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题是一篇稿件的灵魂和统帅,也就是作者通过新闻事实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和核心。主题好比项链的丝线,有了它,才能串起素材的宝珠;主题好比车轮的轴心,有了它,才能撑起事实的辐条。这就是说,一篇新闻稿件,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本文着重从新闻主题的“新、尖、小”入手,谈谈如何选择和提炼主题。  相似文献   

2.
一篇新闻能否成为精品佳作,题材选择固然重要,但精心提炼主题则更重要,因为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它是衡量文稿思想性,指导性和新闻价值的标尺,也是支配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运用及标题制作等写作环节的轴心,所以,下功夫提炼好主题,对于新闻精品写作来说,实在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张守田 《新闻界》2000,(5):50-50
主题是一篇稿件的灵魂和统帅,也就是作者通过新闻事实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和核心。主题好比项链的丝线,有了它,才能串起素材的宝珠;主题好比车轮的轴心,有了它,才能撑起事实的辐条。   这就是说,一篇新闻稿件,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本文着重从新闻主题的“新、尖、小”入手,谈谈如何选择和提炼主题。   主题要“新”,富有导向性。新闻贵在“新”,到底什么样的主题才叫“新”呢 ?能够体现当今时代特征,符合当前报道精神的主题才叫“新”。唯有提…  相似文献   

4.
张永红 《军事记者》2003,(8):31-32,72
含金量再高的金矿石,不经过一定工艺过程的提炼,只能算是一块矿石。新闻材料也是如此,不经过作者的认识和思考,只能算是一堆零碎的线索或素材;只有通过一定的认识过程,才可能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而提炼出蕴含于新闻事实内部的深刻思想,体现其独特的新闻意义。这里,笔者结合近年来的采编实践,就新闻主题思想的表达形式和提炼方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看一篇稿子有没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大不大,很重要的是要看稿子的主题思想是否深刻。我们所说的新闻主题,主要是指通过新闻事实的叙述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内容主体或基本意图。主题思…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主题是什么?它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新闻主题是报道的核心内容,只有确定了报道主题才能围绕其建造起报道的结构,编织进报道的素材,展开报道的思路。要选准主题首先要选准角度,即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选准角度,需要记者对采集到的素材理解和辨别事物的能力。主题与角度是对立的统一体。新闻主题好比金矿石,含金量再高,假如不经过一番提炼,只能算是一块矿石。新闻素材只有经过作者的认真分析、缜密思考(这里包含着对事物了解的程度,掌  相似文献   

6.
何军 《新闻前哨》2002,(9):20-20
人们在采写新闻时,最头疼的应该算是“捉点子”,有了“点子”,便下笔如有神;反之,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虽绞尽脑汁,却元从落笔。这种现象从新闻理论上来讲,其实就是一个新闻主题的提炼问题。 新闻主题的提炼,是采写新闻的关键所在,提炼出的主题能以小见大,即“滴水见太阳”,便可算成功。要提炼出成功的主题,“逆向思维”是方法之一。 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方法,而逆向思维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因为当一件事情让  相似文献   

7.
主题是新闻的"灵魂".一则新闻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主题是否正确深刻.主题是"统帅",一篇新闻材料如何取舍,结构怎样安排等等,主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酌定."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话适用于各种体裁的写作,拿不住事物的"领"就不能顺文章的"毛".一堆材料,没有主题,就像是没统帅的乌合之众.  相似文献   

8.
袁媛 《新闻爱好者》2012,(18):44-45
一条新闻,有没有新闻价值,不仅仅在于新闻事实的大与小,更重要的在于它的思想意义,在于记者在报道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思想如何,在于新闻的指导意义和舆论导向作用如何。所以,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发掘出选题的思想意义,是记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深入开掘过程。在依据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主题方面,笔者提出从九个"着眼"发掘主题的思想意义,与新闻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新闻写作能力,这是作为记者必须研究的课题。新闻写作要循着事物发展规律所提供的信息,揭示主题;新闻要写得生动、鲜活、精彩,需要从新闻素材、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方面下工夫,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记者新闻写作的能力。一、新闻素材角度选择和主题的确定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的形成,总要通过对一定的素材选取、主题的确定以及结构布局来加以表达。素材选择角度是指记者对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以达  相似文献   

10.
李方 《青年记者》2012,(8):41-42
大多数新闻作品都是有主题的,也有一些新闻作品是没有主题的,比如一些奇闻趣事、简单的信息性的作品.从总体上讲,新闻作品需要主题,需要有好的主题. 主题是新闻的灵魂,记者只有把握主题,提炼主题,深化主题,才能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才能使读者不仅能获得信息,而且能受到心灵的震撼,才有可能把新闻写成“好新闻”.  相似文献   

11.
广电现场短新闻已经受到听众的普遍欢迎和赞誉,成为广电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作料"和"绿叶"。其"短、快、活"的特点和优势被业内人士广泛赞赏和推崇。如何采制好现场短新闻,使其真正地"短、快、活"?一、删繁就简,提炼主题,使现场短新闻真正"短"起来要让现场短新闻真正短下来,需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夫,要有准确提炼新闻主题,选取典型音响的能力。对此,采编人员平日里必须多实践多积累,在闻知新闻事件后,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以灵敏的嗅觉,捕捉  相似文献   

12.
张先珍 《青年记者》2006,(22):50-51
近年来,一种新的新闻理念悄然流行,那就是特别策划。特别策划又称新闻策划、主题策划,是报刊编辑围绕报刊主旨,审时度势,提炼主题,运用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创新组合,来表达与探讨某个社会问题的做法。特别策划是媒体竞争的产物。通过特别策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新闻资源,巧妙地变  相似文献   

13.
任何事物都有着多个层面,为表现新闻主题而选择的既能深刻反映报道对象的本质,又能准确体现当时的宣传精神,还能较好回答读者欲知、应知却未知的问题的报道侧面称之为“最佳新闻角度”。为什么要选择最佳角度?概括起来一句话:角度选择好,稿件质量高。选择最佳新闻角度,首先要理清选角度与抓问题、选角度与提炼主题、选角度与扭角度的关系。选角度和抓问题不同,“抓问题”是因,“选角度”是果。“抓问题”是“选取角度”的依据,“选取角度”是“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一篇新闻,如果说,主题思想是它的灵魂,内容是它的躯体,标…  相似文献   

14.
陆安权 《新闻知识》2001,(11):51-51
由于大报面向全国,档次高,稿源多,对来稿要求相当苛刻,因此,基层通讯员的稿件很难被大报采用。近年来,我就如何在大报上稿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和尝试,收到一定效果,每年在大报上稿10至20篇,今年1至8月,已在大报上稿16篇,其中《人民日报》1篇、《法制日报》7篇、《人民公安报》8篇。一、善于“淘金”,找出亮点。写稿子要讲究艺术,要善于从新闻材料中提炼主题,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稿里淘金,这是稿件能否上大报的关键。当你得到新闻素材时,不要轻率仓促动笔,应该静下心来,对自己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反复推…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事,二是主题.没事写不了新闻,没主题或主题不好成就不了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核心,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后,经过对事实、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成果.主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事情有大有小,主题也有大有小,大主题是一切新闻作品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条新闻作品的优劣成败,有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有独具魅力的细节画面。优秀的、经过精心筛选和提炼的细节,往往会成为电视新闻的传神之笔,更好地揭示作品的主题。在许多情况下,电视新闻的构思、采访、拍摄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如何在采访实践中,迅速地从繁杂的新闻现场中捕捉和抓取有利于表现新闻主题的场景和细节.而不被采访现场热闹繁杂的现象所迷惑,确实是一个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任何新闻都有一个想表达或揭示的主题,主题是新闻的大脑,直接关系到一篇作品的质量、影响力,所以要写出质量高、有影响力的新闻,就需要在主题上做足文章。相同或相近主题的新闻为什么有的出类拔萃,有的表现得平平淡淡呢,这与新闻主题的立意、报道角度选取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好的细节,在一篇新闻作品中可以起到“一叶知秋”的效果,这个“秋”指的就是作品的主题,是灵魂,统帅。一篇稿子所采用的所有材料,都应该为表现这个主题服务,而细节描写则是突出主题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9.
一篇新闻作品的形成,总要通过对一定的主题的选取、相应的素材的运用、一定的结构布局来加以表达。然而,对一件新闻事件应该选取怎样的主题、选用哪些材料、采用何种结构,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新闻的主题角度、新闻的选材角度、新闻的表现角度这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20.
新闻写作必须酝酿、提炼和深化主题.没有主题就没有中心,没有主题就没有思想,没有主题的文字是毫无意义的文字.主题的产生必须经过作者酝酿与提炼的过程,主题的提炼必须向集中、新颖、鲜明、深刻的目标进化,使之体现出作者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提炼和深化主题中,必须做到思想敏锐、主次分明、随时琢磨和把握对方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