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与通讯员朋友的交谈中,感到当一名通讯员要经得起这样几个考验: 首先是失败的考验。刚从事新闻报道的通讯员,由于采写经验不足,文字水平有限,有时给报社、电台邮去几百篇稿件,都没被采用,就气馁了,不写了。其次是成功的考验。有的通讯员,刚从事新闻报道时,发表一篇稿件,很激动,采写热情也高。可随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公安战线提起乌市公安局宣传科科长石国湖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人们经常在新闻媒介上看到他采写的新闻报道。这位勤奋的笔耕者自1988年开始从事专职公安宣传工作以来,每年仅在新疆日报上发表的作品就达50篇以上,而且在报纸举办的多项征文活动中都获过奖,他年年被评为新疆日报的优秀通讯员。1995年他采写的稿件被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各新闻传媒刊播的有500多篇次,其中在新疆日报见报的有70多篇。今年头5个月他的稿件又被各级新闻单位刊播210多篇次。  相似文献   

3.
他很普通,是一名行走在北疆边防线上的新闻干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8年来,他先后在40多家媒体发表文字稿件和图片1200多篇(幅),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被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聘为特约记者,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他就是新疆阿勒泰军分区新闻干事孟华昌。  相似文献   

4.
郭光进是一位农民通讯员,前年一年在军内外各级报刊、电台发表作品百余篇。捧回证书12个,被邓州市新闻科命名为“特别能战斗的通讯员”。这些证书,既证明了他的荣誉,也向人们展示了他刻苦采写的足迹。光进只念过初中,原在新疆某部队服役。自从  相似文献   

5.
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40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文字、图片、图像稿件300多篇(幅、条);先后16次在全国各级新闻单位举办的征文、竞赛、评比中获奖,被8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通讯员;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5次受嘉奖,连续两年被北京军区、集团军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和新闻报道工作一等奖……一连串骄人的成绩。也许你不会相信,这一伟绩竟是一个战士报道员在两年多时间里创造的。他叫孙捷。昨日的奋斗上高中时,他的一篇新闻稿件被广播电台播发,这次偶然的成功却使他做起了记者梦,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  相似文献   

6.
今年37岁的雷锦,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经历16个春秋,勤奋耕耘,硕果累累。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昌吉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篇,先后14次被评为《新疆日报》优秀通讯员,从1979年开始每年都是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和《昌吉报》的优秀通讯员。由于他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创造新闻报道的突出成绩,多次被评为所在单位的先进工作者,1992年还受到中共木垒哈萨克自冶县委的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7.
遂平县张店乡青年农民刘保平,被县人武部聘为新闻干事。刘保平原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回乡后仍然写稿。他被聘用后,除自己采写新闻外,热情帮助通讯员写稿。由于发稿成绩突出,县人武部的通讯报道工作在军分区评比中,名列前茅。刘保平本人  相似文献   

8.
·人物· 存高远之志 歌美好生活 ──记伊川县委新闻中心干事葛高远 □杨倍力   认识葛高远是在 1996年洛阳日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上。后来我在《洛阳日报》上见到了他的名字。高远的悟性很高,也肯钻研,在报社培训班结束不到两个月时间便在《洛阳日报》发表了十几篇稿子,有一篇还上了洛阳日报《星期刊》的头版头条。年终洛阳日报社开通讯员表彰会时,他作为惟一的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并被破格聘为特约通讯员。   葛高远的成绩引起了鸣皋镇党委的重视, 1996年 8月他被借调到镇政府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在鸣皋镇工作的一年里,他写了…  相似文献   

9.
黄呈祥是幸运而成功的! 短短的六七年时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等全国50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就采用了他采写的500多篇(件)消息、杂文、报告文学等各类作品,仅《解放军报》就有50多篇;20多篇作品在军内外获奖,3次被成都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3次挂上金光闪闪的军功章,还被《解放军报》、《战旗报》等10多家报刊聘为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靠着这厚实的成绩,黄呈祥走进了成都军区首届新  相似文献   

10.
命运对梁小高似乎过于苛刻,三岁时右腿残疾,过早地失去童年的欢乐;十五岁时被迫辍学,离开了心爱的学校。但他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刻苦学习新闻知识,付出了常人不能付出的努力,取得了不寻常的成绩。6年来,先后在中央及省市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500余篇,其中10余篇稿件获奖。连续六年被焦作军分区评为“优秀通讯员”,所在人武部连续四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今年初,他被河南省军区评为“优秀通讯员”。1992年6月,他被县人武部聘为报道员。为了尽快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和提高理论水平,在虚心向同行请教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抡惯了锄头的粗手大掌,不安份地拿起笔来舞文弄墨,还能弄出些成绩来,心里头自然家灌进蜜般的甜滋滋。这里感谢(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及众多不曾谋面的编辑老师,领我走上成功之路。我真正从事业余新闻写作,始于1996年初。一年里,采写的稿件在地市级以上的报纸、杂志、广播及电台共采用200多篇,有一篇征文稿获湖南省委宣传部及(湖南农村报》征文二等奖,先后被(湖南日报)、《湖南农村报)、《衡阳日报)等多家报社和电台聘为黎讯员,出席了《衡阳日报)召开的1996年度优秀通讯员表彰大会。其实,我是不具备写稿的环境和条件的。三…  相似文献   

12.
珍惜荣誉     
在我的书柜里,已珍藏和保存着一百多本荣誉证书。这些荣誉证书人部分是新闻单位颁发给我的。我一直都很珍惜。 翻看证书,最早的一本是原随县广播站颁发的模范通讯员证书。那是1983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的我,忽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兴趣,于是我采写讴歌农村新人新事的新闻稿件投寄县广播站,当年我被评上模范通讯员。1984年我被《新农民》杂志评为模范通讯员。不久我在村小学任教,后来又干起了幼教。由于在新闻报道中干出了点成绩。后来我又被招聘到镇广播站从事宣传报道。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采写的新闻稿件先后在中央、省地、市级报纸和电台采用。仅1986年我就被《湖北日报》、《襄樊日报》等8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或模范通讯员。  相似文献   

13.
泌阳县官庄乡农村青年牛付彦业余从事新闻报道,两年多来在《农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农民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和《驻马店报》等发表稿件150多篇。他采写的人物通讯《老支书踢好后三脚》,荣获驻马店地区1986年度广播系统优稿二等奖。去年,驻马店地委给他颁发了“新闻工作劳动模范证书”,驻马店地委宣传部命名他为“模范通讯员”.最近,他被泌阳县武装部聘请为专职通讯员.  相似文献   

14.
通讯员园地     
卖掉缝纫机,换架照相机,迷上摄影这一行至今已有10个年头儿。10年来,他始终把镜头对准工地,对准一线职工,先后有反映一线职工火热生活的照片近500幅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被多家报社聘为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他主抓的新闻报道工作每年上个新台阶,连年被郑州铁路局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多次荣获局优秀特约通讯员,优秀特约记者称号。他,就是郑州铁路工程总公司宣传干部赵占君。(邹昌成摄影报道)  相似文献   

15.
在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四位获奖者中,有一位曾在军旅生活了12个春秋,并从事过部队新闻报道的作家,他就是《骚动之秋》的作者刘玉民。1969年,年仅18岁的刘玉民被荣成市夏庄公社聘为通讯员,他写的一篇学雷锋的长篇通讯被捆台日报》刊载,从此,他成了烟台日报社特约通讯员,写了不少新闻报道作品。1970年,刘玉民应征入伍。这一年,他将自己创作的小说《共产党员》投给济南日报社,结果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载了这篇小说。从此,刘玉民步入了新闻报道行列。那时的刘玉民对新闻的写作热情极高,他用一双新闻眼去观察生活,捕捉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16.
他带着庄稼人所特有的憨厚、质朴,带着牛一般的韧劲和勤劳,带着泥土的馨香,从田野里向我们新闻队伍走来。他就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镇被乡亲们誉为“土记者”的新闻干事易丰伟。今年28岁的易丰伟,在新闻写作十年间,全国有37家新闻单位采用了他写的各类新闻稿件400多篇,其中28篇被报刊、电台、电视台头版头条采用,11篇被编辑部配发了短评或编者按;他被4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有4篇稿件被评为全国、  相似文献   

17.
山东昌乐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王忪山,一辈子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他退休后仍然热心于新闻报道工作,十多年来,平均每年在新闻媒体刊发稿件百篇左右;特别是从2003年至2008年的6年间,在近20家省及省以上报刊上,刊发稿件300余篇,其中有十多家媒体发表了他采写的有关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和林彪的十几篇重要稿件.作为最基层的一个通讯员,他为什么能在晚年写出大人物的稿件呢?  相似文献   

18.
在沈阳军区某装甲团,提起士官报道员徐智林,可谓无人不知。入伍10年来,尤其是担任团里新闻报道员以后,他以笔为枪,始终以高度的责任使命感,围绕部队建设采写新闻,在军内外媒体发表稿件1000余篇幅,先后3次被前进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5次被集团军评为"宣传报道先进个人"。战士们见了他,都亲切地称他为"徐记者"。  相似文献   

19.
如皋市戴庄乡业余通讯员朱谦平在乡农机站工作。1990年,他的用稿量名列全市通讯员之首,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今年5个月来,已在省级和省以上报刊电台发表了25篇质量较高的稿件。朱谦平是从1989年5月份开始学写新闻稿件的,他一连发出去几十篇稿件大都石沉大海,他仍坚持为报纸、电台写稿,偶尔也有被采用的,“茶干”一块,几句话而以。但他暗暗叮嘱自己,决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正在这时候,乡政府表扬了小朱,说他采写的“杨桥村村民试种优良稻种发了财”一  相似文献   

20.
张礼伦 《新闻三昧》2008,(1):106-107
从一名基层通讯员到企业新闻干事、特约记者、宣传科长,再到企业报社社长,我在企业新战线上走过了近二十个舂秋,在报刊电台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件。回顾我走过的新闻采写历程,总结在新闻采写上的心得,我的体会是做到“九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