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3~9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让学生在研究圆的过程中感受圆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并有机渗透极限、对应等数学思想,促进思维发展. 3.通过学习有效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2)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  相似文献   

4.
陈汉川 《快乐阅读》2011,(21):113-11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  相似文献   

5.
我曾先后五次执教"圆的周长"一课(人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在此过程中我曾困惑,经不断尝试,终有所悟. 一、用线把"珍珠"串起来 [思考]作为一线教师,我发现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非常重视画圆方法的指导,注重对学生画圆技能的训练.然而当学生进入后续学习时,除了考试,它被抛弃了.难道画圆是走一次过场?画圆就不能与后续学习的内容发生关联?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和画圆的方法。2.技能目标: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熟练掌握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的画面、图像、演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文学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侯桂娜 《新教师》2019,(12):73-75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7~58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辨析、想象等活动发现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会用圆规画圆。2.经历用小棒撑圆、用线段画圆、用圆规画圆的探究活动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想象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数学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圆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验到圆是什么。2.联系画圆的过程体会定点和定长,通过观察、想象、分析、交流等方式探究圆的特征。3.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培养他们敢于想象、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及意图】一、问题引入,激发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圆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并熟悉圆的特征。3.学会使用圆规画出圆。4.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及空间观念。5.培养学生合、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用圆规画圆的原理。教学过程:一、直观引入,感知"圆"出示一张圆纸片,问:这张纸片的外圈是…圆。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是圆的,你能举例说出几个圆形的  相似文献   

10.
一、画“圆”与认识“圆”从小学生的认识实际出发,小学教学课本不给圆下定义,而是通过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圆。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并在画大小不一的圆的过程中,加深对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7~58页。教学目标:1.经历画圆的过程,掌握画圆的方法,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归纳圆的特征,并能用圆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探究活动培养观察操作、抽象概括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在活动中激发探究欲望和民族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数学的角度感受圆的美,渗透数学美的思想。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何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首先应关注的问题.下面是甲、乙两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时的教学片断,在学生自学画圆的方法和画圆的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示范画圆时,圆规笔脚上的粉笔突然折断,形成右图时,处理这一意外事件的过程分别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空间与图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测量、折叠、触摸、分类、想象等活动中形成几何直观感受,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目的就是把抽象的"空间与图形"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快乐学习,主动构建知识。对此,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时,一改以往先认识圆再画圆的做法,将整个教学过程融入"画圆"的活动中,让学生在不同的画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96页“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并掌握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通过观察、实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初步的探索能力。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出圆的直径或半径。教…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科书第85~8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圆的特征的过程,识别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同圆中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目标:1.认识圆、圆心、半径和直径。2.掌握圆的画法,在画圆的过程中经历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掌握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学过程:课前让学生欣赏《沂蒙山小调》,观赏沂蒙山风光,令其陶醉在美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85~87页,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能按要求画圆;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活动,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及画圆。教学难点认识圆的特征。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几位同学站在一条水平直线上同时套同一目标物。师:玩过套圈游戏吗?他们这样站位合理吗?为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课件,目标物与每生连线,学生直观地看到两点间的距离垂线段最短,明确不合理的原因,从而寻求新知。师:那…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3~94页。教学过程第一板块--画圆引入,形成圆的概念1.自由画圆。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圆规准备好了吗?能用它画一些圆吗?(学生在练习本上自由练习画一些大小不等的圆)2.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区里举办赛课活动,赛课内容是"圆的认识"。我翻阅与聆听了有关的教学设计和展示课,发觉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圆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之前已能用圆规在纸上熟练地画圆,因此圆规的使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节课对学生画圆的指导应该放在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上,而这正是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掌握的基础之上,在了解"为什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计一】从画圆的角度设计让学生学会画圆是"圆的认识"这节课的一个目标。从画圆的角度来考虑"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就是把画圆不仅是作为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更是当做手段,认识圆的特征的手段。这种设计重在学生的动手操作,强调学生在画圆的活动中思考与认识圆的特征。主要的教学环节如下:第一个环节:用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