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乐艺术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是一门技巧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的,即使我们有丰富的情感,有美妙的声音,也要借助具体的作品来体现。而演唱好作品除了一定的声乐技巧外,还需要具体的辅助方式来表达。在歌曲演唱中,充满深情的歌声再辅以与歌曲内容情感一致的面部表情和适当的形体动作,将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情绪及作品内容。从面部表情、形体动作等方面来论述在演唱过程中如何使面部袁情、形体动作与歌唱贴切自然的结合在一起,以求达到高度完美统一的舞台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诠释与处理为重点进行阐述,从歌曲第一部分的演唱处理、第二部分的演唱处理、《昭君出塞》第三部分的演唱诠释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诠释与处理力度。  相似文献   

3.
尹兵 《科教文汇》2008,(32):194-194
演喝者通过对作品的补充和丰富,甚至超出作曲家的设想,使音乐作品发出新的光彩,这正是音乐想象、创作的本质和意义之所在。音乐演唱的崇高使命就在于通过自己的表演把音乐的美沁入听众的心灵深处。因此,声乐演唱中一定要进行在创作想象。  相似文献   

4.
论民歌演唱艺术的色彩及再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歌演唱艺术是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种,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它还包括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演唱等等,形式繁多,十分丰富。民歌演唱也就是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的民族唱法,它是一门独立的声乐艺术形式,与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歌舞演唱等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而一切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最初都是起源于人民生。  相似文献   

5.
歌词在声乐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部好的声乐作品不仅要有动听的旋律,还需要有可唱的歌词。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已有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来系统地学习声乐,而在传统教学中,我们重在学习歌唱的发生方法,忽略了演唱的情感。本篇论文是通过概括、举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歌词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目的使演唱者在参阅此论文后能够了解提高文学素养对声乐演唱有着积极的帮助,从而使演唱者多加积累文学知识,在演唱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并发挥自身的演唱技术水平,使歌曲得以更完美的演绎,为演唱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部声乐作品的完整表达,需要歌唱者对声乐作品进行准确的内涵分析和情感的再次创作,声情并茂的演唱。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对情绪情感更好的调控是声乐表演用之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刘可英 《科教文汇》2012,(13):156-157
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演唱技术方面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演唱才能。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声乐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演唱才能。第一,分析作品的音乐特点;第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演唱风格;第三,运用创造性思维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8.
姚慧 《科教文汇》2012,(2):167-167,175
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纯熟的歌唱发声技巧,将作品内包含的思想感情生动完美地表达出来,用悠扬美妙的歌声感染听众。大多数的声乐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在教学中总是将歌唱的共鸣、气息等技巧视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对情感的培养缺乏重视。当然,如果想要出色演唱一首歌,演唱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歌曲演唱中若只有演唱技巧是不能够完整表达一部好作品的,更不用说能感染听众。因此,教学者在声乐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与发挥。  相似文献   

9.
施雯 《中国科技纵横》2010,(21):260-261
本论文认为钢琴伴奏不仅是钢琴表演艺术的一个分支,也是钢琴演奏者必备的一门表演技能,它在声乐、器乐以及舞蹈表演领域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艺术作用和魅力。文章详细阐述了钢琴伴奏在声乐、器乐领域的重要作用和艺术魅力。使用“红花还须绿叶扶”来比喻钢琴伴奏对声乐、器乐作品的烘托陪衬作用,钢琴伴奏者与演唱、演奏者需要相得益彰的配合,使音乐作品表现达到完美统一的艺术境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特点为主要依据,从有助于声音的训练、有助于对气息的掌控、有助于对演唱风格的把握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歌唱者的演唱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是歌唱的艺术,而钢琴伴奏是其主要的伴奏形式。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是普遍联系的一个整体。他们既有对立性,又具有统一性,表现在旋律、情绪、意境上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音量、音色、节奏上相互对立统一,我们既要充分肯定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坚决反对钢琴伴奏可有可无的"陪衬论",又要反对无限拔高钢琴伴奏的"独立论"。正确处理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讲述了歌唱者在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时,应该对唱词、音乐进行研究、分析,把握住作品的主题,从歌词或唱词的理解和感受对音乐的分析、理解和掌握两个方面对理解声乐作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声乐表演是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表现情感。声乐的二度创作是指歌唱者通过演唱把作曲家的乐谱变成实际演唱的创造性劳动,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本文阐述了二度创作的几个方面,对我们演绎声乐作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声乐艺术是以人体为乐器,以美妙人生体观音乐的一种艺术形式.多少年来,伟大的声乐艺术家、教育家,在他们的演唱历史及教学历史中,为我们后人总结了大量的演唱经验及理论,让热爱声乐艺术的人们,在获得美妙声音的路途中,不断的摸索、学习、总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构成声乐艺术美的歌词美、旋律美、歌唱美、伴奏美、表演美进行分析,希望对歌曲鉴赏者能更好地欣赏声乐作品,声乐演唱者能更完美地展示歌曲的艺术魅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黄自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学院派专业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声乐为主,艺术歌曲是他的作品中特别有价值的,全面分析《思春曲》这首作品,可以归纳出黄自先生声乐创作的音乐特点,便于声乐演唱者对于作品艺术的科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王薇 《科教文汇》2007,(8X):200-200
黄自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学院派专业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声乐为主,艺术歌曲是他的作品中特别有价值的,全面分析《思春曲》这首作品,可以归纳出黄自先生声乐创作的音乐特点,便于声乐演唱者对于作品艺术的科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通过我们多次的艺术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以演唱者“形”“神”“情”有力结合,同时运用多种声乐技巧才能达到演唱的最高境界——生命状态。因此,声乐表演艺术的再创造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黄燕 《科教文汇》2012,(4):143-144
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不仅要提高演唱的技能技巧,更要加强对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此,本文从歌唱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如何培养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描述了歌唱心理与声乐学习、演唱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王夏 《科教文汇》2012,(5):162-163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气”包括生理之“气”和美学之“气”,其美学之“气”又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即乐音运动之“气”,是声乐作品中音与音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所贯穿之气,是声乐作品局部微观之“气”;审美之“气”,既包括声乐作品被诠释后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势,也包括从演唱作品中表现出演唱者自身的一种气势;表演心理之“气”,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所需要或所表现出的一种精神、内在之“气”.乐音运动之气、审美之“气”、表演心理之“气”虽同属于美学之“气”这一范畴,但属于不同层面,立足于不同侧重点,角度各异地阐释了声乐表演艺术中“气”的美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