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大学文化及其养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学校传统和学校作风的综合体现,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从本质上讲是学术机构,发展学术、追求真理、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因此,建设民主、科学、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是当前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既来自现实社会,服务于社会,又高于现实社会,因此,大学必须重视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坚持以经过精心设计、改造的物质环境和经过选择提炼的精神环境熏陶学生,让整个校园环境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求实创新的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大学的精神与灵魂之所在.大学文化具有思想引领、人格塑造、情感激励和行为约束等德育价值.实现大学文化的德育价值必须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价值引导,注重大学行为文化的榜样示范,注重彰显大学制度文化的道德意蕴.注重赋予大学物质文化以德育内涵.  相似文献   

3.
大学文化的基本特性是对大学文化共性特征的科学概括,是每一所大学建立鲜明个性特征的基础,是大学能够维持自己基本特性的核心价值体系.大学文化的基本特性体现在五个方面:大学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整体性文化;大学文化是以高深学术为基础的高层次文化;大学文化是以学术自由为前提的创造性文化;大学文化是以自治自律为特征的自主性文化;大学文化是以人文品格为标志的涵养型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着、变化着,但它却始终维护着自身知识权威的地位,不断地继承着所有这些发展变化过程中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在继承和坚守中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特性与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价值是文化存在的根据,是文化生命力的标志,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大学文化作为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及关表现形式的总和,其核心是精神文化。大学文化建设本质上必然以人的价值为主导,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相统一的教育文化回归。建设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创新和发展校园文化是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大学图书馆文化就是指大学图书馆所创造的、大学图书馆物质文化、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和大学图书馆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所大学图书馆所形成的、独具自身特色的观念,思想和心理状态,以及与大学图书馆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方式和行为模式。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长期的文献情报活动中,大学图书馆为谋求生存与发展,自觉形成并为绝大多数成员认可、遵守的服务宗旨、价值观念和遭擅行为展现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在于: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作用巨大;大学文化建设对高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学文化建设是对科技发展、社会需求、社会文化需求的回应。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多校合并、一校多区产生的文化融合问题;强调知识灌输缺乏精神培养,出现行为文化的庸俗化趋向;大学文化建设中的趋同化问题,缺少个性与创新。大学文化建设的对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以创新理念为核心,不断加强完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以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为根本,避免大学行为文化的功利庸俗化;以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塑造大学形象。  相似文献   

7.
大学学科文化的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学科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大学学科文化是学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以知识为本原、以学科为载体的各种语言符号、理论方法、价值标准、伦理规范以及思维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其本质特征表现为:大学学科文化是学者、学科、知识三者在动态过程中相互影响的产物;大学学科文化具有强烈的学术性;大学学科文化具有显然的身份性以及大学学科文化在本质上就是学科信念.  相似文献   

8.
大学精神文化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文化相对于大学物质文化而言,是人类在发展大学的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观、价值观、文化思想、文化艺术、文化产品,是人类发展大学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成果,是大学人的精神象征,是大学的精神文化现象。大学的精神文化包括一所大学的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甚至是习俗以及作为一所大学成员的人所拥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研究习惯。在大学的精神文化中,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书籍等其他有形物质载体得以记录、表现、保存、传递的文化;另一部分则以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大学人的头脑中,表现于大学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大学人的学习与生活行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追求,反映了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大学是创造新知识、新文化,产生新思想与新智慧的摇篮,是人类知识、精神与社会文明的乐园.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大学文化,尤其大学和谐文化的运行机制、体制和环境对发展与创造人类知识、社会的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大学必须把加强人文关怀与探索真理的和谐文化作为大学永恒的主题与使命.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其核心是大学精神。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紧扣“和谐校园”这一目标,突出文化精神、文化风气、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素养等五个建设重点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基地,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承担着新的重大时代责任.当前,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倡导先进文化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功能,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路应从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等多层文化系统方面采取切合实际的建设策略,不断总结创新,发挥文化特质的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理念的凝练过程.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一是科学确立办学理念,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统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二是以“三风”建设为依托,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促进大学精神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怡 《教育》2012,(17):55-56
大学文化是高校在其长期办学过程中的历史积淀、继承和创造,是历代师生的业绩、品格和精神的结晶,对当今校园内师生员工的思想境界、思维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影响。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一样,随着世界范围内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大学管理模式遵循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前进轨迹,重视大学文化建  相似文献   

14.
质量是开放大学的生命,厘清开放大学质量的内涵是保证开放大学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大学与传统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不同,二者都包括质量文化的四个方面,即质量物质文化、质量制度文化、质量行为文化和质量精神文化,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应以"质量行为文化"为主流,以"质量制度文化"和"质量精神文化"为支撑和内在驱动,以"质量物质文化"为基础。从对质量、质量观、质量文化的分析中,强调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开放大学质量观。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语境下的大学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建筑文化等的综合,是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试从大学理念文化与大学发展定位;大学制度文化与大学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大学校园文化与校园建设三个方面来探讨大学文化语境下的大学发展,以期人们能更理性化、人性化地思考和实践大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质量文化是推进高校质量建设的内生原动力。转型发展中的开放大学注重质量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内涵建设和自主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利于社会形象塑造和品牌创造,提高社会认同度;有利于构建具有特色的开放大学文化,完善开放远程教育文化建设。要着力培育开放大学质量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营造质量文化建设氛围,使对质量的追求、对质量的承诺和信守成为开放大学人共同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开放大学为例,从系统文化建设角度,对开放大学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全面理解开放大学这种文化形态,提升其大学品质。开放大学系统文化命题包含了大学文化和电大系统文化两层涵义,其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要素,在其组织结构中,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依赖;与此同时,系统文化具有与办学属性相对应的层次性。开放大学办学系统文化具有开放式、共享式的精神文化特征,信息化、网络化的物质文化特征,创新型、人本型的制度文化特征,建构性、适应性的行为文化等显著特征。它既有对内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功能,又有对外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并在大学发展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创造新知识、新文化,产生新思想与新智慧的摇篮,是人类知识、精神与社会文明的乐园。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大学文化,尤其大学和谐文化的运行机制、体制和环境对发展与创造人类知识、社会的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大学必须把加强人文关怀与探索真理的和谐文化作为大学永恒的主题与使命。  相似文献   

19.
大学质量管理需要从技术管理转向文化构建;大学质量文化是体现大学质量追求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大学质量文化是追求大学本真的文化,具有作为大学组织的质量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建设是由物质、行为、制度、精神不同层面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以及官场化、商业化、市井化等不良倾向。坚持四位一体、全员共建,积极凝练大学精神和核心价值,强化制度建设和校风建设,重新铸造大学之魂,是促进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