界》2000,(5):50-50
主题是一篇稿件的灵魂和统帅,也就是作者通过新闻事实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和核心。主题好比项链的丝线,有了它,才能串起素材的宝珠;主题好比车轮的轴心,有了它,才能撑起事实的辐条。   这就是说,一篇新闻稿件,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本文着重从新闻主题的“新、尖、小”入手,谈谈如何选择和提炼主题。   主题要“新”,富有导向性。新闻贵在“新”,到底什么样的主题才叫“新”呢 ?能够体现当今时代特征,符合当前报道精神的主题才叫“新”。唯有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对时政新闻中的涉农经济报道,要做好贴近、服务,要科学、前瞻,要通俗、易懂,树立起时政新闻中的"农"场经营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新研 《记者摇篮》2006,(8):20-20
采写角度平民化以前,我们的一些时政新闻记者的采访渠道很单一,要么听会议,访领导,要么跑部门、拿材料;同时写起稿件也很生硬,喜欢用“记者从某某部门获悉,据某某部门透露”等生硬的开头。新的思路要求,写会议、政策类新闻,必须涉及到的活生生的人物或故事,通过气氛的渲染,将人带入新闻。要求尽量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主题,写他们的感受和变化,使得时政报道更具亲和力和贴近性。重大题材平民化对时政类的重大题材,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大。尤其是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政策法规、重大举措、交通规划等,做到以市民角度切入、提早做好准备和策划、力…  相似文献   

15.
新闻作品是否应读有主题? 新闻作品要不要、有没有主题? 有人认为,新闻作品是新闻事实的报道,如果提出新闻作品要有主题,会不会使新闻报道失去客观性?而有的报道,特别是那些很简单的事实的报道,很准谈什么主题。  相似文献   

16.
报道视角的偏失对媒体亲和力的损害 新闻报道在进行主题的表达时,首先要选择好一个新闻的报道视角.新闻视角是记者报道新闻的价值观定位的出发点,记者要从不同的方向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使之更好地将真正的新闻价值显示出来,当记者剖析新闻事实、寻找或提炼主题时,不仅要研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而且要寻求表现这种意义的最佳角度和基调.  相似文献   

17.
张国栋 《新闻世界》2013,(8):227-228
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两会期间新推的节目如《夏丹追新闻》、《两会百科》等的梳理,从媒介符号、新闻策划、新闻语态等方面对时政报道的新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今后时政报道要更加注重解读与理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之前时政报道不接地气、创新力不够与指令性要求过多有关,那么当前,就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以"走转改"的要求和做法,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宣传味道过重、表现形式不佳),达到有效宣传目的。力争做到"时政新闻要有厚度、经济报道要有深度、民生新闻要有温度、宣传报道要有尺度"。具体地说,就是时政新闻按新闻规律办事,突出新闻性,压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程序性、简报式报道,突出其中的新闻内容;民生新闻要体现人文关怀,呈现民生幸福,要有任务、故事;经济新闻要有内涵,突出具体做法、经验,减少成就性的概念式报道。增加体验式报道、系列报道、主题报道,这是摆在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新闻栏目前的一个既传统又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所讲的"抓活鱼"强调新闻工作中应该贴近群众,深入基层,"抓活鱼"对于时政记者而言,是一项必备的能力。"活鱼"与"死鱼"最大的区别就是"活鱼"是生动、鲜活的,时政记者的"抓活鱼"强调报道的主题性、及时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并突出稿件的可读性,报道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要想报道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时政记者必须要懂得抓"活鱼"的方法,加强学习,深入地进行分析与研究,正确地利用各种利益关系与矛盾,加强与基层的联系,掌握好正确的报道方法,加强与其他记者之间的联系。基于此,主要分析时政记者抓"活鱼"的具体方法,以期促进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时政新闻是关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而民生新闻则反映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从宏观上看,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关联,时政新闻多反映的是党和政府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民生新闻则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可是从微观上看,二者却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是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因此,时政新闻在报道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